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新规:你可以不需要老公,但不能不需要男人

四川的生育新规一出,让一部分只想要娃不想要老公的独立女性们顿时为之狂欢。在他们看来有娃没老公真是最完美的人生了。

虽然这种神奇的想法在传统观念里包括在大多数女性的眼里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法成为社会的主流,但它确实是现代社会的某种思潮之一,而且不但绝对数量不小,并且还呈上升的势头,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里,这些观点更加具有市场。

通常这类女性拥有一定的财富自由,已经不需要依靠男性提供养家的职能,并且比较独立自主,做事不喜欢和别人商议,如果家里有两个主人,并且各持已见各不相让,生活会变得令人崩溃。

对她们来说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可爱的能够抱在怀里的孩子,男人这种生物只是播种的时候才需要,一旦种子成功发芽,他们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她们可以不需要老公,但却不能不需要男人,即便是通过一些科技手段采用人类公共精库这样的非直接方式,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男性提供一半基因的,那种克隆自己的模式既有背伦理当前也不具备技术能力。

而同样的,这类观念在一些男性眼里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对许多男性而言婚姻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留个后,一旦任务完成,配偶和子女都会被视为烦恼和拖累,或者他们直接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方式。

对于这两类人群而言,这个新规无疑如同量身定做一般合心意。我想这也是新规制定的初衷,为了让单身女性生育不再有法律和医疗上的障碍。因为在这之前虽然私生子女的情形绝对不会少,但往往只能选择到私立医院甚至小诊所,对女性的生命健康是一种威胁,即使健康出生,小孩的户口上学等都会产生不小的麻烦。

从人类生存发呢的角度看,这个新规是在进步意义的,它不再将婚姻当成是生育的必要机制,是对某些特定社会现象的包容,也是对多元生育机制的一定认可。

但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有可能成为改变传统家庭模式的一个重大契机,

古往今来,在传统的家庭模式里,男性所承担的育儿责任虽然不是直接哺育子女,但往往更重要。我们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男性往往是一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女性更多是起辅助的“贴补家用”做些小活计,以及赡养老人。在这种模式里丈夫和妻子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到了现代,虽然在许多大城市里男女平等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格局依然还是主流,一般在子女教育上以母亲负责制为主,可以看到家长群里发言的都是某某妈。

但在物质创造上,目前半数以上的家庭还是以男性为主力,甚至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女性成婚以后就不再外出工作,成为居家主妇,完全依附于家庭。

即便是上述主张要孩子不要老公的独立女性,极有可能在过了最初的满足期后,随着孩子的长大和自身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一个人带娃的艰辛和不易,并且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也可能会出现性格上的不健全。

如同很多年轻时极力坚持丁克的家族却在年近不惑时选择生育一样,很多单身母亲最终还是会觉悟,意识到育娃终究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的强势也终究敌不过生活的重重阻力,还是需要有个人一起扛更好一些。


另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这种非婚生子女的父系在多数情况下不是青年男性,他们往往是所谓的成功人士,人到中年,多金而多情,但事业的成功却不能挽回身体机能的下降,这个年纪的基因质量恐怕早已不能跟年轻时候比了,所以孕育出的孩子身体素质也堪忧。

还有一个问题,也许一些女性会选择从人类精库里挑选优秀的基因作为自己孩子的父体,这种选择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和目的性,并且相关组织对捐献人也往往会设定较高的要求,无疑这些要求都是以世俗眼光来衡量的。

比如要有较高的学历,有较高的颜值,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尤其是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之类会特别受到追捧,而那些被定义们loser者的遗传基因甚至都没有进入的资格。

这必然会造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人类基因的多样性会受到巨大的挑战,事实上很多成功人士的出生很可能也是底层,只是个人的奋斗和机遇才有所成就,所以这并不是基因的功劳。但人们在挑选的时候无疑会是带有功利的。长此以往必定会对人类基因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伤害。

所以无论从人类社会的健康传承来看还是社会的正常运转来看,传统的婚姻模式仍是最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社会平稳运作的最佳模式,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的,这也是大自然设计两性的初衷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老公   大城   基因   男性   传统   模式   孩子   家庭   女性   男人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