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从“一日两餐”发展成“一日三餐”的?背后到底有何深意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从古至今,统治者依托于百姓,百姓又依托于吃食。俗话说:“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身处如今盛世,我们一日三餐,虽不说大鱼大肉,却也是丰衣足食。

但想必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样一件看似寻常的习俗背后,还隐藏着一段穿越千年的故事。今天,本人就带领大家一起穿梭千年去体味其中的奥妙。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金庸先生对于江湖的理解。在这里套用一下。我认为:“有人的地方就有饮食”。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底蕴,饮食文化始终贯穿其中,随着不同的社会变迁而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人习以为常溶于骨血的“一日三餐”和一家人围在一起的“合餐”制度。

说到这里大家首先要明白餐制和“一日几餐”的不同!我国的餐制有两种:分餐制和合餐制。餐制的实质指的是吃饭的形式。“一日两餐或三餐”则是指人们吃饭的频率和分量。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不可分割。

1.分餐制的悠久历史

我国的分餐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蒙昧时期。

远古时期的人类还未曾发现五谷,不懂得耕种。那个时代人口少而资源多,危险盛而人族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法则被展现的淋漓尽致。食物的获得多是通过采集野果,打猎和捕捞等简单的手段。在大自然的无穷伟力下,人类没有一点的还手之力。为了生存与繁衍,人们往往把所有的食物都集中到一起经过简单的加工再进行统一的分配。

为了保证分配的平均,往往会在同样的器具里放上同样多的食物,众人围聚在一处却是各自吃各自所分得的食物,不曾分享于他人。这一行为就是最初的分餐制。

分餐制度已经出现,那远古时期的人类到底是一日几餐呢?

这就要从远古人类的社会现实说起。远古时期资源丰富,大自然中蕴藏着无尽的奇珍异宝,但人们却没有能力去获取。获取食物的方法单一危险极高,多余的食物还无法存储。总体还是人口多而食物少的格局。莫说是“一日三餐”,就连最基本的餐食都难以保证。

再加上远古人民并没有现代一日三餐补充营养的理念,对于本身的健康也并不注重。如《黄帝内经》中的“饥则求实,饱则弃余。”一句就可以知晓古人是没有明确的吃饭时间的。不过是饿了就吃,有了饱腹的感觉就停止,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2.分餐制的演变和“一日两餐”的普及

夫天地万物,非一成之不变也。

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又何况人哉!随着光阴流转,远古逝去,单个的氏族部落也淹没在历史长河里。原始蒙昧逐渐退却,文明火炬慢慢明亮,五谷:稻,黍,稷,麦,菽相继被发现,人族的生活方式由原来的居无定所四处流浪转变为扎根黄土稳定生活,生存方式也从打猎转变为农耕种植。

人民不在流浪于大地之上,文字被发明,耕种被普及。人们聚落而居,如野草一般生根发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体。分餐制也被赋予了“礼法”上的意义,成了阶级的体现。从大禹建立夏并传位自己的儿子启,形成“家天下”的格局后,阶级的划分也就越发明显起来。

这些文献记载,大多都出自《周礼》。里面明确规定了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礼仪,

每一个阶级的人每餐该吃多少东西,可以用什么东西都被严格的规定,分餐成了一种礼仪,也成为了贵族人民的一种炫耀,用来彰显着身份上的不同。


在阶级至上的时代哪怕食物资源依旧匮乏,但天子能一天四餐,早上一餐,午间一餐,黄昏一餐,晚上一餐;诸侯则可以一天三餐;卿大夫能一日两餐,能吃好几餐的必是贵族,底层百姓大多还是两餐或一餐。虽是如此,但本质上这些贵族多出来的一两顿并非是真正的饭食,而是一些充饥的点心罢了,类似于现代的下午茶之类。且此等情况下的餐食是独属于上层的,独属于小部分人的。大部分的底层百姓还是处于“一日两餐”之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时做出的一种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妥协。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日三餐”已经有了微小的趋势。

等到了商代,“一日两餐”的制度被确立。早晚两顿饭,第一顿饭叫大食,古人没有钟表,判断时间都是借助太阳的东升西落方位变换来标志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也就是现在的上午8:00到9:00。第二顿饭叫哺食或小食,一般是申时吃,即是下午的4:00到6:00。而这两餐的名字也非常朴素,第一顿因为要开始一天的劳作,消耗巨大,要多吃,吃饱,故称大食;晚上一天的活已经干完了,回去就要睡觉了,消耗小,相应吃的就少一些,故而称小食。

所以以前我们看电视剧里妇女们挎着篮子往田间地头给农夫送饭的场景,就该知道八成是吃的大食,并不是他们不回家吃饭一定要送。

3.“一日三餐”的确立和“合餐制”的出现

“一日两餐”确立于商代,周秦都遵循这种习惯。一直到了西汉,大环境相对稳定,百姓的安全得以保证,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民生,农业耕种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国民富裕起来了,百姓的生活也随之改善,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加餐”的现象。

那么何为“加餐”?又如何“加餐”?

“加餐”顾名思义就是增加一顿饭。汉代开始,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三餐”的意识,一般称呼为早餐午餐和晚餐,不过那时节是叫“三食”。而在原有的大食和哺食之间增加一顿饭,称作“午餐”。

但这种现象并没有在全社会推广。而且,午间加餐,只是偶尔,并非每天。加餐的对象也并非所有人。那什么人可以“加餐”?两种,一种是有钱人,一种是干体力劳动的人。有钱人自不必说他们有能力为自己加餐,干体力劳动的人则是吃不饱容易干不下去。

说到底古代的农耕文明经济实力还是低下,无法满足大部分人“一日三餐”的需求,只能供给小部分人。

“一日两餐”和“一日三餐”并行的现象持续到了宋代,这才迎来转机。宋代的经济实力资本十分雄厚,光靠财富比拼就可以直接拖垮一国,

国民百姓的财力也绝对是纵观历史的第一。再加上国君的亲民,“一日三餐”的普及可谓水到渠成。

可以说从“一日两餐”到“一日三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分餐制继续演化,合餐制也开始出现。

唐代是中国最富裕的朝廷之一。

其富庶不输赵宋,武力不输强汉。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都在诗中承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上至王公贵族,中及文武百官,下至贫民百姓都能吃的上饭,在看天吃饭的当时都敢举国追求以“胖”为美,以此可窥看盛世一角。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外部胡民风俗习惯与本地人的融合,唐代初期就形成了独特的“合餐制”。

4. “一日三餐”下的“分餐”与“合餐”并行

进入北宋时期“合餐制”真正发展起来。椅子和胡床的普及为“合餐制”的产生提供了非常必要的条件。那么问题来了,“合餐制”出现是否代表着“分餐制”的消亡?

事实上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合餐制”实际上最受益的是百姓,同时其也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阶级。仅这一点对于权力不断强化的明清统治者来说就不值得提倡。可以让宴席更加井然有序,也可以体现君臣的尊卑有序。自“分餐制”被礼仪化开始其就天然有了生存空间。

冬天严冷酷寒,早晨不吃饭干不了活,必须加点早点。如此“一日三餐”深入人心,而“合餐制”盛行于绝大多数的百姓之中,“分餐制”则被统治者沿用以划分尊卑序列。形成一种并行的局面。

5. 近现代:“一日三餐”和“合餐制”的深入人心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无论是“分餐制”还是“合餐制”亦或是“一日三餐四餐”最大的前提就是国泰民安。倘若逢于乱世,一切便皆是泡沫幻影,一经打击就会摧折。

我国的近现代战火纷飞,千年格局之大变造成了无数大乱,农耕经济更是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但同样的“自由平等”“思想开放,兼容并包”等思想也彻底打破了阶级的藩篱。由此人人平等,才将一直延续的“分餐制”彻底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当然,我国的“分餐制”随着历史的发展被淘汰,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这一制度,近代受思想新潮的影响自然有人提出过“回归分餐制”的观点。但到底没有成行,毕竟中国千百年的发展自有它的道理。

“一日三餐”和“合餐制”最终千帆历尽成为如今人皆认可的日常生活一部分。

至此,餐制演变的秘密尽在其中。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的,亦是思想改变促成的,更是历史发展下的必然。

依旧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愿人人得而丰年,尽带笑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三餐   分餐制   农耕   深意   远古   阶级   古人   时期   食物   百姓   加餐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