格力“突围”:才出虎口,又入狼窝

导读

“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成龙大哥代言的一句广告语,让很多人知道了格力空调。

而格力掌门人董明珠这句“我希望她能在我身边,我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的话,不仅让孟羽童走红网络,也让世人知道了,原来空调行业寡头之一的格力,也需要开始“突围”了。

董明珠曾说过,宁愿企业“节衣缩食”一些,也绝对不会裁员。

所以,近两年尽管格力表现也并不算好,但是未有裁员的消息传出,为了“撕掉”格力电器空调的标签,董明珠也是想尽办法去跨界。

不过,这些跨界的结果多数是“一地鸡毛”,最终空调老大地位也不保了,大有被美的甩开的趋势。

玩跨界:一地鸡毛

美的和格力,几十年的竞争对手,面对过无数次的挑战,在政策红利期共同高速增长,也在行业寒冬中寻找新的方向。

在方向的选择上,双方走了不同的路,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美的专注于家电,而格力则时时想着“跨界”。美的几乎在家电行业实现了“全系”发展,而格力主打空调,其他家电产品成了附庸,与此同时,还跨界玩了很多当时的热门,最终几乎是一地鸡毛。

布局生活电器业务,2014年成立子公司珠海大松生活电器,正式将生活电器业务纳入囊中。2018年,格力电器收购了晶弘冰箱。

最终,生活电器没能成为格力的第二增长曲线,仅有与空调业务密切相关的领域挤进了行业前二。

2015年3月,董明珠高调宣布进军手机行业,“分分钟超过小米”。结果证明,格力的逻辑在手机上行不通,最终落入自产自销的悲惨境地。

2016年,董明珠又将多元化的目标转向了新能源汽车,以个人身份出资10亿元向银隆增资,并又增资两次。不幸的是,银隆集团暴雷,董明珠与银隆不欢而散,最终还得靠格力电器出来收拾残局。

随后,董明珠又表示要投身于芯片制造领域,前期拿出500亿元。这次总算是成功了,因为芯片是应用于自家的家电,并且让自家的家电拥有了“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但也仅仅应用于家电,无法真正在芯片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近两年来,董明珠还相继进入了新零售、预制菜等行业,目前尚在起步中,后续结果如何,尚待观察。

相较之下,“能学就学,能买就买,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只靠自己”的美的,却在多元化上走的顺畅多了,并且比格力还要早得多。

总体来看,双方差距也在2014-2021年之间展现出来了。美的营收仅在2017年增速不如格力,其余年份均表现优于格力。并且美的系列产品在国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位列第一。即便不是第一,也都是市场第二、第三的地位,称得上是全面开花。

“销售女皇”董小姐喜欢玩跨界,为何最终大都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在于,用格力的经验运用于其他自己不懂的行业,结果必然要失败。

玩改革:经销商叛走对手

董明珠在成为格力的老大之前就是做销售的,她对营销团队非常重视,在格力还没有做大做强的时候“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把格力的利益和经销商捆绑在一起。

很多年前董明珠拿出了很大一部分格力电器的股票给10个最主要的供应商,由他们成立持股平台公司京海护联做格力电器的股东,持股平台为京海互联。

京海互联一度成为格力电器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仅低于由董明珠实际控制的持股平台,试想哪家制造企业会拿出那么多股份给经销商,这真的是利益深度绑定了。

尽管这种利益绑定的模式让格力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电器制造商之一,和美的、海尔三分天下。但是,在电商冲击、新零售爆发下,格力的绑定经销商利益的模式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于是,董明珠一把大刀“砍”向了经销商头上,给自己创造的经销商模式来一场彻底的“革命”。不过,格力的经销商权力太大、赚得太多,使得他们不愿意在利益上有任何损失,并且有一定的实力与格力叫板,毕竟人家既是经销商也是老板(十大股东之一)。

但这可吓退不了“女皇”董明珠,亲手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董明珠从2020年开始亲自上场,在直播间介绍格力产品、卖自家的东西,今年更是达到了顶峰,不仅经常出现在直播间而且销售业绩非常不错。

据格力电器2021年年报,格力有27家销售公司、3万多家专卖店,格力董明珠店已转型为综合网络零售电商平台。线上第三方电商平台、格力董明珠店与3万多家专卖店深度融合,提供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全国统一配送和安装的双线联动一体化服务。

这对于经销商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货卖不出去、库存增加、占用大量资金、收不到回款,小一点的经销商可能用不了几个月就干不下去倒闭了。

最终,格力的最大经销商京海互联最大股东河北格力电器营销有限公司,其实际控制人是徐自发表示不再销售格力产品,而转向飞利浦,并通过京海互联减持格力电器股份,最高套现约10.84亿元。

在淘宝、京东发力线下发展新零售的情况下,格力逆势将大刀砍向合作多年的经销商,而自己干起了销售的活。且不说当前效果如何,毕竟2022年的年报尚未出来,其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可不重视。

其一,经销商囤货可以降低格力存货,给格力再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即使家电行业出现较大寒冬,至少可以为格力建立第一道防火墙,不至于立即遭到冲击。如今,经销商叛走,谁来替格力挡子弹?

其二,格力亲自上阵玩新零售,玩得过淘宝、京东这些电商大佬吗?不管是从技术上、经营模式上,还是从物流仓储,线上平台客流引导,格力能玩过他们吗?

其三,不管是打董明珠个人魅力牌子,还是力挺孟羽童成为网红,来吸引年轻人,均是玩的营销套路,能从根本上改变格力产品在销售上的现状吗?一旦董明珠退休,谁来接替?孟羽童热度下来了,谁来顶上?

侃说:双拳难敌四手

“好汉架不住人多,猛虎也怕群狼。”

为了“撕掉”空调标签,董明珠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出主意、出资金、出模式,甚至还把自己搬出来了,亲自上阵直播带货。

格力掌握核心技术,格力的空调确实“牛”,但是“门外汉”终究是外来人口。如果,你跨界进入前没“硬扎”的技术,恐怕也难干好“瓷器活”。

跨界做生活电器,最终仅有与空调相关的进入行业前二;

跨界做手机,一场直播下来仅卖了39台手机,到了乏人问津的地步;

跨界做智能装备产业,到2021年,格力的智能装备收入8.5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仅为0.46%。

跨界做新能源汽车,最终暴雷,弄得上市公司来买单;

……

董小姐的想法确实多,但“想一出试一出”,最终结果都不太理想。

董小姐想跨界,想多元化发展,为何就这么难?

十年如一日,广照及重渊。

一个行业的打造,并不是光砸重金就可以,也不是照搬其他经验就能做好的。

以格力跨界做手机,殊不知,手机行业已是群狼遍地,不是有了产品就可以卖出去,而是需要常年的耕耘,不断的技术迭代,才能赢得稳定的消费群体信赖。

格力的每次跨界,都是进入的充分竞争的行业,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最终的结果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在麓山君看来,董小姐与其如此折腾,不如专注自己的“白色家电”,玩出更多的花样,玩出更多的精彩,让消费者知道,格力不仅仅只做空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狼窝   家电   虎口   鸡毛   利益   经销商   空调   模式   电器   行业   手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