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初行记

2022年8月9日,趁女儿学校放假和外孙女即将上学前的空当,我开车带着老伴、女儿和外孙女,来一次呼伦贝尔大草原自驾游。

去看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多年的愿望了。闻名遐迩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一直的向往。她的辽阔、深邃与美丽,深深吸引着我。多次听人说,“没去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等于没到过草原”。从人们赞美、网上介绍、歌里传唱,都欲发激起我想去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念想。百闻不如一见,来一次亲历大草原,收拾行囊出发吧!

8月9日上午,我们由沈丹高速经沈阳绕城,出沈北后上双嫩高速,一路向北,过了康平、双辽、科左旗后,高速公路标示牌上,那一个个熟悉的地名一闪而过,太平川、黑水、洮南、白城,那是当年随部队打靶曾走过的地方。太平川军列倒方向、



黑水的西瓜、洮南府“一斤二两土”的民谣、白色之城由来等等,一别四十五年啦,故地重逢,真想停车下去看看。那时我们乘坐的是军列,一路风尘仆仆,没有现在这样好的高速,看着当年碱土飞扬的地方,已是高楼林立,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真是令人感叹。

我们原计划第一天在白城住宿,一来不想跑夜路,太累;二是想到白城看看,故地重游。但在接近白城市界时,我看时间还早,就随机改变了路线,直赴兴安盟,虽然时间有点赶,但一进入内蒙,象样的城市少,住宿不方便,所以,尽量往前赶一赶。接近黄昏的时候,收费站的标志告诉我们,已进入兴安盟了,可路标上突然跳出“乌兰浩特欢迎你”的横幅,我有点发蒙,不是到兴安盟吗?咋是乌兰浩特欢迎你了呢?内蒙古地域辽阔,纵横祖国东西,我对内蒙的地理与城市没仔细研究过,记得小时候,有个“坐唱”节目叫《祖国处处有亲人》,讲的是一个老太太到呼和浩特部队看儿子,由于内蒙叫“浩特”的太多,老太太记不准哪个浩特了,错上了乌兰浩特,最终,在好多热心的帮助下,终于见到儿子,闹出不少笑话。现在,地图上标的是兴安盟,又闹出个乌兰浩特了呢?,待仔细一打听才知道,乌兰浩特市是兴安盟的所在地。


乌兰浩特市,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处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与松辽平原接合处。现为中共兴安盟委、行署所在地,全市土地总面积235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56035人。

乌兰浩特市原名王爷庙,因清朝第三代札萨克图郡王鄂齐尔在此建立家庙而得名。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市。1947年12月,王爷庙改称为乌兰浩特市。

到达乌市,就意味着正儿八经地进入内蒙地域了,城市建筑都带有显著的民族特色,镶嵌马头的路灯、蒙古包式的火车站屋顶。宾馆服务员告诉我们,盟里正在举办“那达慕”(类似草原运动会),那可是草原上的盛会,很热闹,建议我们去看看。由于我们急着赶去大草原,无心在这逗留,所以谢绝了服务员的好意。

第二天起来,为了来回不走重复路线,我们决定从紧靠外蒙西侧的阿尔山线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阿尔山属于内蒙的山区,我们沿着331国道不停地疾驰,车一会驶上山岭,一会又进入平地,为了节省时间赶路,午饭都是在车上解决的。几经劳顿,我们在中午刚过,便来到了阿尔山市。


阿尔山市是兴安盟所辖的县级市,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西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辖区内中蒙边境线93.434公里,常住人口32301人。阿尔山城市规模不大,人口不多,虽属于内蒙,但城市风格类似于欧式,依山傍水,高山密林,湖光山色,环境干净幽静,感觉有点象阿尔卑斯山下的欧洲小镇。由于过了旅游旺季,街道上几乎无人,有些馆店关门,略显冷清。阿尔山自然生态很好,山林风光很美,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一行没在此过多停留,只简单的留览一下市容,拍照留念,就登车启程了。

从阿尔山上下来,就逐渐接近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了,只见地势逐渐平坦,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广阔的大草原一望无际,蓝天白云几乎掉落在天际线上,笔直的草原公路,象一条黑色的缎带通向远方,消失在天边。八月中旬,牧草已经长得较高,变成了深绿色,过了旅游旺季,路上车辆和游人很少,我们不失时机地赶紧停下车来,拍几张天路的照片。




没到过呼伦贝尔草原的人,不懂得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如何之大,那种辽阔和空旷,让你心胸扩展,视野延伸,那种舒畅的感觉,只有你身入其中才能体验到。笔真的草原公路,望不到尽头,远方的城市好象近在咫尺,却干走不到头,车辆限速,在这空旷无人的公里均速爬行,真让人急不可耐。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傍晚时分,我们终于进入了呼伦贝尔市了,这时路标又闪出“海拉尔欢迎你”,我又一阵迷糊。在黑龙江省当兵时,曾听说过黑龙江省北面有个海拉尔,现在海拉尔咋和呼伦贝尔整一起了呢?

原来,海拉尔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隶属于内蒙呼伦贝尔盟,是盟府的所在地,几经设市。1969年8月,海拉尔市随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但在1979年7月,又由黑龙江省划回内蒙古自治区,仍隶属呼伦贝尔盟,设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海拉尔因海拉尔河而得名,常住人口36万。城市小巧而干净,负有浓郁的蒙古民旅特色,每条街道的名字都是蒙古民族称谓。海拉尔河、伊敏河纵横于市区,呼伦贝尔古城、哈萨尔大桥就在我们入住的宾馆附近。到达海拉尔已是傍晚,入住在哈萨尔大街旁的快捷酒店,在古城附近著名的菌蒿火锅店吃了晚饭。第二天,我早早起来,来到伊敏河畔,以前,曾读过一本小说,其中提到过伊敏河。遥看别具民族特色的哈萨尔大桥,两座桥柱直耸云端,两个巨大的马头雕筑于上,伊敏河缓缓流淌,斜拉桥雄伟壮观。



沿着引桥走下来,来到了呼伦贝尔古城(也叫海拉尔古城), 这里是清政府在1734年为抗日名将苏炳文将军所建。当初是为了戍守边疆的,呼伦贝尔城与爱辉城是清政府雍正年间在黑龙江设立的仅有的两座边防城,当时很有名望,海拉尔区2008年开始陆续将“还原”呼伦贝尔古城。

吃过早餐后,我们由海拉尔出发,向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著名景区奔去,出得市区,美丽的大草原便展现在公路两侧,远处草地上,一群群的牛羊、马群在低头安祥的吃草,已接近秋天了,草有些发黄,过了旅游的最佳季节,但公路上仍有赶来的车辆。按图索骥,在导航的引领下,我们来到著名的“天边草原”和金帐汗景区,




站在草原高处,莫日格勒河象一条银色的哈达,曲曲弯弯飘向远方,公路边,一座接一座的蒙古包,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几个草原骑手,正骑着几匹骏马在草原上飞驰,耳畔不时传来委宛优扬的草原歌曲。天空中几架动力滑翔机和旋翼机不停地起起落落,带着人们从空中俯瞰莫日格勒河的美景。



跑马场上,不时有游人骑上蒙古马跑上一圈。小外孙女对骑马和坐飞机产生了浓厚兴趣,嚷嚷着跃跃欲试,考虑到那种简陋飞机的安全性,我只允许小外孙女骑马走一圈。可是65岁的姥姥却童心未泯,抢着登上一架动力伞翼机飞上一圈,当我正在别处游览时,回头发现6岁的小外孙女,在姥姥怂恿下,也登上一架旋翼机飞上天空。小外孙女生来胆子比较大,在3 4岁的时候就骑过马,这次看见飞机,也非要尝试一下。这飞机由一名驾驶员驾驶,一次只能带一个人坐,围着莫日格勒河和景区上空飞一圈,一人一次480元。说话间,小外孙女的飞机已经降落下来,小家伙第一次坐飞机上天,显约非常兴奋,岂不知姥爷替她捏了一把汗。


草原景色令人心醉,我们信马由缰地尽情欣赏,在一群低头吃草的马群旁驻足,马儿个个膘肥体壮,皮毛象缎子般光亮,女儿及老伴连忙下车与马儿亲密接近,翘首弄姿地忙着拍照。远处的大草原,在篮天白云的映衬下,空旷而美丽,一座座蒙古包象一把珍珠撒在绿色的地毯上,牛羊在静静的吃草。

在一排蒙古包边,一对牧民夫妇正在里里外外忙着煮奶茶、做午餐,见我们到来,女主人热情地倒一碗奶茶让我们品尝,奶茶飘出香味,喝上一口,有咸滋滋的奶香味,但我们喝不太习惯。一架风车立在蒙古包旁,风吹着叶片呼呼地转动,那是用来发电的。蒙古包边的衣架上,摆放着几件鲜艳的蒙古服装,老伴、女儿和小外孙女惊喜地选上几件穿在身上,在蒙古包前的草地上,


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我赶紧用手机播放草原歌曲,小外孙女和着悠扬的草原歌声,欢快地跳了起来,洁白的蒙古包、绿色的大草地,翩翩起舞的“蒙古小姑娘”,再配上蓝天白云,好一幅优美浪漫的大草原画面。“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心爱我的思念。”远处传来降央卓玛那低沉混厚的歌声,歌声不仅唱出呼伦贝尔大草原、莫日格勒河壮观和俊美,也唱出了人们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向往和眷爱。

我们坐在蒙古包边的草地上,伴着清新的草香和蓝天白云吃着午餐,这里没有吵杂的人群和城市的喧嚣,只有嗦嗦吃草的牛羊和静静流淌的河水,那份安祥与恬静,令人陶醉,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

吃罢午餐,我们又一路北上,赶往下一站 额尔古纳市。路西侧的景色逐渐变化,与大草原渐行渐远。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来到了额尔古纳市。额尔古纳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县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北的边境城市。额尔古纳市面积2.8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6.78万人。


额尔古纳市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蒙古语为“捧呈、敬献”之意,素有“呼伦贝尔缩影”的美誉,是呼伦贝尔的城市名片,西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边境线长673.11公里。

在额尔古纳市做暂短停留和了解后,原计划去根河、莫尔道嘎、漠河,看驯鹿、蒙古最古老部落、大兴安岭森林和中国最北边的北极村,但女儿在攻略上查到额尔古纳附近有一处白桦林景区非常漂亮。在大兴安岭地区,

白桦林是最典型的地域特写,那洁笔直的树干,上顶着蓝天,下衬着绿草,漂亮极了。于是,我们立即前往。白桦林面积很大,外来车辆禁止入内,我们要换乘观光车才准进入。大片的白桦林映入眼帘,一棵棵高大挺抜的白桦树直插云间,白白的树干映衬着绿草,显得非常漂亮。穿梭在林间,走在木质栈道上,欣赏着大兴安岭森林美景,吸吮着原生态那沁人心脾的气息,有种心旷神怡、醉在山水之间的感觉。小外孙女在林间缝隙中奔走雀跃,女儿和老伴也在这不多见的白桦林中拍照留念。




从白桦林中出来,已近黄昏,再按原计划进入大兴安岭森林,一来时间上来不及,二来还有安全和住宿问题。查看地图,发现从白桦林到室韦俄罗斯小镇有一条近路可走,天黑前能赶到室韦。于是,决定走此路。

公路两侧已是山区森林的风貌了,我们穿梭在大兴安岭的高山峻岭之中,地势越来越高,地理位置越来越靠中国的最北端。在太阳落山之前,我们终于从大山中驶出来,地势顿时平坦开阔起来,落日已给天空抹上晚霞,太阳的余晖照在曲曲弯弯的额尔古纳河上,一座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小镇 室韦跳入眼帘,夜幕下的室韦小镇显得那么别样与神秘。

室韦说是小镇,确是大有来头。历史上,室韦又称蒙兀室韦(蒙古之意),《旧唐书.北狄》记载:“室韦者,契丹别类”,就是说,这里曾经是蒙古人的祖先生活繁衍的地方。据载,成吉思汗的先祖就游牧于室韦。室韦又叫吉拉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的北端。它依山傍水,镶嵌在大兴安岭北麓,额尔古纳河畔,与俄罗斯小镇奥洛契仅一河之隔。是中国惟一的俄罗斯民族乡,全乡俄罗斯居民有1700多人,占总人口的42%,这里的俄罗斯居民大多是十月革命前后来到中国的俄罗斯人,老一代人精通俄语,至今仍然保留着俄罗斯人的生活习惯,自己烤制俄罗斯民族“列巴”、香肠,住木刻楞房。

蒙兀室韦因隋唐蒙古室韦部落发祥地而得名。“蒙兀”是“蒙古”见诸史端的最早称谓,“室韦”系蒙古语,意为“森林”。



晚霞落去,天已完全黑下来,小镇沉浸在俄罗斯风情的夜景之中,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在小镇的街道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卡秋莎”等俄罗斯歌曲不绝于耳。女儿在网上预订了一家叫“冬妮娅之家”的民宿,在小镇尽头,紧挨着额尔古纳河边。冬妮娅大妈热情接待了我们入住。小店是由典型的俄罗斯木刻楞钉制而成的房子,几间屋子连成一片,一个不大的院落长着几棵果树,院子一周正盛开着不知名的花。房子的北面毗邻额尔古纳河,遥望对面的俄罗斯奥洛契村庄。我们的两间屋子不是很大,简陋但不乏功能齐全,屋内充满了松木的油香味。



冬妮娅大妈是远近有名的人物,还是人大代表。她的爷爷是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一路来到这里,娶了俄罗斯媳妇。冬妮娅大妈本姓于,中国名叫于桂兰,经营这家旅游民宿多年,由于待客热情,又有“混血”的异国特征,很是招揽游人,加上一手俄罗斯特色烤列巴、烧红菜汤、做奶酪的厨艺,很多顾客都暮名而来。

放下行李,我们赶紧来到小镇上,一边欣赏夜景,一边逛小商品店。夜幕下的小镇,灯光璀璨,具有典型的东正教特征的索菲亚酒店,立于小镇主街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充满了俄罗斯风情。街两旁的小店,摆满了俄罗斯商品,俄罗斯红肠、列巴、巧克力、酒类、刀具、套娃琳琅满目。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不乏金发碧眼的混血儿,还有南腔北调的各地游人,耳畔不时有俄罗斯歌曲传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小外孙女特意选了一件俄罗斯民族服装穿上,兴奋的不得了,站在索菲亚酒店下拍照。


逛累了,肚子也饿了,赶紧找家饭店填肚子。女儿还特意点了一盘俄罗斯人最情有独钟的酸黄瓜(相当于韩国人的泡菜),咬了一口尝尝,口味酸酸的,很不习惯。真是世界之大,地分东西南北,人分黑白黄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第二天,我早早就起来了,洗漱完毕来到街上,身在中国的最北方,虽然时至八月中旬,但天气已显寒冷。我来到小镇的团结广场,广场中间竖立一匹高高跃起的骏马朔象,很有民族特色。我站额尔古纳河畔的观景台上环顾四周,河滩上,一片绿茵茵的草地,竖着蒙汉双文的“蒙兀室韦”,一群羊儿和几匹马儿在安祥的吃草。隔着中俄边界铁丝网,中国的一侧的边防哨所立在河边,


一面鲜艳的国旗在迎风飘扬。河对岸就是俄罗斯,一个小小的村落静静的座落在眼前。据冬妮娅大妈介绍,该村叫奥洛契小镇,村子现住的人不多,大多是一些老人,年轻人不是进城打工,就是早搬进城里。沿着河岸边的栈道,来到一个通向码头的游人大门。由于过了旅游旺季,游艇暂停经营。从小镇东面另一个方向返回,村子里一座又一座用松木砌成的木刻楞房子,无不显示俄罗斯格调。早餐是冬妮娅大妈的儿媳为我们准备的列巴、酸奶和蓝玫酱,妥妥滴俄罗斯风味。

吃过早餐,我们与冬妮娅大妈一家道别后,走上额尔古纳河畔的904县道公路,这条路也称中俄边防公路,被称为呼伦贝尔草原上最美的公路:全长140多公里。它由北向西南,途中经过室韦、九卡、七卡、五卡、黑山头,一直到满洲里。路的两边一边是俄罗斯,一边的中国,中间是额尔古纳河。



904县道被称为最美边防公路,是因为这里的风景元素最为丰富,蓝天白云、山峦河谷、草原牧群、村庄油菜花、白桦树,还有是那湛蓝的额尔古纳河。过了五卡,就能看到额尔古纳河了(额尔古纳河是康熙皇帝时,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设定的界河)。

904县级公路,对开两车道,路况较好,好象大车禁行。已过了旅游旺季,车辆较少,只是限速50公里,不能开的太快。天气渐渐转阴,一会就下起雨来,车子路过一大片蒙古包,象是专门接待游人居住的,老伴、女儿饶有兴趣地带着外孙女进去参观。



中午时分,我们赶到黑山头镇,午餐后继续赶路,本来沿途还有186彩带河、滑草等景点,因天气下雨不开放,我们便马不停蹄的向满洲里赶去。又经几个小时的奔波,傍晚来到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 满洲里入住。

满洲里是内蒙古自治区准地级市,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中东铁路(东清铁路)西部线建成,因是从俄国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当时惯称“满洲”)的首站,故名“满洲里站”,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部,东临新巴尔虎左旗,南、西与新巴尔虎右旗相邻,北与俄罗斯联邦接壤。满洲里辖区面积732平方公里。居住着蒙、汉、回、朝、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常住人口为22.02万人。

新中国一成立后,满洲里一直由内蒙古管辖,1969年划归黑龙江省,1979年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这个城市充满了俄蒙异族文化内涵,整座城市容入了俄蒙的建筑文化,异国风情贯穿了整座城市。

第二天起来,去参观套娃广场和国门。

满洲里俄罗斯套娃广场,占地面积31400平方米,套娃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娱乐广场,集中体现了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和中俄蒙三国风情交融的特点。


广场主题建筑是一个高30米的大套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体套娃内部为俄式餐厅和演艺大厅。套娃外部彩绘由代表着中俄蒙三国的美丽女孩组成,主体套娃周围有8个功能性套娃、200个代表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套娃和30个色彩缤纷的俄罗斯复活节彩蛋。在广场音乐喷泉的周围还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和西方占星文化的十二星座。



夜色中,在近千盏彩灯的映射下,广场上流光溢彩,仿佛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俄罗斯套娃广场将中俄蒙三国风情和东西方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集旅游观光和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满洲里标志性旅游景区,主体套娃工程于2006年年末竣工使用。

我们一行八点多就来到广场,广场还未开业,由于防疫要求,手序比较繁锁一些,要先做核酸,审查比较严。广场主题是套娃,还设有其他游乐设施,几挂彩色的欧式马车,载着游人呱呱地从身边驶过。外孙女对套娃很是喜欢,在参观套娃制作工艺中,一件一件看的很仔细,并跃跃欲试要自己制作。展示厅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套娃,色彩斑斓,非常漂亮。



套娃广场不大,我们参观一圈,又到俄罗斯商场转转,柜台上摆满了俄罗斯商品,从食品到服装,器皿、伤军械品等,我们只简单买了点俄罗斯巧克力,实际上俄罗斯的商品,大都不太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购买也只是征性的猎奇而已。

走出套娃广场,赶紧驶向相距不远的国门景区。国门于1989年建成,处于中俄边境的我方一侧,高30米,宽40米,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约720米,占地约130万平方米,最北边至中蒙边境线。站在高大的环形观光平台,俯瞰国门景区全貌,中俄、中蒙边境尽收眼底,真是一眼望三国,中国的国门显得那么雄伟壮观。

我们先是登上208米的国门观光塔,中俄、中蒙边境国门尽收眼底,真正的一眼望三国。

从观光塔上下来,我们又来到雄伟的国门下。满洲里国门,位于满市西部中俄边境处中国一侧,一座乳白色建筑。国门总长105米,高43.7米,宽46.6米,2008年建成。国门庄严肃穆,在国门乳白色的门体上方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上面悬挂的国徽闪着的金光,国际铁路在下面通过。现在的国门已是第五代国门了。





在国门的右侧,建有国门第一哨的边防哨所,不远处是中俄边境第41号界碑。女儿带着小外孙女来到哨所下,讲解边防军人驻守国门的意义,讲解几代国门的发展历史。在哨所旁一面边防战士誓言的墙边,女儿引领小外孙女举起右臂,模拟宣誓的样子,对外孙女进行爱国主义现身教育。呼伦贝尔大草原之旅,以国门爱国主义教育而完美收官。

此次草原之行,不仅圆了我一直想看大草原的梦想,更是外孙女人生成长阅历的扩充和丰富。正象她自己说的“这次旅行,是我最开心、见识最多的一次”事实确实如此。万般经历皆成长,但愿这次大草原之行,能为孩子的成长加油助力,但愿这次旅行,能在外孙女成长的路上留下永恒的记忆。

旅行要结束了,我们又经海拉尔,过牙克石,夜宿齐齐哈尔,于次日回到辽宁的家中。这是一次艰辛、难忘、而开心的旅程。一周之内,我们跨越三个省和自治区,往返近3000公里的路程,一路由我一人驾车,年近六十过五的人了,真的有些疲劳,尤其在走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原公路时,踩油门的右腿都要抽筋了,不得不几次离开踏板活动活动。但整个旅程,我内心充满了欣慰和成就感。一路上,虽然风尘仆仆,走马观花,但这是我第一次亲历呼伦贝尔大草原,对沿途人文地理、城市概况,有了较深的了解。另外,自驾拉着外孙女、女儿和老伴,信马由缰地畅游大草原,无拘无束的自由游走,对全家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有生之年,还能发挥如此余热,虽累犹荣。

大草原之行快乐之余,也有不少遗憾,一是季节晚了些,大草原上的草有些发黄,颜色不大好看;二是第一次来呼伦贝尔大草原,不知哪一段风景最美,驱车赶景点,没有对大草原风光、草原生活,进行深度接触了解(实际上,天边草原、金帐汗、莫日格勒河那段是大草原最美的风景,阿尔山、额尔古纳湿地也是独具特色的好景色,但都顾上好好驻足欣赏);三是由于外孙女马上要开学,得提前十五天返回。另外,由于疫情形势严峻,一路多次做核酸,不敢过久停留。时间短,景点多,走马观花,急着赶路。所以,很多时间都消耗在路上,玩的时间不够,意犹未尽啊。

可能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吧,但愿这些遗憾都能成再次旅行的经验吧。我忽然想起灵隐寺的一幅对联,叫“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呼伦贝尔大草原,相约再见吧!

(部分图片摘自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呼伦贝尔   额尔古纳市   额尔古纳   兴安盟   满洲里   海拉尔   内蒙古自治区   外孙女   俄罗斯   国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