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长该怎么做?

“我的孩子3岁半,特别敏感,有时候我发现没有办法理解自己的孩子。例如,每天必须由他来开家门、开电梯门,如果我开了,就必须重新来一遍。出门、回家他必须是第一个,如果我先出门就必须退回去,让他先出去。有的时候真的很崩溃、焦虑、烦躁。”30岁的市民赵女士面对正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儿子感到非常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生活中,像赵女士这样遇到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而感到无力、烦躁的新手爸妈有不少。呼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住院医师陈霞介绍,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极端敏感的时期,主要出现在2至4岁这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对事物的发生秩序、物品的摆放位置以及事物的完整形态,都容易产生强烈的需求感。如果事物的发展违背了宝宝心中的“秩序”,他们就会感觉世界变得“不可控”并为此不安。所以,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宝宝并非在无理取闹。

医生建议,不要抱怨、训斥宝宝的秩序敏感期行为。面对孩子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应更有耐心,尝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合理或非原则性需求,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一起按着他们心目中的“有序”去执行,最重要的是分享当中的愉悦。

“有序的生活空间和稳定的家庭环境是宝宝们秩序感的重要来源,包括房间安排上的功能明确,每次使用物品后要注意及时归位,不轻易改变作息习惯,保持稳定的带养人等。父母们在家要带头遵守日常程序和生活规范,如起床后及时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等,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尽量不要当秩序的‘破坏者’,比如没到约定好的游戏或看电视时间,却在中途强行中止,要宝宝去做别的事,这种行为会破坏宝宝的秩序感。”陈霞建议道。

(主持人:李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秩序   敏感   孩子   烦躁   事物   女士   幼儿   时期   家长   物品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