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航天员每天约需1650升氧气,执行180天任务需氧气,怎么解决?

冰冷的太空当中,除了恶劣的环境条件外,宇航员还面临着氧气补给难题。

空间站中的宇航员


据我国宇航局的数据统计显示,3名宇航员每日所需要的氧气值大约为1650升,而我国在空间站的组建过程当中,宇航员往往要在太空执行180天的任务。

天宫空间站结构

这些氧气究竟从何而来?

定时补给

很多人认为,空间站每隔一段时间都有物资补给,地面人员只需要对空间站所在位置,发射一枚运载火箭,就可以输送宇航员所需的各种物资。

因此,在补给的过程当中,地面也会在运载火箭当中装上氧气瓶,以此来保证宇航员对氧气的需求。

不可否认的是,地面确实会定时定量地对空间站进行补给。

但是,地面对空间站的补给工作间隔时间是很长的,通常是在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有的补给间隔,几乎是超过了宇航员执行任务的时长,如果单纯用补给的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宇航员需求。

中国女宇航员王亚平

为什么不频繁地进行补给工作呢?简单来说,就是成本高、收益低,对航天领域的负担太大。

要知道建造一个运载火箭的成本大约在1亿到2亿美元之间,算上各种费用,所需要的价格是不菲的。

关键是,运载火箭都是“消耗品”,用了一次之后,几乎不可能有效回收利用。

每次运输物资,都必须建造出新的火箭,长此以往,势必会拖垮一个国家的财政,就是老美也不敢用火箭专门给太空的宇航员运输氧气。

各类运载火箭

更何况,每个运载火箭的容纳空间都非常有限,能够运载的重量也并不大。

氧气本身的重量并不高,但是氧气瓶重,一个工业用的氧气瓶大约是70公斤,每10升氧气够用11个小时左右。

由此可见,想要一次性运输3个月到半年的氧气量,其运输的重量是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值。

而航天工程又是一个非常精细的领域,就连一个螺丝也出不得差错,一旦运载火箭的运载量过大,很容易发生航天事故,物资没送上去不说,一个好几亿人民币的火箭还白白浪费掉了。

我国运载火箭领域发展迅速

位于太空的宇航员也无法得到稳定的氧气补给,不论是对于地面还是宇航员,利用运载火箭输送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那么,宇航员的氧气又是从而来的呢?

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

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含有氧气的固体,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人们所需的氧气。

不过,该装置在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产生人们所需的氧气,因为无法控制反应的变量,获取的氧气浓度也有所差异,有的情况下生成的是纯氧,所以需要进行稀释等相关处理。

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剖面图

而且,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如果化学反应不充分或者是装置的密封性不足,很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最常用的就是氯酸钠粉末,通过高温加热的方式产生氧气。

氯酸钠粉末最大的优点就是重量轻,易于携带,产生氧气的效率高,是宇航员氧气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常来讲,1克氯酸钠粉末完全反应产生的氧气重量约为0.16克(根据反应程度不同,释放氧气略有差异),一升氧气的重量大约为0.0014千克。

10克氯酸钠粉末就能产生大约1升的氧气,3名宇航员1天所需的氧气值为180升。

氯酸钠粉末

因此,在过程当中1.8千克的氯酸钠粉末就能满足3名宇航员对氧气的需求,再算上稀释后的氧气值,对原材料的运用可能会更低。

氯酸钠粉末也便于携带,宇航员在上天的时候,就可以顺带一些,以便节省运输成本。

该技术最早在上世纪就被利用起来,大约在50年代,人们就将其运用到潜水艇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未来,氯酸钠粉末制备氧气的方式,也是航天飞船重要的氧气来源

水体氧气发生器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从中分解出氧气,供给航天员所需。

而水体氧气发生器正是这样一种,通过分解水分子,来获取氧气的设备。

它的技术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电解方式,将氧气剥离,再把氢气运送到二氧化碳还原系统当中。

电解水原理图

通常来讲,1升水完全电解之后,能够产生大约622升的氧气,而3名宇航员每天则需要将近3升水。

这个时候,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1名宇航员每天的饮水量大约为2升,再算上电解氧气所需要的水,长时间下来,肯定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就要说到我们的二氧化碳还原系统,它主要是通过收集到的氢气与二氧化碳还原出水,将这些水进行重复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


氢气的来源不必多说,二氧化碳很大一部分来自空间站收集到的宇航员呼出气体。

可以说,这种循环往复的收集系统,使得整个空间站变为了小型的地球大气层。

在值得一提的是,在过程当中,氢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肯定会有所损失的,这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但这确是一个长久供养、生态环保、安全稳定的航天设备

此外,水体氧气发生器还可以将宇航员的尿液分解出的水进行二次利用,可以说将空间站的资源运用了到了极致。

空间站中的水循环系统

再加上它准入门槛低,技术要求并不是那么高,因此,水体氧气发生器成为目前航天领域主流的供氧设备,被许多国家广泛使用。

国际空间站的各舱段就是利用这种设备,满足了几十年以来,宇航员对氧气的需求,验证了设备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


高压氧气瓶

最后就是高压氧气瓶,它是航天领域最次、最不实用的供氧设备,却是几乎每一个航天飞行器以及空间站不可缺失的存在

因为,高压氧气瓶属于宇航员的“备用品”,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并且某些特定情况,高压氧气瓶是必要的。

比如,在宇航员外出进行作业的时候,就需要背上一罐特殊处理过的高压氧气瓶。

氧气瓶结构

不过总的来说,高压氧气瓶的使用次数很少,但不能没有。

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消火栓,它的存在并不起眼,平时没有用的地方,但是不能缺失。

再加上水和氯酸钠粉末制备的氧气,宇航员在太空当中对氧气的需求完全不用担心。

未来,科学家还计划在空间站当中建造一个小型的生态圈,产生更加安全稳定的氧气。

空间站中种菜

不同于美国的“生物圈2号”,该计划是在完全尊重自然界的基础上,对自然界最大限定的模仿,相信不久就能够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氧气   氧气瓶   运载火箭   固体燃料   航天员   宇航员   空间站   发生器   粉末   航天   高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