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引发教育大地震!顺义海淀妈找到孩子不被AI替代的赛道

最近,“地表最强聊天机器人”ChatGPT出圈了!

智商高达147,能回答你的一切问题,还能帮IT工作者写代码,帮媒体小编搜集素材,帮学生写学术论文、写作业……据说美国89%的大学生都在用ChatGPT做作业?!

未来已来,家长不免“瑟瑟发抖”,10年后,究竟有多少工种会被它替代?

到底现在开始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能让他们未来不成为AI的“奴隶”而成为“掌握”AI的人?

创造力一定是其中之一。

1

AI可以学习一个艺术家的风格,可以进行各种技术处理,但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的表达,这种原创能力是AI无法做到的;

2

AI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写代码、做作业等工作,但现在越来越多的问题是建立在跨学科的基础上,也需要强大的批判性思维,AI并不具备……

这个问题,我还特地问了ChatGPT,它的看法和我出奇一致……

这么看来,AI也并非全能,是不是稍稍松一口气?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

如何培养独一无二、不被替代的创造力?

在这个问题上,顺义妈妈们又走在了前面,她们不仅早就有了这样的认知,也已经开始着手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而切入点竟然是——实验艺术。

在每周一节长达3小时的课上,孩子们头脑风暴、制作思维导图、画设计草图、进行材料实验,使用各种电钻、钳子、螺丝刀、胶枪、木头切割机等工具,配合无数你想像不到的材料,将艺术和文学、建筑、自然、科学、生物结合在一起,做出各种脑洞大开的作品。

这些孩子的妈妈们都很淡定,她们坚信,长期在这种思维碰撞、将头脑里的创意亲自动手做出来的环境中,孩子们的审美力、创造力、跨学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何愁得不到培养?又何惧未来被AI替代?

而这些家长共同选择的是一家名叫“丽娟实验艺术教育”(以下简称丽娟教育)的机构,创办已有近30年。创始人王丽娟是国内知名的艺术教育家。

偷偷八卦一下,不少名人和专业人士如郝景芳、凯叔,鼎石、德威等国际化名校的家长,还有清华北大的教授和专业设计师等,都把孩子送来接受丽娟的艺术教育。

目前,丽娟在北京共有4个校区,还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地都开设了校区。据说,在顺义校区上课还要上等候名单,可见有多火爆……

这样的创新教育方式也获得了国外顶尖院校的认可,更是从丽娟走出了近30位成功申请了欧美一流艺术大学的学生。还有更多学生将艺术作为特长,最终申请到如普林斯顿、清华建筑系等顶级院校。

丽娟的孩子们到底可以多有创造力?

“孩子一节课能画一幅画吗?”

“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画得像?”

“七八岁的孩子为什么不教透视、明暗关系?”

“我的孩子以后不学艺术专业还有必要上课吗?”

自从做艺术教育以来,丽娟老师经常被问到这些问题。她也在一遍遍和家长们科普:

艺术有很多表达形式,并不局限于一幅画;

画得好不好,并不是评判艺术好与坏的唯一标准;

孩子不宜过早教授艺术技法,只会禁锢想象力和创造力,丽娟反对视觉艺术考级制度,坚持还原艺术教育本来样子;

艺术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

丽娟的课堂是独一无二的。教室里有上千种创造工具和材料,让孩子们尽情探索:

学得也不仅仅是艺术:

丽娟的孩子们做的机器人

孩子们的综合材料设计

还有工程、木工、建筑、文学、科学、服装设计……

这些都是艺术+工程的完美结合,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还体验完整的用设计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流程。

各种跨学科的实验也令人大开眼界,艺术+生物,艺术+文学……拓展着孩子们的思维边界。

去年11月,丽娟为学生举办了以《神话》为主题的三年展,在超千平米的大型展厅,展现上千件孩子们的作品。

孩子们用卓绝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神像雕塑、手稿创作、戏剧影响、装置艺术等表达形式,诠释神秘而古老的神话世界。

这已经是丽娟第三次为孩子举办的大型展览。第一次主题是《北京,北京》:

第二次主题为《生长》:

丽娟的孩子年龄跨度从4岁一直到18岁,甚至有学生一待就是13年!1月7日,丽娟为14个平均学习时长超过9年的孩子举办了汇报展,可以说丽娟一路陪伴了他们的成长。

ChatGPT引爆AI时代,

到底如何培养创造力?

不管孩子将来是否从事艺术工作,在丽娟老师看来,艺术素养都是现代孩子必须具备的素养。

艺术是每个人的权利,每个孩子都能学艺术。以前家长经常有误区,觉得孩子如果画不像,就不能学艺术。但艺术不仅只有绘画。”

在丽娟,从4岁到18岁,每个阶段都会培养孩子更多元的艺术表达形式,在“玩”艺术的过程中,实现AI时代综合能力的培养。

4-6岁

以艺术材料的感知为主

这个阶段孩子画画,都是在画出自己的内心。对他们来说,画画是因为想表达而去做的一个游戏,而不是要求他们画造型、画得完整、颜色不要涂出去等,这样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

这个阶段还要让孩子尝试感知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艺术方式。

听、看、触摸……一切在家可能实现不了的方式,在丽娟,孩子们都可以尽情感受和体验,通过多感官刺激他们的创作欲望,告诉他们艺术是不局限于任何形式的.

不要被材料工具和主题束缚住你的大脑,只要你想,就大胆去做。在低龄段,种下“创造”的种子。

《大飞机从海边飞过》丽娟学员4岁作

6-8岁和9-11岁

要给孩子构建一套“创造方法论”

创造力不是一拍脑袋就有的,而是有一整套方法:

和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在课题中进行观察式调研、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制作、草图设计、材料实验、工具使用及制作、展示和复盘等环节,形成完整的思维闭环。

这套思维方法一旦构建起来,会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都起到支撑的作用。

《纸的折叠实验》课题中,孩子们的前期调研

等孩子到了9岁有了思辨能力,他会发现世界的问题,也会想去解决问题。这时,丽娟会教给他们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做出各种脑洞大开又能解决现实问题的作品。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在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通过不断试错,勇敢尝试更多可能性。

丽娟的孩子们专注地使用工具,3个小时的课程对他们来说不是负担,反而能让他们产生“心流”专注于创作

孩子设计了各种机械,不仅有设计图纸,还将它们付诸实践

孩子们一起解密达芬奇的机械手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1-13岁

孩子进入青春期

这段时间适合用来提升表达能力、学习技法

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完成四大系列“实验素描”的创作,包括文本素描和实验素描。

文本素描,即实验草图,或孩子在创作时的记录,更像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描述学生从想法到实践的过程。

实验素描,即独立的素描作品,和传统素描更注重练习技巧不同,丽娟的实验素描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在强调,你当下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

丽娟学生的素描作品

14岁以上

孩子开始关注社会

有自己的看法,甚至开始哲学思考,此时可以引入“观念实验”和“概念设计”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从更高的维度进行艺术探索

比如“观念实验”。丽娟会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批判性思考: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个东西?对它有什么感受?社会上对它怎么看?有没有质疑或者反对的意见?再通过造型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聚合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作品。

此前,丽娟设置了《爱情是什么》的课题,孩子们一起从文学、电影、绘画、装置等多个侧面去正向看待、理解、调研“什么是爱情”,再结合自己的思维去进行艺术语言的表达。

丽娟学生的课题调研和作品

《我受伤了》、《基因》都是观念实验的经典课程,对这些课题的研究让孩子们跳出艺术的边界,从更多元、跨学科的角度看待世界,可能是社会学家、生物学家,也可能是逻辑学家、心理学家……

15-18岁的孩子

则可以进入艺术留学阶段

将此前所有的作品进行筛选、再创作,最终形成孩子们独一无二的作品集。

用艺术敲开名校大门

在丽娟的学生中,有太多因此爱上艺术,最终成功申请艺术院校的学生。

多年来,丽娟共有近30位学员,进入罗德岛、普瑞特、帕森斯、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等国际知名艺术院校就读。

丽娟部分进入帕森斯、普瑞特、伦艺等院校的学生

在丽娟学习了近十年艺术、去年被名校卡内基梅隆的艺术学院学习计算机+艺术交叉学科专业录取的女孩李语双就是其中之一。

语双妈妈至今还记得,十年前第一次来到丽娟,她问老师,你们是教什么?国画?油画?还是素描?

老师回答说,我们不是单一学科教学,我们是实验艺术机构。

当时语双妈妈就想,哎呦,这么高级呢?一定得来听一听!来之后发现:

丽娟的教育理念特别先进,用项目式学习来教艺术,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其他课程里学不到,这也正是我们想要的,就坚决报名了。”

十年来,这是语双坚持下来的唯一一个课外班。

对于很多家长来讲,学艺术等同于学画画,最重要的是“画得像”,但在丽娟教育看来,艺术远不止于此。

在丽娟,7岁的语双就可以熟练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艺术作品:

她尝试了大量的艺术形式,比如装置艺术:

13岁的语双在《生长》课题中创作

首饰设计:

14岁的语双在进行首饰设计

电影分镜头,等等。

最后她申请卡内基梅隆的作品集,很多都来自于之前10多年在丽娟的积累,比如2018-2022年语双自创品牌《TIPPINKY》的历程,就收入了申请的作品集:

还有很多爆发出来的新灵感,都在丽娟得以实现。

作品集新灵感创作《BUNK BED》

作品集作品《REVERIE》

语双和自己作品集的合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还有被美国排名第一的普瑞特插画专业录取的宝贤,9岁就开始在丽娟学习,17岁时,丽娟为她举办了一次个展,创造力和生命力跃然纸上。进入大学后,她也因为有想法、有创造力,成了班里的引领者。

宝贤10岁到17岁的作品

还有的学生尽管只是将艺术作为爱好,但也做到了顶尖级别,最终被普林斯顿、清华建筑系等录取,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顶尖大学越来越多开设交叉学科,大学也越来越青睐拥有跨学科能力的人,特别是拥有艺术基础的学生。作为家长应该具备这样的认知,帮助孩子打造艺术素养。”丽娟老师告诉我。

比如丽娟的“老学员”陈郡棠,在丽娟从幼儿园一直学到初三,而后去美国读书,如今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

丽娟的第一批孩子Linda,一直从4岁学到11岁,现在在纽约大学读书。Linda妈妈告诉丽娟老师,在丽娟度过的整个童年,孩子真的将创造力刻进了基因里,到了美国也能如鱼得水。

此前,丽娟并没有专门的留学申请课程,但随着越来越多学生直接拿着过往在丽娟的作品形成申校作品集,并且成功申请到心仪的学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从去年开始,丽娟专门打造了国际艺术预科班,通过3年的系统学习,帮助学生申请艺术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

在创始人丽娟老师的眼中,现在的艺术留学申请中存在着“艺术学习的领域太狭窄”和“作品集套路化”两大问题。

语双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她说,申请前,她也和妈妈找了一圈中介,但是,中介的艺术老师完全不考虑她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看到她画的分镜头,就直接推荐了动画专业。

我这个人就想去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东西,不想到时候就学个动画或者画画。所以当时就打消了找中介的想法。”

最后她决定在丽娟的国际艺术预科班搞定作品集,因为经过10多年的相处,这里的老师比中介更了解她,呈现出来的作品也更像她自己。

丽娟老师介绍,丽娟的预科课程从初三就开始了,而不仅仅集中在最后两年直接准备作品集。

纯粹的作品集课程、短期速成,这不符合丽娟的教育价值观。而丽娟一直倡导的是给予孩子面向未来挑战的能力,这些是可以长期保留的知识、技能和可迁移的能力,影响的不仅仅是当下的成绩,更是长远的人生。”

为此,9到10年级,丽娟的课程更像是通识教育,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领域,比如纯艺、平面设计、首饰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动画等等,学习用跨学科的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成为具有创造力的思考者、问题解决者和发明创造者。

而学生在9、10年级完成的作品,基本可以直接用于11、12年级的申校作品集。

此外,丽娟还会针对学生要申请的学校和专业为孩子量身定制体现孩子创造能力的作品集。

而能为创造力如此旺盛的孩子们提供指导的丽娟导师们,也都是业内佼佼者。

他们中不仅有当代艺术家、留学归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各艺术专业的指导老师等,还都毕业于知名国际艺术院校,具有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同时也非常熟悉欧美艺术院校的申请。

听完丽娟老师们的介绍,我感慨:这样完整的艺术培养路径,从短期来看,可以帮助学生进入心仪的院校;从长期来看,可以培养他们未来工作、生活必需的创造力、跨学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更关乎孩子们一生的幸福感。

这应该也是孩子们学习艺术的终极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顺义   孩子   批判性   海淀   赛道   素描   创造力   作品集   大地震   思维   能力   艺术   作品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