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客赴港游消费力恢复近八成,大湾区一体化数字连接升温

随着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的热度也不断攀升。就在全面恢复通关后的第一周,香港接待的内地访客就有大约20万人次。

久别重逢,香港商家有哪些迎客“新”意?南都、N视频记者搭上去往香港西九龙站的高铁感受了一番“智慧香港”的数字化升级全新体验。内地居民熟悉的扫一扫付款已经覆盖九成商家,数钱包的普及为大湾区互联互通添新翼。

香港商家:快回来尝尝你们喜欢的老港味道!

“好多以前认识的内地客人都回来了,感觉还是很亲切!”在香港旺角Moko新世纪广场,莎莎的柜姐小双正在迎接新一波的忙碌。“疫情三年对我们打击真的很大,现在全面恢复通关,生意又回来了,感觉很有奔头!”这位漂亮的印尼裔香港姑娘是莎莎的金牌导购,她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这个兔年春节她经常加班,但因为个人业务表现好,收入比之前提升很多。

旺角Moko新世纪广场莎莎柜姐小双

南都、N视频记者留意到,莎莎还针对内地游客推出优惠券活动作为欢迎礼。小双解释称:“三年前不少人来香港还会事先兑换现金或者充值八达通,但现在到店看到有二维码都知道可以扫一扫付款,消费力度也比以前更大了,他们都很兴奋、很期待来香港shopping!”

位于铜锣湾的老字号忠记粥品

“粟米鱿鱼粥、豆浆,再加一碟炒面,谢谢!”周四工作日下午三点多,本该是香港一般食肆的空档时段,但位于铜锣湾闹市区的忠记粥品却同样“人头涌涌”,讲普通话的食客在店里来来往往。一位看上去五十来岁的内地熟客正在柜台熟练地扫码买单,而刚刚挥勺煮粥忙完一阵的忠记粥品老板李兵,则专门走出来用普通话打招呼:“好久不见啊!”

“终于全面恢复通关太开心了。”李兵对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我们有内地各个地方来的熟客,有的在三年前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带着一帮朋友来‘帮衬’我一次。我想告诉他们,三年里忠记一直很挂念你们!快回来尝尝你们喜欢的老港味道!”

“疫情对我们小店影响非常之大,没有游客来,同行不少铺子都入不敷出、关门大吉了。”李兵感叹道。疫情防控期间,特区政府对小店扶持补贴,领足电子消费券;小店也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在AlipayHK平台做外卖,做好本地街坊生意,才稳住了经营。“还好电子支付方便、快捷、安全,所以疫情防控期间香港人也越来越习惯用了。”

今年初开始逐步恢复通关,李兵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服务好重返的内地食客,“现在用支付宝结账的客人比三年前多多了,我们也更省力了,另外现在我们请楼面(服务员)通通要会讲普通话的,说不定以后我们忠记还要开分店开到内地去呢!”

内地游客:九成商铺都可以扫码,港铁也能扫支付宝了!

三年不见,越来越多的付款码标识,扫码支付更明显的普及或许给内地游客留下了最深的“新印象”,也更多激发了他们的购买热情。

各种商超都张贴了可用支付宝的标识

内地游客重新访港明显带动香港商业回暖。来自支付宝平台的数据显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内地游客到港边逛边买消费旺,消费金额较去年春节同期涨幅超3.8倍,交易笔数增长近1倍;到春节后的首个周末,消费金额和消费笔数依然环比上个周末增长九成。其中,万宁、屈臣氏、莎莎、7-Eleven、百佳和惠康等零售和药妆大受欢迎,珠宝和钟表则成为本轮内地客访港消费的“大头”,如新鸿基地产旗下的25家商场,春节期间内地消费者用支付宝交易的笔数同比超过3倍。

“我们观察到,今年1月以来内地游客来港的消费力,已回升到2019年近八成水平了。伴随2月初过关免核酸政策的优化,这个数据还会往上走!”蚂蚁国际业务香港地区业务负责人梁溢坚介绍称,“通过这两年香港特区政府派发电子消费券,香港越来越多的中小商户都愿意接受二维码了,现在全港九成商户都能用港版‘支付宝’AlipayHK。所以当三年后内地游客再次回来,他们会发现贴蓝色二维码的地方比以前多太多了,香港人能用AlipayHK扫码支付,同一个码同样也支持内地游客用自己的支付宝使用。”

为欢迎游客回来,香港上上下下做足准备。2月份开始,香港旅发局联合全港超16000间商铺发优惠,覆盖交通、餐饮、零售、景点等方方面面。内地游客不仅可在各大旅客咨询中心拿到总计100万份的旅客消费优惠券,而且还能在手机上通过支付宝“惠出境”频道领到40家“品牌精选”的商户优惠。

现在坐港铁扫码过闸,均可使用支付宝、AlipayHK

值得一提的是,再见香港的全新体验中,还有公共交通的数字化服务的升级。如今在港铁、巴士、渡轮等香港多元化的公共交通场景里,香港市民已习惯用AlipayHK扫码乘车,内地游客也可方便地扫码过闸,无需再专门兑换港币充值八达通。最新数据显示,春节后第一个周末内地游客用支付宝搭乘香港公交和港铁的量也比上一个周末增加了2.2倍。

“智慧香港”转型令大湾区数字连接加速

移动支付的普及是香港数字化升级的缩影,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改变着香港人的工作和生活。正如内地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向内地“取经”的香港也通过数字工具的普及应用,走出疫情影响、力挺经济复苏。

城市数字化的升级,给今天的香港市民带来了更多幸福感。最近三年,全球的疫情导致游客来不了香港,莎莎的生意主要靠香港本地的客人。柜姐小双也感受到了香港本地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变化,“现在香港人已经不再只会用现金或者是八达通了,因为防疫需要安全又卫生,电子支付可以零接触,所以很多香港人都越来越喜欢用。”如今在香港60岁以上的长者和内地老年人一样,日常也开始习惯用“扫一扫”逛街买菜、用手机点点给广东的小辈发红包。从业30年的导游阿辉也在点赞移动支付的普及,现在香港商家都受理支付宝付款了,内地游客再也不会和他吐槽拿一堆港币现金回去很麻烦了。

扫码支付等数字生活方式愈发普及和趋同,从内地到香港的数字普惠技术升级,正丰富着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的构成。来自AlipayHK的最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港人回内地探亲访友同样很热络,用AlipayHK在内地乘公交、坐地铁的量,比上个周末增加了10倍。

伴随年初全面恢复通关,如今一个钱包就能走遍大湾区、走遍全中国,香港人可以扫AlipayHK电子钱包坐深圳地铁、搭广佛公交、到全国扫码消费;内地人重游香港也能用支付宝看香港故宫、坐港铁坐巴士、在香港街头买买买。伴随交通连通、支付融通、学业和就业渠道也更为畅通,大湾区你来我往的人情味、烟火气又回来了,湾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从前香港青年看的不是九龙就是新界,对个人发展有很大局限;今后我们会鼓励香港青年多走出去,到大湾区感受生活、联动创业、拥抱科技!”香港信息科技联会会长邱达根说。大湾区数字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有助于为粤港澳打造出更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三年再见面,不陌生,更亲切。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熊润淼、肖遥、陈灿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内地   数字   香港   疫情   能用   香港人   周末   游客   春节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