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千户苗寨:“拦门酒”是展现苗人热情好客,而非让人看年轻女孩

近日,一则“驱车两千公里来到苗寨,跳舞的全是阿姨”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拍摄者表示,宣传片中跳舞的都是年轻女孩,现场看到的都是六七十岁的阿姨。

九派新闻记者在仪式现场看到,年轻姑娘站在中间,年老的女性站在两边,她们随着芦笙的声音左右摇摆。当地人告诉记者,表演“拦门酒”的姑娘,站在中间的也不算年轻。更年轻的都在表演场里,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

西江千户苗寨遭受的非议不仅于此。网络上,有游客发布“避雷帖”称,其商业化气息严重,遍地的旅拍店和“义乌小商品”,让想来感受苗族风情的游客大失所望。

在这里开了四年民宿的外地老板吴江,却不这样认为。他曾在云南丽江开了四五年民宿,因过度商业化,赚不到钱离开。在他看来,至少在苗寨,不用做一些带游客购物等自己“看不上”的事情。

“不商业化,游客就不太会来,来了之后又觉得商业气息太浓,不喜欢。但是我们这些民宿就开在本地的村里,游客却不太会往我们这种原生态的地方走。”吴江说道。

千户苗寨中的村落。图/九派新闻 王怡然

【1】拦门酒是日常生活中保留的仪式感

西江千户苗寨有1400多户人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地。

“以美丽回答一切”,余秋雨曾这样描述这里。

引发热议的视频,拍摄的是景区北门的迎宾仪式“拦门酒”,是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展现着苗族人的热情好客。

九派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年轻姑娘站在中间,年老的女性站在两边,随着芦笙的声音左右摇摆。每个姑娘面前都有一张木桌,桌上摆放着牛角。

短视频平台上也曾记录过这场仪式:穿着苗族服饰的村民一边跳舞一边唱着苗歌,他们手中的牛角杯里装着美酒,酒量差一些的游客们,没进寨门就先被他们“放倒”了。这是最出名的“十二道拦门酒”,是苗家迎接贵客的最高礼仪。

随着景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吊脚楼建筑景观”“长桌宴”“十二道拦门酒”,都成为千户苗寨景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品牌产品。

对于本地的村民来说,拦门酒也并不陌生,是日常生活中仍会保留的仪式感。

小吃摊摊主陈秀萍是本地人,她家住在一号风雨桥旁边的山头上。平日里,陈秀萍与灶台和店铺打交道,穿着普通的衣服。每当重大节日来临,或去别人家喝喜酒时,她都会换上苗族的传统服饰。

“拦门酒”不仅是景区举办的欢迎表演。陈秀萍去参加的苗族喜宴,都会准备拦门酒迎客,与景区门口12道拦门酒不同,通常只有1道或2道。在苗族传统中,客人在门前喝下拦门酒,喝的越多,意味着对主人家越重视。

陈秀萍也看到了网上对千户苗寨“阿姨跳舞”的评论,她表示,表演“拦门酒”的姑娘,站在中间的也不算年轻。更年轻的都在表演场里,那里都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表演歌舞和“讨花带”的节目。

表演场里的年轻女孩们。图/九派新闻 王怡然

李寻也是土生土长的千户苗寨人,家住二号风雨桥旁边的寨里。2008年,在外打工10余年的他,因家乡规划成旅游景区回到这里,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饭店。

在李寻看来,“拦门酒”表演的目的,本身就不是为了让大家看一群年轻女孩跳舞,而是展现苗族的文化活动。

表演者大多是本地的村民,按天付费。年轻女孩站中间敬酒,年老女性站两旁舞蹈,双方都是“拦门酒”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参与者,没有高低之分。

二者的服装也有不同。年轻女孩穿着传统苗族五彩的服饰,身上挂满苗银,跳起来叮当作响。年长的女性穿着粗蓝布的衣服,并不是景区统一发放的表演服,而是自己手工做成的。

这件衣服在苗族被称为“长寿衣”,每位女性到了年近70岁的时候,都会提前准备为自己做上一身。与年轻女孩的鲜艳奢华不同,长寿衣看起来朴素,和做农活儿时穿的衣服没什么两样,但每件衣服上的图案、绣的金线都是独特的,是传统的“苗绣”。

做“长寿衣”是件大事儿,老人会提前挑选自己“长寿衣”上的图案,琢磨如何设计,如何刺绣,制作时间也要花上两三年。

李寻总是试着和自家饭店的客人们聊天,介绍苗族的文化。在他看来,导游介绍的内容可能只浮于表面,比如“苗族人喜酒”“热情好客”等特点,却不能细细讲清背后的缘由。

饮酒与热情好客密不可分,是希望客人来到家里之后,让对方喝醉,能够在家里多住几日,不要急着离开。有时,第一天在自己家里喝酒,第二天会带着客人去自己兄弟家走动。一天天下来,夸张的,“半个月都回不了自己家”。

【2】当村落变成“网红”景点之后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江苗寨变为“网红景点”。

过去,黔东南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要营收方式。现在,只有在农忙时节会做几天活儿,有人每年靠房子收租二三十万元,有人做起摆摊小生意,还有人依托旅游岗位的扩张,找到稳定的工作。

截至2017年,西江千户苗寨直接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西江镇各村村民共计有2000多人。这些村民主要分布于西江1000多家各种经营主体中,在厨师、司机、环卫、安保、管理、餐饮服务、文化表演等岗位工作。这些岗位工资每月从2000元到4000元不等。

就业岗位增加带来的红利,还辐射到了周边的县城。在邮局上班的安慈来自旁边的县城,一个多小时车程就可以回家。她过去在外地打工,2018年来到这里,拥有了编制,生活稳定。

24岁的导游吴雅,大学一毕业就来到这里工作,她家离西江只有半小时车程。带一个团三小时,她能收入50元,哪怕是淡季,她也能每月赚到4000多元。外地来的“导游”还有不少,最远的来自毕节。

李寻也曾在广东打工十余年,在酒店传过菜、做过服务员。他清楚记得,千户苗寨的旅游项目是从2008年开始动工的。他开的饭店所在的位置,曾经是一片农田,规划开发后成了现在的五层小楼。

他还能记起当年刚刚动工时的热闹景象,一家要盖楼,寨子里的兄弟们全都会“呼啦啦”的过来帮忙,这也是苗族的一大特色。“人情比礼钱重要,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你人要到场,随礼50块钱都无所谓。”

旅游业就从那时慢慢开始发展,在寨里人的记忆中,千户苗寨发展最快的是在2016年-2018年期间。

一位顺风车司机记得,那时他送游客,车子从景区门口排队排到高速路上。原本40多分钟的车程,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而2008年时,一个月只要2000元租金的店铺,现在市场价变成一年20万左右。

千户苗寨的发展吸引了很多外地老板来此经商,旅拍店、民宿数量也暴涨起来。原来本地人开的牛角梳、苗绣、苗银等店铺逐渐退出了商业街,这些小物件,现在大多是本地上了年纪的人在路边摆摊叫卖。

一家旅拍店的化妆师于锡,是在2018年来到这里的。2015年,16岁的他曾和父母一起来西江苗寨“走亲戚”。他记得,那时的苗寨路都是破破烂烂的,小卖部都很难看到几家,满大街都在卖牛角梳,和现在的繁华有着天壤之别。

旅拍店的发展依托于网络上游客们照片的分享。年轻的女孩们身着苗族传统服饰,在河边、芦笙场、天台上拍照,展现着民族风情。曾在婚纱店工作的于锡看中了这里的工作前景,由朋友介绍过来。淡季时,他的收入也能达到每月七八千元。

在李寻的印象中,旅拍店是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疯涨起来的,开了“一家又一家”。走在千户苗寨街头,能看到还在装修的旅拍店。“旺季的时候,一天,一台相机就能赚一万块。”

外地老板们看到商机纷纷加入。“这一条街的旅拍店,我知道的,只有一家是本地人开的。”于锡说道。而在餐饮行业,这样的情况也广泛存在着。

“现在本地人开的饭店不到10%,我掰着手指都能数得过来。”李寻说,“都是外地老板来苗寨做苗家菜给游客吃。”

【3】游客想要的“原生态”就在寨中

"商业化"席卷了这座山寨。而在外地人吴江看来,事实并不是这样。

2018年,江苏人吴江来到千户苗寨,在这里开起了一家民宿。他觉得,自己来的“已经算晚的了”。

来千户苗寨前,他曾在云南丽江开了几年民宿。但是那边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商业化,房费80、100元的低价比比皆是,民宿老板们想赚钱,只能依靠带游客购物的方式来实现。吴江不愿意做,也赚不到钱。

彼时,他的朋友在千户苗寨做了一年,邀请他来这边继续民宿生意。“别的不说,至少不用逼游客买东西了。”吴江对此很满意。

民宿位于景区临近西门的东引村的半山腰,在路口,要爬十分钟的阶梯才能到达。很多民宿都开在这里,虽然位置较为偏僻隐蔽,但租金较临街的店铺便宜很多。

这里是居民的聚居地。地理位置优越的,多数改造成了民宿,而由于山地地形影响,动迁困难的房子,仍然是村民们的住宅。

西江千户苗寨中,原本有4个村庄,规划后变成了8个寨子。村民们没有离开家乡,依旧住在木制的老房子里。街头,有上了年纪的阿姨聚在广场上晒太阳、刺绣,景区里,也有村民专属的通勤车。

苗寨中候车的村民。图/九派新闻 王怡然

“不商业化,游客就不会来,来了之后又觉得商业气息太浓,不喜欢。但是我们这些民宿就开在本地的村里,游客根本不会往我们这种原生态的地方走。”吴江说道。

炊烟、老式木屋、盘着苗族发式的妇女,这里有着苗寨村民最朴素的生活。但除了来住宿的客人,吴江鲜少看到游客来到东引村游览,哪怕村庄只在景区商业街出来后100米的地方。

但吴江对未来仍然乐观。二月的淡季,他民宿的12间房,基本每天都有10间房有客人入住。

“等到4月,上面的紫藤就要开了,这边的月季6月会开。到时候,这里全都是花。”吴江蹲在花园里修剪枯枝,兴致勃勃地念叨着。

吴雅来做导游后,还没有见过传说中的旺季。前段时间,因为没有游客,她去饭店做了三个月的服务员。她听前辈说,旺季时工作忙,赚得多,从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9点都不会停。

今年的“开局”让她对未来充满希望,游客量比往年同时段还要多,她期待着“报复性旅游”为苗寨带来的生机。

九派新闻记者 王怡然 贵州黔东南报道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苗寨   西江   苗族   寿衣   都会   好客   景区   村民   误解   年轻女孩   客人   热情   游客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