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因为这句话,许多父母花钱又花精力,甚至焦头烂额,苦不堪言。有的把孩子送进高价学校,有的不惜血本抢购学区房,有的为孩子请家教,有的替孩子报读五花八门的辅导班,诸如此类。
我就想,如果这句话是对的,就我个人而言,早就输过八条街去了。
我八岁才上学,就在本大队的小学。那是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没有教师,临时叫本村一位几年前的高小毕业生来代课。一直到三年级,有三位老师教过我,都是代课老师,一位本村的,两位外乡的。到四年级,才调来一位刚从师范毕业的老师,教我们数学,教语文的还是代课老师。
这就是我的初小阶段(一到四年级),高小两年(五六年级)去相邻大队的小学读书,生活还不大会自理,仍然住校,周末走路回家,十里路程。
1966年,高小毕业,考上初中,在本公社的中学。正正经经上了一个月的课,史无前例爆发,停课闹革命,一直到1968年,再没上过一天文化课。那一年,我家处于最困难的时候,父亲对我说:“像这样子,读了书也没用,别读了,去把行李拿回来。”
我从此失学,回家当了农民,足足8年,生产队的活儿,样样都干过。大队学校多次招聘民办教师,我初中学历(没毕业),没资格报名,报了也没用。
一直到1977年,一位民办教师被招工走了,离放假还有一个月,没人代替,学校负责人叫我去顶替,上完一个月就放假。新学期开学,不知何因,学校叫我继续代下去。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函授学习,大专毕业几年后,我继续读本科函授,获得大学本科学历。
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中专教师,职称也从初级到中级,再到副高级,实话实说,我的副高职称50多岁才申报,因为外语关很难过。申报时我就有言在先,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不知道省评委是看我的年纪,还是看我的业绩,一次就过,而且在我所在市里排名首位。这就是我的工作经历。退休后在省城一所公办高职学院,兼职教学督导员,也算是不在编的大学教师吧。
不仅仅我,与我同龄的人,初中毕业也好,高中毕业也罢,其实都差不多,都没学到多少东西。改革开放后,在这些人当中,许多成了社会精英,他们即便算赢家,也不是赢在起跑线上。
就我而言,我不能说我是赢家,但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起码我没输在起跑线上,尽管我的起跑线,比当今的孩子,不知差了多少截。
有人说,你的父亲当支书,条件优越。那我如实告诉你,父亲当副支书,我还是农民,支书想叫我做小卖部的售货员,属于大队事业人员,在当时可是一个美差,地位比民办教师还要高。可是父亲知道我上学少,怕我应付不了,硬是拒绝了人家的好意。让我当民办教师,我估计父亲连想都没想过。
有人说我运气好。运气成分也许有,但其实我多少是有些底子的,来自于阅读的底子,来自于多年来的看书习惯。在家务农时,我都离不开书,晚上没看书都睡不着觉。本村一位老高中生,家藏一大箱子书,全部被我借看完。不管走到哪,只要看见有书,不管什么书,只要我看得懂的,当场就看,愿借就借。那时的我,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有人说,现在不比过去了,竞争十分激烈。但我说,过去的环境条件能跟现在比?过去的大学招生能跟现在比?过去的职业选择能跟现在比?在过去,就算你有经商的天才,就算你家藏万金,想做老板,门都没有。在过去,一个班级,最多一两个人能上大学,现在呢,一个班级,大部分人可上大学,你说说,哪个时候的竞争更激烈?
看来只有一样,过去能跟现在比,那就是人们的心态,整个社会的心态。过去有句话很流行,“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也就是说,考得上大学就上,考不上大学回家种地。而在一个浮躁的社会,即便百分之百能考上大学,竞争依然激烈,因为要争上名牌。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个伪命题。在普通中小学上学,或者没考上大学,没考上名牌,人生就输了?进了优质中小学,考上名牌大学,人生就算赢了?许多铁的事实证明,并不是那么回事。如果孩子的人生真的输了,到底输在哪里,是输在所选择的中小学校,还是输在孩子本身,输在孩子的父母?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老师,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子女。
人生路漫长,中小学阶段,人生根本就没起步,就算考上大学,严格意义上讲,人生也还没开始,只有进入社会,人生才算真正起步。其实,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并不在乎起跑时的输赢,只要不停地奔跑,不断积蓄力量,即便拿不到名次,也能品尝到达终点的乐趣。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别再相信是否输在起跑线上了。那相信什么?相信教育公平已经在路上,而且正在逐步实现;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不管从事哪行哪业,都有个人发展的空间和希望。人生的输赢,并非只看是否升官发财,个人有发展,家庭有幸福,就是人生的赢家。人生的赢家,往往赢在最后,而非赢在起跑线上。
更新时间:2024-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