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湾井镇:九嶷山下,翰墨飘香

在湖南永州宁远县,有一座著名的九嶷山。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因舜帝陵在此而得名。《史记》记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湾井镇位于九嶷山下不远处,距宁远县城20公里。全镇以丘岗山地为主,群峰起伏,连绵数里,由北向南,一律朝向南面的九嶷山舜帝陵,构成“万里江山朝九嶷”的大风水格局,气势巍峨,名闻遐迩。

湾井镇古村众多,最有名的是下灌村,有“江南第一村”的美誉。下灌村坐落于灌溪、泠江之间,建在一处船形地上,整个地形像一艘大船漂泊于两条小河中。村前有山,山上建塔。站在高处看,这塔山犹如一根撑船的竹篙,把偌大的下灌大船牢牢锁定在两水之中。相传南齐时期,大将军李道辨受朝廷指派,到这里荡寇平乱。待他功成将返时,朝廷发生了变乱,他便带着家人隐姓埋名于此,耕作农田,繁衍子孙,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下灌村。

下灌村山环水绕,古迹众多。木质的老屋、雕花的房檐、窄窄的鹅卵石路、斑驳的石拱桥等,姿态各异,精彩纷呈。其中,灌溪学校和李氏宗祠被列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里崇学重教,人才辈出,自唐至清,出了李郃、乐雷发两位状元和26名进士,状元文化、宗祠文化、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堪称一绝。

李氏宗祠始建于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清康熙以来曾多次修整、重建,现建筑为清末所建。宗祠内有戏台,有神龛,供奉着李氏先祖李道辨、唐朝状元李郃。观戏坪为鹅卵石铺成的花街面,院内木、石雕精雕细刻,古朴雅致。

村东有一座格外显眼的古建筑,这就是下灌村的标志性建筑状元楼。该楼始建于宋代,为纪念村人李郃进士及第而建。李郃,字子玄,号西贞,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被推荐至长安赴考,擢进士第一。初授河南参军,两年后升贺州刺史。他举贤荐能,励精图治,敦促各地注重礼教,劝导农民发展生产,深得同僚敬重、百姓爱戴,被尊称为“李贺州”,后官至吏部侍郎。

李郃是下灌村的骄傲,更是村民的榜样。村中至今存有一个洗砚池,四边用青麻石条扣砌。据说旧时村民都到此洗砚洗笔,将一湾清水洗成了墨水,洗砚池由此得名。

在村东5公里处,还有一座天然石岩,名曰读书岩。相传当年李郃、乐雷发科考之前,都曾在此静心读书,终成大业。现该处已发现石桌、石凳、宋碗等一批珍贵文物。

距下灌村不远的朵山村也值得一游,村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石板丘象岩是朵山村的历史文化瑰宝。相传,象岩是舜帝之弟象的化身。象协助舜帝在此教百姓耕种,前面广阔的田野就是由此开垦出来的。又一说,南宋时期,宋理宗钦点的特科状元乐雷发曾在此教书数十载。因为此岩形似大象,乐雷发遂为其取名“象岩”,并写下《象岩铭》。乐雷发还邀请书法家李挺祖在石碑上雕刻“象岩”二字以及 《象岩铭》。清咸丰年间,宁远邑人、山东知府杨泽訚游乐至此,观《象岩铭》有感,特题“象岩”两个大字于石壁上。

朵山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民崇尚耕读传家,大多热爱书画,故该村有“湖南书画第一村”之称。村里还专门建立了朵山书画馆,供村民创作、交流书法。

湾井镇独特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现在,湾井镇有夏蓉高速公路、九嶷大道穿过,交通发达,成为湘南著名旅游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打卡。(作者:范诚;编辑:杨硕)

原题:《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湾井镇:九嶷翰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9

标签:宁远县   宁远   苍梧   砚池   宗祠   翰墨   进士   湖南   山村   村里   状元   村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