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如何帮助父母与孩子看见彼此的爱|研修班第五阶家庭案例


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每个人都在寻找爱或享受爱的路上。


爱也分很多种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夫妻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同事之间的爱,与世界的爱,等等。


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看见爱,当我们的心底饱含着爱,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变得更加有动力和丰富多彩。


然而,很多时候,明明爱的人就在那里,但是我们却感受不到来自他的爱,或者明明我们已经付出了很多,对方却仍然接受不到我们的爱......


当内在感受到的爱是匮乏的,或者我们的爱没有办法让对方接受到,那么,很多的家庭问题和冲突就会涌现出来。


妻子感受不到丈夫的爱,那么有可能就会通过抓取孩子来在家庭中寻找爱的满足和价值感;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那么他可能就会出现行为或情绪问题,所谓的问题或症状就来了;


一个人感受不到其他人的爱,那么他的生命就会失去很多的色彩,人生好像也变得缺乏动力;



当家庭来到我们的家庭治疗室的时候,有可能是家庭成员之间爱的表达方式出现了问题,有可能是彼此没有办法看见对方的爱,或者甚至一些家庭成员把爱变成了对另外一个成员的伤害。


所以,作为家庭治疗师的我们,很重要的要帮助家庭成员能够彼此理解、彼此看见,更重要的是能够给到恰当的爱,让爱真正成为滋养而不是消耗!


在研修班课程“临床案例带教”的第五阶的内容中(2023年1月7日-8日),沈家宏老师继续给两位家庭分别进行地面和网络的家庭治疗。



在本阶的两场案例观摩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家庭中的动力与首次咨询的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变化,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沟通氛围也变得温暖一些,爱的主题也开始在咨询中显现出来。


在沈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的案例复盘中,不仅探讨了咨询中的“快”与“慢”、咨询师的角色的重要性,共情及澄清的具体使用,另外还进行了一场关于“爱”的探讨,过程非常精彩!


限于伦理的要求,本文仅整理沈家宏老师督导中的部分观点以及学员现场互动的内容进行呈现。



沈家宏老师观点分享


01. 咨询开始时,咨询师需要做的2件事情


咨询开始时,咨询师首先要进行社交性会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比如,最近很多人感染新冠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那么来访者过来咨询的时候,咨询师可以询问来访者身体的情况,这不仅是一种社交性的会谈,同时能够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被咨询师的关注和关心。


另外,咨询师要进行的是与来访者回顾从上次咨询距离当次咨询这期间的变化,以及上次咨询中谈论的部分的情况进展如何。


比如,如果上次咨询中,我们与家庭成员沟通了孩子手机管理的事情,那么当次咨询开始前,咨询师需要对这个部分近期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再切入本次咨询要探讨的话题。



02. 当被动的来访说:“没有什么想聊的”时,咨询师可以如何做?


在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治疗中,很多时候孩子是被动的来访者,咨询师在询问孩子有什么想要聊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回答“没有什么想聊的”。


这个时候,如果咨询师对孩子有一份期待,那么当孩子这样回应我们的时候,我们内在会有不舒服,内在会有抵触的情绪。


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对孩子的任何期待,能够给到孩子足够的自由,允许他可以表达也可以不表达,那么当听到孩子这样表达的时候,咨询师内在会是非常平静的、接纳的。


同时,来访者在咨询师这里就会获得一份自由,而这份自由对于咨访关系是非常有帮助的。



【大家看到了沈老师是如何做到对孩子无期待、无要求,而且特别让人感觉惊喜的是,被动咨询的孩子此次咨询中是以往咨询里面表达最多的,对咨询的参与的积极性反而更强了。】




03. 下次咨询计划


咨询师在每次咨询结束之后要记录下次咨询可能会探讨的部分(即下次咨询计划),这样会非常有利于下次咨询的开展,有利于我们与来访者延续上次咨询的部分。


假设比如我们上次咨询中提到要与来访者谈论与爸爸关系的部分,而本次咨询时我们不再提到这个部分了,这样会让来访者感觉对他不够关注,另外也会让咨询有种断裂的感觉。



04. 关注细节,不要小看琐碎的事情!


在咨询中,我们要对来访者的一些生活细节进行关注,而不能够忽略一些琐碎的事情。


细节的讨论会让来访的生活的画卷慢慢展开,这会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慢慢关注他的生活和状态,让来访者会感受到被咨询师感兴趣、被关注。


这样,来访者就会感觉被咨询师看见,会觉得自己的这个部分在咨询这里很重要。


因此,细节带来了来访者的存在感。


另外,我们不要小看一些小的事情,有时候这些小的事情对来访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比如,当我们询问一个妈妈对于孩子管理的情况时,妈妈会说到“很少管”,那么具体是哪些还在管,哪些已经放手了,这些都是需要去了解的。


如果父母在一些小事情上一直管理孩子,那么在大的事情方面孩子可能就不会自己管理自己,这个部分可能会让孩子慢慢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家庭治疗中,我们看到沈老师用了四五十分钟的时间与来访者去聊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细节,让我们对来访者近期的状态了解更加清楚。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来访者更加自由和放松了】



05. 创伤与隔离


当一个人很少在意自己的感受,也很少在他人那里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他与自己的感受的接触是隔离的。


而这份隔离有可能是与她内在所受到的创伤有关系,这个创伤是咨询中需要慢慢去处理的部分。



6. 该如何与孩子谈论他们不愿意沟通的部分?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管理手机游戏、睡觉和起床、吃饭等等这方面的事情,是他们在家里面做得不是很好的部分,甚至也是父母经常不满意和想要改变的部分。


在咨询中,咨询师要与孩子谈论以上这些事情的时候,孩子是会有压力的。


一方面他们自己也会觉得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好,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会担心咨询师会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和要求。


因此,在与孩子探索这个部分的时候,咨询师需要仅仅在事实的层面去了解,只做事实的呈现。


同时,作为咨询师我们要警觉自己内在是否有评判和偏向,很多时候我们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到一种“应该”的里面,不自觉地就会对以上这个部分进行评判。


哪怕我们有稍微有不满的部分,孩子可能就会不愿意继续表达和讨论这个部分。所以,咨询师要对这个部分进行觉察。


而当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的接纳的时候,他们就会愿意能够更多地去呈现自己。



【作为案例观摩的咨询师,我看到沈老师在咨询中与孩子谈论了很多他目前做得不够好的部分,我内在也是捏了一把汗。


然而,孩子竟然能够愿意去表达,而且表达很多,这让感受到了事实层面呈现的重要性,看到了不评判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咨询师态度的重要性,更加佩服沈老师能够做到这样的接纳】



7. 当家庭中不同的成员都表达了各自想要探讨的目标的时候,接下来具体要探讨哪一个目标,是家庭成员相互协商决定的,而不能够由咨询师自主决定。


同时,在家庭成员协商确定目标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家庭的权力分配,看到家庭的序位是怎样的,这对我们理解家庭是很重要的。




8. 父母爱孩子,很多时候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认为的方式来爱,同时期待孩子对他们的爱能够全盘接受。


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把要求变成爱,有一部分是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这两个部分都不是孩子想要的。


孩子希望父母爱自己是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以爱的名义表达要求或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办法左右父母如何爱他们。


父母的爱中有一部分是恰当的,另外一部分是不恰当的,是孩子不想要的。


所以,孩子需要思考的是我们面对父母不恰当的爱,该如何回应,这是非常重要的。


而父母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如何能够给到孩子他们想要的爱,如何避免将孩子不想要的部分误认为是爱,这个部分是重要的。



9. 在家庭中,父母为了效率更多地承担了本应该孩子做的事情。

而在咨询中,我们也会经常用效率来牺牲过程。尤其是当咨询师意识到时间不多了的时候,有可能也会将来访者需要思考的部分直接给到答案,这是咨询师需要觉察的部分。




现场回答


01


Q

贺学员:咨询中看到孩子带了一个小玩具,为何说是这是孩子自己的一个象征性的自体客体,并代表与父亲和权威关系更好了?

沈老师:因为当一个人觉得一份关系是很安全的,是他很喜欢的,他才愿意把自己更真实的部分展示出来。


另外,展现的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这个部分被对方能够看到。


02


Q

王学员:在青少年的家庭治疗中,我们除了帮助青少年在父母那里争取权益之外,还有什么是需要我们重点工作的吗?

沈老师:与青少年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当父母和孩子都在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孩子在父母那里满足他的需要和愿望,帮助孩子争取自由和自主的权利。


除此之外,由于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孩子出现问题,一个部分是因为父母不愿意与孩子分化,第二个部分是孩子在父母那里受到了很多的创伤,而且甚至创伤还在继续。


因此,我们要在以上这两个部分工作,帮助父母处理与孩子的分化,帮助孩子处理他的创伤。对于这两个部分我们做得越多,那么孩子愿意参与到咨询中的意愿就越强。


03


Q

唐学员:当来访者要与自己的继父母的关系保持一份距离,比如,女孩要与自己的继父保持距离,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部分呢?

沈老师:一个人与自己的继父母保持距离是为了实现他对亲生父母的忠诚,因为如果与继父母关系太近了,那么这会是对自己亲生父母的一种背叛。


另外,对于一个女孩她与继父保持距离对于她来说是有利的,尤其是如果女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这对于保护她的性安全是有利的。


所以,无论是从对亲生父母的忠诚,还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女孩与继父的关系状态保持一定距离是比较恰当的。


唐学员:当一个孩子内在对自己的客体有很多不满,有很多的负面情绪,这会不会也占据了他的注意力?


沈老师:是的,比如一个孩子要集中所有的力量来应对父母一方对他的控制和高要求、高期待,他没有办法在这方父母这里能够获得自由,这个时候他也会对另外一方父母保持距离。


04


Q

王学员:我有一个青少年的个案,当妈妈把权力都交给了孩子后,孩子却有点报复性的行为,比如晚上上网大喊大叫,自己的衣服也不去收,把垃圾丢在外面不扔,妈妈又故意拿回他房间。那么,目前这个阶段妈妈如何做调整?

咨询师:很显然,孩子对妈妈的这个部分还有不满、愤怒、抱怨。


在这个阶段中,父母要做到对孩子无欲无求很重要,包括孩子玩游戏、房间卫生等等这些部分。


比如垃圾,妈妈不去把垃圾再放回到他的房间,因为这样做有种故意针锋相对的感觉。


如果父母实在受不了,那么也可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他影响了自己休息。如果孩子听完之后愿意改变就改变,不愿意改变我们也不要去对抗他。


这个阶段仍然是以建立关系为主,也就是父母把事情交给孩子做的同时,要注意与孩子保持好的关系。


05


Q

郑学员:对于最后一次咨询,我们咨询师可以做些什么?

沈老师:一般来说,我们在最后一次咨询要对前面所有的咨询做一个总结,包括对后续的一个安排,比如后面如果有需要可以再继续预约。


同时,我们要帮助来访者看到通过咨询解决了哪方面的问题,来访有哪些方面的改善等等。


06


Q

彭学员:我们看到在咨询中,当孩子说“不知道”的时候,您会换一种表达来继续去问他,想要知道沈老师您迎难而上是怎么做到的?这对我来说比较难。

沈老师:对我来说,来访说不知道也没有关系,我的内心里面他也不一定一定要知道。


然而,有没有可能在不知道的里面他有知道的部分,或者在说话的当时不知道但是下一秒有可能会知道?


因此,我选择换一种表达来继续询问和探索,去了解更多关于这个部分。


贺学员:当咨询师没有期待的时候,来访者的不知道就不会让咨询师有敌意,咨询师就带着好奇。


我感觉今天的咨询,沈老师是以一种合作取向的方式来进行,咨询师和来访者都是一种自由的状态,好像比之前咨询会更加轻松,没有了之前的紧张感。这样的咨询与咨询师内在的变化是很有关系的。


另外,我觉得今天谈论的话题如游戏也是她感兴趣的部分。


因为这些部分,所以,来访者后面还是慢慢表达了很多?


沈老师:不知道有可能是来访者的模式,这种模式会出现在与父母或者其他的关系中,来访者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对话的。


关于这个部分,我们内在里面可能会觉得没有办法适应。


自从上次咨询之后,我和这个家庭或其他家庭工作的时候,都在慢慢地调整,咨询的过程中不要让自己太累,不让父母累,不让孩子累,给到彼此更多的自由和合作,大家彼此都放松。


在做这次咨询之前,我也是想要做这样的一个尝试,而不是像过去咨询那样,要让每个人参与,我已经决定不这样做。



07


Q

李学员:沈老师,我明显感觉您几次咨询风格都不一样,那么,我想问咨询师内在状态的调整要怎么去学习呢?

沈老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


咨询师即使面对同一个来访者,每次的谈话和状态有可能都不同。在咨询中,咨询师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和与来访者谈话的方式。


另外,来访者每次来的状态也是不同的,而且他也会随着咨询的进展而产生一些改变。


所以,每次的谈话都会有不同,每次的态度也会不同。咨询是一个充满着变动的过程,不是稳定不变的状态。


另外,同一个咨询师对不同的来访者的状态也是不同的。


然而,每一个状态都是真实的,每一个“我”都是真实的,“我”也是在变动的。但是有一个部分是不变的,即随着咨询的发展,咨询师和来访者都会调整彼此的关系。


那么,一个总的原则是我们要在专业的框架中、在伦理的框架内,慢慢找到与来访者更适合的工作方式,以来访者的利益最大化,这是我们要坚守的部分。


08


Q

姜学员:上个咨询中有很多生活的细节,本次的目标澄清的过程中好像更多是以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其中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事件。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具体化某一件事情来谈论,什么时候可以直接来进行探讨,这如何来把握?

沈老师:都可以!本次咨询中,我们也可以让来访举一个具体的例子,通过这个具体的例子来进行探讨,这样来具体化一些细节的部分。


姜学员:今天这样的非具体化的讨论,有什么操作方法吗?


沈老师:如果有具体的例子来进行探讨是会比较容易一些。如果本次咨询中,通过循环提问的方式没有办法进行下去,那么我可能就会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探讨。


所以,在咨询中如果我们直接探讨的时候感觉没有办法进展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


郑学员:是否有这样的两个考虑,第一是因为我们经过之前的咨询对于来访者了解比较多了,第二是他们互相理解的问题点是他们生活中很常态化的部分,他们很容易去表达?


沈老师:是的,我们对这两个家庭都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来直接讨论大家都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清楚。


如果个案是第一次过来,那么可能通过具体化的事件会更容易进行。


09


沈老师:当来访者讲述很多的时候,咨询师对于这个部分进行呈现和共情就可以了,我们最忌讳的部分是重复来访者的话,这对来访者没有多大帮助。


当然,我们可以做得更加深入一些,将来访者表达的以及没有表达的部分都呈现一些,这样可以不仅表达对当事人的理解,也可以让另外家庭成员理解当事人。


当我们用不评判、无别心的方式来呈现的时候,这对于另外的家庭成员也是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所以这个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李学员:我们要比来访者所表达和呈现的部分更深入一些,这个部分该如何做呢?


沈老师:这是很重要的部分。我们想要共情更加深入一些,就去共情来访者的渴望和需要。


有时候来访者在表达时不能够把自己的需要和渴望说得很清楚,我们就需要做这个部分了。


另外很重要的,我们不带对错、不去评判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部分。


10


Q

刘学员:有时候在咨询中咨询师也会自我怀疑,担心自己总结不到位等,因此就不太敢去表达,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自己轻松、淡定一些?

沈老师:还是我之前提到的,共情本身比共情准确更重要,我们不可能每次共情都都非常恰当,谁都做不到,我们要给到自己允许,共情不准确也是没有关系的。


以上是本阶内容的分享,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及评论区留言。



作者:素简

编辑:溪溪子

审核:彭秋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父母   家庭治疗   孩子   家庭   研修班   来访者   学员   事情   状态   案例   老师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