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检查一下,你办公室的照明合适吗?

办公室是大多数上班族待的时间最长的场所,堪比第二个家。在办公室里一般都需要长时间从事近距离视觉作业,长时间面对电脑或文案都会导致用眼过度,因此合适的办公室照明格外重要。良好的照明能使工作人员获得最大的舒适度,并提高工作效率。所谓“良好”的照明意味着足够的照明,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刷、手写或显示器上的文档,但不会因过高的光照水平而引起眼部不适。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办公室的照明呢?

影响办公室照明的三大要素

一、照度

照度,是描述照射到某一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的参数,是反映光照强度的一种单位,计量单位为勒克斯(lx)。依据国家标准GB50034-2013,在普通办公室中,作业面的照度标准值是300lx,作业面背景区域的照度一般不宜低于作业面邻近区域照度的1/3,通俗地说就是相邻的功能区域照度不应相差三倍。此外,应合理布置灯具,使照度均匀,办公室的照明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6(照度均匀度指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

二、亮度

亮度,是表示光源发光强度,可被视觉直接感受。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地方看上去有多亮”,良好的照明需提供适当的适应亮度,以保证人眼的舒适。照度和亮度之间需保证一定的均匀度。

如果办公室里光线不足,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更换灯具光源,使用节能护眼的led灯替代光源较差的荧光灯管。

2、定期更换灯泡,因为旧灯泡比新灯泡发出的光线要少。

3、定期清洁灯具,灯具上的污垢、灰尘会减少发出的光量。

4、浅色的墙壁和天花板,更利于光线的反射。

5、可以使用反射光和局部照明来消除阴影。

三、色温

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为开尔文(K)。过低的色温会令人容易犯困,而过高的色温又会使人过于兴奋,还可能产生蓝光危害。所以在办公室照明中,一般推荐使用中性光,也就是4000K左右的色温光源。

照明常见问题——眩光

眩光是指在视野中某一局部区域出现过高的亮度或前后发生过大的亮度变化,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降低物体可见度。现代办公室的大型玻璃幕墙与高反射值的室内装饰材料,如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与各种漆面材料,都有可能引起办公室工作台面亮度分布不当,造成眩光,产生眩光污染。眩光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想要减少眩光,有以下方法:

1办公室设计时要选好采光口的朝向,尽量避免太阳光直接射入室内,引起工作面的眩光。

2、不要把屏幕显示器朝向窗口布置,最好是从左侧面进光。

3、室内尽量使用无光或浅淡的饰面材料,少用或不用高反光材料。

4、灯具宜布置在工作面的侧上方。

5、灯具的长轴方向宜与视线方向相一致。

6、室内亮度分布要合适。

照明常见问题——光闪烁

光闪烁是指光的亮度随时间推移快速或快速重复变化,看起来颤动且不稳定。当提供给光源的电压发生变化或电源线电压本身波动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闪烁通常只存在于需要使用镇流器的照明工具中,如荧光灯。LED照明也会产生频闪效果,引发头痛、偏头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纠正光闪烁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定期更换灯泡,旧灯泡往往更容易闪烁,它们也不如新灯泡那么亮。

2、确保灯具的所有部件正常运作,尤其是镇流器。

3、采用高频电子镇流器可减少频闪的影响。

4、将照明灯具升级为使用电子镇流器的荧光灯。

办公室布光小贴士

最后,和大家分享几条办公室布光的小贴士:

1、可以选择光的冷暖与光的强弱来营造办公空间不同用途的氛围。比如在洽谈区,我们选择暖色弱光来达到轻松、平和的谈话气氛;在工作区中,无色光与冷光无疑凸显了紧张严肃的工作心态。

2、合理利用自然光,将人工照明与天然采光充分结合。

3、难以确定工作位置时,可选用发光面积大、亮度低的双向蝙蝠翼式配光灯具。

4、会议室的照明需要将会议桌上方的照明作为主要照明,周围加设辅助照明,同时照度要合适,以免产生眩晕感。

5、在使用大面积普通照明系统的同时,对个别的工作场景,如接待区采用重点照明,会有独特的设计效果。

6、正确调整计算机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显示器摆放时,要注意其他位置(如头顶、窗户等)是否有光源的眩光。

办公室照明会直接影响用眼舒适度及工作效率,打工人们切莫忽视哦。

(原标题:快检查一下,你办公室的照明合适吗?)

来源:上海疾控

流程编辑:tf02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办公室   眩光   色温   照度   作业   光源   亮度   灯泡   光线   灯具   合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