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古镇“潭江水畔的一颗明珠”



水乡古镇,便是江湖的集大成者。


这样的古镇,人们认为都在江浙。


但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江门开平赤坎古镇像藏在深闺中的扁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江湖江河,在370多年前,就像现今的高速公路,所有城市都坐落在江河沿岸。


作为广东重要河道的潭江,贯穿江门,而赤坎是潭江水畔的一颗明珠。




滚滚“潭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像明朝才子杨慎在《临江仙》里说的一样,




赤坎也曾因为地理位置进退游刃,成为商贾们逃避北方战乱的“避风塘”。



南迁的民众共同扎根赤坎,让赤坎逐渐发展成为广东重镇,也掀开了赤坎、甚至江门人闯荡世界的基因密码——




那是陆地保守和海洋闯荡双重性格的碰撞,让赤坎人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但追根溯源却都无法离开一个母题,那就是开平赤坎古镇为何一出场便“炸里游荡了370多年。



要解释赤坎为何繁华,首先要理解在没有公路的时代,水运在珠江三角洲的作用。


利玛窦在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进入苏州时说,“它位于一条平静的清水河上。这里的人们在陆地上和水上来来往往,像威尼斯人一样。”


这一年,万历年间的旅游达人王士性在《广志绎》里说,在太湖以南的中国南方地区,极少使用马匹,水运才是交流、交通被广泛运用的手段。


而在广东的珠三角地区,依托密布的水道资源,在明清时期便开始逐渐形成类似“华南经济圈”,参与中国和全球各地的商贸活动。


其中赤坎,原名“赤墈”,因地多红土、地势较高得名,得名赤坎之前,那一片是潭江中上游北侧多个村落,与潭江共存共生。


宋代开始,赤坎就有人居活动。明清时期,珠江口西端的潭江流域全面开发,潭江中游成为平原农业区的天然聚处。


农业生产和人口消费增长,为赤坎带来了从农业走向商贸社会的机遇。


赤坎位于潭江流域中部的重要水运节点,往上游可至恩平、阳江,往下游可达江门、广州,货物一旦抵达广州,便等同与世界相连。在《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中,可以发现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系中,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航船,其中包括官方的盐船与横水头(渡船),还有运送日常货物的鸭拉尾船、恩平船、虾狗艇、茶船,这些船只的载货量从600到6000担(每担=120市斤)不等。也有载重在20-50吨之间的戎克船。


这些运送货物的商贸行为出现,正是因为清代农村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式微,农民必须外出购买日用品和生产工具,这让赤坎的市集得以出现。


市集,是赤坎繁荣的基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恩平   古镇   开平   江门   江流   市集   水运   广东   江河   江水   明珠   货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