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测评:匹克22年最强实战鞋怎么选?AW1 Swtich VS AW1一体式

#头条创作挑战赛#千人千脚,每双鞋都有适合的人。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辛苦点个关注,老朋友也给个免费的赞支持一下吧。

今天直接给大家带来两双鞋的实战测评并且是对比测评,就是22年匹克最强的实战鞋AW1 Switch和AW1一体式版本。首先关于尺码的问题匹克还是得先挨打,像此前的态极大三角、闪现4的尺码其实在没有半码的情况下处理的已经很好了,然后在这双22年旗下最为重磅的产品上出现这样偏码的问题确实是得挨打这没啥好说的。

那对于真正想入手的朋友尺码上咱们还是好好聊聊到底怎么选码合适。一定要仔细看脚型适配。

脚型适配

除了图中整理的脚型适配之外,AW1 Switch 1尺码选择上,日常42/42.5码的瘦脚标准脚朋友建议选41,日常42.5/43的瘦脚标准脚建议选42,大体上还是按日常尺码选小1码-1.5码合适高脚背宽脚记得一定一定要试穿。

除了图中整理的脚型适配之外,AW1 一体式整个鞋是尺码偏大偏长,鞋楦偏宽的。日常42/42.5的瘦脚标准脚建议选41,但是日常42.5/43的瘦脚标准脚选41内长可能会短建议试穿,两侧宽度可能偏宽包裹不够极致。宽脚日常42.5/43的选42合适。

鞋面

在尺码选择合适的情况下,两双鞋更像是AW1旗下的窄楦和宽楦两个版本。同样存在尺码偏大的情况之外。AW1一体式更宽,AW1 Switch更窄。

Switch鞋面前掌整体偏低,对于高脚背不够友好,包裹锁定感比较强,大部分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侧包裹合适后鞋头前方位置会有余量,标准脚存在的比较多。中足位置足弓支撑有但是不强烈,足弓适配度高,前中后段包裹锁定都很极致。后跟的港宝过硬且面积较大的原因存在轻微的托后跟体验。

一体式版本对于宽脚高脚背的包裹体验比较好,而对于瘦脚和标准脚在脚面上方空间过大,包裹锁定不够极致。其余中段后段的包裹锁定体验相同,不过足弓支撑相比Switch的两个版本鞋垫带来的贴合度没有那么好。

两双鞋的鞋面强度都是够的,特别是AW1 Switch版本的支撑因为鞋楦的原因支撑会更加到位并且更加的自然。一体式版本在脚型不匹配以及鞋面偏高的情况下侧向支撑会有明显的形变空间。

鞋面包裹(主观体验):9分(Switch)7分(一体)

鞋面支撑(客观性能):9分(Switch)8分(一体)

中底

AW1 Switch的两幅系统相对而言还是一模双密的态极系统在体验上更舒适更适合大众,有支撑有缓震同时启动不拖沓,虽然没有太多很弹的感觉,但是整个鞋垫配合框架来说体验是最为均衡的且适配人群最广的。

而澎湃系统其实做成中底鞋垫之后回弹的脚感还是非常明显的,基本上各种体重都能体验到,但是打球时间久了以后部分人可能会觉得脚酸,毕竟回弹过于强的中底对于脚底的一些反馈累计下来确实会酸,如果穿过一些回弹明显的气垫的朋友应该也有穿久了脚底酸的感觉。

两幅系统一模双密的场地感表现不错,缓震性能不错,回弹不够明显,澎湃的回弹比较明显,场地感适中,缓震表现还可以但是会有回弹带来的余震。

一体式版本的中底表现脚感其实并不明显,前掌的P-Soon模块对于小体重并没有很明显的回弹,而且因为一体式的原因整体的场地感也要比Switch版上表现的弱一下。不过前掌的启动很干脆没有拖沓和泄力,后掌的缓震采用轻量化态极衰减之前对于我80kg没有问题,衰减之后会有点不够用。

力传导上可以说是AW1 Swich版本的精髓了,就是这块板子带来的很好的过度和引导你前冲发力的结构。

总体来说两双鞋在针对突破上做成的结构的科技的应用还是非常好的,如果你喜欢突破但是不追求极致的场地感还需要脚感和缓震的话这两双鞋的中底表现都不会让你失望。

场地感(主观体验):8.5分(态极)8.5分(澎湃)8分(一体)

前掌回弹(客观性能):7.5分(态极)9分(澎湃)8分(一体)

前掌缓震(客观性能):7.5分(态极)8分(澎湃)7.5分(一体)

后掌缓震(客观性能):8.5分(态极)8.5分(澎湃)8.5分(一体)

外底

两双鞋的外底硬度大概都在65C左右,属于比较适中的耐磨硬度,不过两双鞋为了更极致的启动外底厚度并不是特别后,所以不是很建议去粗糙的水泥地使用,相对使用寿命会掉的比较快。

抓地的表现上匹克基本上都快被说成教课书的代表了,几乎大家一说抓地就得说某某偷学了匹克的抓地,所以两双AW1在抓地上的表现大可放心。不过因为水晶底和这个纹路偏宽的原因,表层相对会容易吸灰,所以如果偶然又打滑现象的话记得及时擦拭,整体上清理的难度并不高。

而且这两双鞋的外钱前后掌纹路都有上翻,这对于突破扩大触地面积是很有帮助的,可以做更极限的动作,就很适配维金斯这种全能锋线的打法,能突能投。

抓地力(主观体验):9分

耐磨性(客观性能):7.5分(硬度65C)

安全性

AW1 Switch版本在去掉鞋垫的情况下左右的抗扭都没有问题,内侧的抗扭相对要弱于外侧抗扭。加入中底鞋垫之后抗扭更是有近一步的加强。而且前掌的自然弯折点在去掉鞋垫的情况下都控制的非常到位,一个是铲型弹射版提供的除了推进之外的抗扭性,另一个在于前掌外侧这块弯折引导槽的设计,直接就引导弯折点,非常的自然。

一体式版本跟Swich版本的也一样,甚至要表现的更出色一些,毕竟不只是一个壳了整体的刚性都有提升。

防侧翻的设计上虽然略显传统,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来整个防侧翻角的上翻,用外底的结构和防侧翻处的TPU来提升球鞋的防侧翻性能同时来规避内卷。后跟的环形TPU做了结构处理,虽然没有很夸张的后掌加宽,但是结构和材料没有缺失,保持灵活的同时也保证的后跟稳定性。加上两双鞋重心都不高,安全性完全没问题。

抗扭性(客观性能):8分

防侧翻(客观性能):9分

稳定性(客观性能):9分

一体性

AW1 Switch作为可替换式中底的结构鞋款,其实一体性已经做的相当不错了,前提是尺码选对。再抛开部分尺码合适后仍然存在鞋头有一定余量的情况,这双鞋的一体性其实是非常不错的。比起很多非可替换式的一体性都要好,而且有很多引导发力的结构在上面。

只不过没在中底鞋垫上增加支撑材料所以在蹬地的时候会有后跟上一定的跟随慢的体验,反正很细微但是存在。

一体式版本就真的更多的看脚型适配了,脚型适配的情况下一体性会很好,不适配的话前掌包裹的不够极致会让你觉得脚在带着前掌的鞋面去发力的体验。

轻质化(客观性能澎湃416g,态极406g,一体416g):7.5分(Switch)7.5分(一体)

球鞋一体型(客观性能):8.5分(Switch)8分(一体)

鞋脚一体性(主观体验):8.5分(Switch)7.5分(一体)

两双鞋最大的疑难点其实在于偏码以及鞋楦的问题,在选购的时候如果能解决掉这个问题,两双鞋都是非常能打的全能类球鞋,特别是Swich版本能覆盖到更多不同位置的朋友,两点就在于对于突破层面的提升同时不失保护性,而一体式版本则更像是为了市场大部分人妥协做出的适配脚型更广的形态。

主要还是在于选择到合适的鞋楦和尺码,说句心里话,如果不是因为尺码过于偏的问题AW1代真的可以算是匹克非常巅峰的一双签名鞋了,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仔细看下脚型适配部分。

OK,本期视频到这就结束了,喜欢的朋友辛苦一键三连支持下,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体式   脚型   体性   鞋面   鞋垫   尺码   包裹   实战   最强   客观   性能   版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