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全球追债,苏宁太子有钱不还?


国米成了张家攥在手里的最后一根稻草。


1

苏宁太子成老赖?


这下子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据浙商杂志,2月4日,意大利财经媒体报道:因张康阳一直没有偿还中国建设银行超过3亿美元的欠款,现在建行同时在意大利、美国、中国香港陆续起诉这位“富二代”,张康阳将在3月13日被再次传唤到中国香港出庭。


事情讲起来不复杂,起因是2018年,苏宁张近东之子张康阳,向建行借贷以及票据融资,合计拿到2.55亿美元,用以增援苏宁小店度过资金链危机。



逾期后建行作为债主,向张康阳这个实际控制人发起了追债,结果人家张康阳不承认,还说合同上的签名是伪造的。


不过经专家的鉴定,协议副本上的签名,除了一个电子副本都是张康阳自己签的。2022年7月19日,香港高等法院判定张康阳败诉,并要求张康阳向建行偿还债款和利息合计2.78亿美元(约20亿人民币)。


你要我还我就还,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索性张康阳在香港也没多少资产,跑到国外去,香港那边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人在国外的苏宁太子张康阳,豪车在列,名表加身,好不潇洒快活。



建行在最新的起诉文件中写道:“张康阳的社媒账户中显示了他所拥有的财富,包括至少3辆价值超过800万美元的豪华跑车,以及总价值近1500万美元的豪华手表。”


就在香港败诉后,还有网友发现张康阳开着价值超2000万的迈凯伦在意大利街头逛奢侈品店,据传这款迈凯伦全球限量106辆。


另外,张康阳在意大利还有一块相当值钱的资产,也就是国际米兰俱乐部。自2017年买下国米70%股权后,估值一度来到13亿美元,约为90亿人民币,覆盖建行的那20亿债款绰绰有余。


精彩的来了,张康阳作为国米主席,主动放弃了91.6万欧元的年薪,相当于故意让自己没有收入来源,也撇清了与国际米兰的关系,也就是说,张康阳个人名下直接持有的资产实际上是非常少的。



这是钻了不同国家不同法律的空子,防止被强制执行,建行认为这影响了对他的财务审计和偿还债务的能力。


2022年12月,建行跑到美国起诉张康阳;2023年2月4日,建行又追到意大利继续起诉。


不过,细数张康阳手中还有的资产,国米恐怕是最后的宝贝金疙瘩了。要不然,张近东或可也能像王健林当初那样,大手一挥就填平了儿子欠下的的20个小目标。


如此不顾商誉与风度,堂而皇之地赖债,或也昭示着苏宁在国内大势已去。


2

窘迫的苏宁


张康阳在二代中素有威名,“北思聪,南康阳”讲的就是他和王思聪。


同样是富二代,同样是捅了20亿的窟窿,不同的是,王思聪的爹给他兜住了,而张康阳这边则略显尴尬。


2019年,王思聪就因为被限制高消费经常上头条,甚至被法院同胞查封名下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财产。


据王思聪旗下普思投资发布的处理结果,熊猫互娱近20亿的巨额投资损失,全部由普思投资及实控人承担。也就是说全由王思聪一人担了。



王思聪在这场纠纷中是作为独立个体,按理跟他爸王健林没什么关系,要是王思聪真要赖债,程序上人家债主也拿他没办法。


不过到底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儿子成为老赖,对王健林的商誉损害也将难以估计,说到底,还是万达有那个实力兜


反观张家这边,2017年12月13日苏宁小店正式成立,号称“零售全业态超级入口”,被苏宁创始人兼名誉董事长张近东寄予厚望,还提出“三年万店”的计划。到2019年上半年,苏宁小店已从23家迅速膨胀至5368家,也是这一年,苏宁易购将其持有的100%股权转让给张康阳控股的公司。


快速扩张背后,是紧张的资金链和不断加重经营管理成本。


2018年张康阳向建行融资借贷就是为了苏宁小店,但2018年苏宁小店还是亏了3亿元,2019年亏损额更是飙升至22亿元。


再加上2020年的疫情,苏宁小店开始大规模闭店,经营策略也从重资产的直营门店,逐步转为轻资产的加盟店模式。到2021年末,苏宁小店又从5368家减少至139家,基本上算是无力回天了。


值得一提的是,资金链紧张的苏宁小店,于2021年9月29日支付给苏宁易购最后一笔贷款,此后苏宁易购便停止了对苏宁小店的供货。看起来,像是彻底放弃了苏宁小店,也难怪张康阳拒不还款了,这是已经摆烂了。


而背后的苏宁易购日子也并不好过,作为曾经的“超级白马股”,苏宁易购的估值从2015年的2100亿元跌到了如今的200亿,蒸发掉了超过90%。


数据上来看,2020年公司亏损42.75亿元,2021年巨亏432.65亿元,到2022年,公司预亏95-115亿元,虽然亏损幅度减少,但也实在是亏无可亏了。



2022年5月6日,苏宁被深交所正式“戴帽”,成为“ST易购”。


自身难保的苏宁,又何谈像王健林那样为儿子兜底呢?


3

苏宁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2008年,苏宁张近东的老对手,国美的黄光裕入狱,苏宁以498.97亿的营收超过国美,成为线下家电连锁的霸主。也是这一年,京东资金消耗殆尽,刘强东一夜愁白了头。


但很快,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就开始向苏宁这类老牌势力发起追击。2010年起,苏宁也开启了他的互联网转型之路。


只不过,步子一下迈太大了。在尚未找到成功模式之前,苏宁就开始财大气粗地买买买,公司的盈利和造血能力就有点跟不上


2012年-2019年,包括收购PPTV和天天快递在内,苏宁一共发起了8项主要的战略性投资和并购,累计金额高达700亿元。



但这些资产不仅未能给苏宁带来相应的收益,反而带来了数百亿的债务,逐渐掏空苏宁。其中比较成功的,估计也就对国米的收购了。


另外,为应对京东,苏宁在资本层面上,达成了和阿里的战略的战略合作,并于2018年通过卖掉阿里的股票实现投资收益113亿,占同期总利润的89%。


几乎全靠投资收益续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此时的苏宁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只能靠资本运作来续命。


但投资也不都是成功的,2020年恒大重组失败,1300亿的战投中,苏宁一家就锁死了200亿,而拿不回的苏宁易购正面临着巨额的债务危机。


据易简财经,就在增资协议签订的那个月,苏宁易购的合并口径负债达到了1361亿,有息债务规模超700亿,再加上拿不回来的200亿,苏宁很快陷入了流动性危机。而这个时候,苏宁的资产也卖无可卖,只能疯狂质押股权缓解资金危机。


直到2022年,苏宁被深交所“戴帽”。



总的来说,苏宁转型失败了,而且几乎是彻底的大溃败。


这与苏宁盲目的逆势扩张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也有着时代滚滚而来,淘尽前者的万般无奈。


在前线忙碌了大半辈子的张近东,已经差不多60岁了,而时代属于那些更优秀的来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近东   建行   债款   追债   商誉   香港   债务   太子   有钱   危机   资产   资金   美元   全球   苏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