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过早界「冠军店」,值得一吃吗?

以下内容来自:优良better



破防了,上周刚上班就发现家门口热干面突破“5元大关”,老板用马克笔生生把5改成了6块。


环视一圈,目光从价格表上的生煎、锅贴、汤包、牛肉粉一路向下,越来越贵,最后还是含泪扫码。





武汉人既然早起了,那一定是要过早的。


“过早”从本土方言走出武汉,传遍了大江南北,无论是本地的老杆还是外地的旅行博主,推荐来武汉去哪儿玩,首先要科普一遍过早,这就是武汉最大的景点。


武汉过早江湖,群雄逐鹿,对于“谁是第一名”这个说法,一贯没有公论。但与此同时,有些过早小店真的勇,直接把“武汉热干面第一名”、“武汉面点第一名”等等称号直接挂在店里或者简介里。


是真实力派还是野鸡大赛?我们实地去探了探。







武汉过早内卷第一批卷王,就是现在时不时让坊间唏嘘“伤仲永”的那几个。


老通城、蔡林记、四季美、德华楼……当别家越来越有往“过早杂学”发展的趋势,老通城还是那老一样,豆皮。





“豆皮大王”高金安、“豆皮二王”曾延龄的故事老生常谈 ,高金安老先生说“不能说武汉豆皮由我高金安首创,因为在我之前已有不少的同行前辈,我是吸取他们的经验,并有所改进而形成的。”





他被誉为大王,是因为他为武汉豆皮定下了标准。


“老通城”出产的豆皮,豆皮的“皮”必须用脱壳绿豆,必须是精制米浆;豆皮的馅,三鲜必须是鲜肉、鲜蛋、鲜虾仁;豆皮的型,必须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须是金而黄;豆皮的味,必须香而醇。


第一代卷王一出手,就是中国饮食行业的最高荣誉——“金鼎奖”。这个奖,四季美也得过。





什么“武汉人都不去吃”的谣传,千万别信。我们去的那天,老通城吉庆街店从店内排到店外,座无虚席,武汉人含量约80%。


当我们还在努力找个位置时,一位拐子端着豆皮和孩子开玩笑:“武汉人就要站到七!”







罗氏热干面分店遍地开花,每一家都有一个无比晃眼的招牌——武汉热干面大赛第一名。


除了在罗氏的招牌上,似乎从没在别的地方听说过还有这样一个比赛,一查资料,总共也就办了两届,处处透露着需要“打假”的气息。





直到露出举办方,武汉热干面大赛由武汉晚报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武汉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看看湖北、汉网、武汉电视台影视频道等联合主办,突然靠谱了起来。





当年比赛采取了明访和暗访两种形式,按照拟定的卫生、证照等条款,对每一家店面打分,食材、门店、个人卫生是初赛的门槛,大约有49家店在这一步就已经淘汰出局。





本只打算评选十强,据说是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认为,年年评前十,太端水,没什么意思,比赛就得有个一二三名出来,干脆把评委大换血,采用盲选机制,重新选,只能说主办方是懂选秀的。


最后, 彼时24岁的罗思偲以超出第二名 0.15分的微弱优势,一举成为史上最年轻的热干面大赛冠军,他从保安到热干面大王的故事,媒体报道铺天盖地。





为了防止品控不佳影响口感等因素,我们专门前往了玫瑰街总店。正值高峰期,人山人海,小小的面馆,挤得水泄不通,又怕别人的芝麻酱沾自己身上,又怕前面见底的酸豆角,轮不上自己挖一勺。


从琳琅满目的菜单上,选了罗氏发明的新物种——生烫热干面。生烫做得讲究,粉面、烫臊子、熬汤料用三个不同的桶,不像有些生烫店,为了图快,烫肉烫面都在一个锅里,腰花、牛肉就在操作台边上,罗老板敢保证新鲜。





罗氏的热干面是特点十分鲜明的“湿派”热干面,为了降低芝麻酱的苦,酱料里加入了些许花生酱,倒入生烫之后,芝麻酱味道淡了些许,不过面条本身很值得一个“第一名”,筋道且非常爽滑顺口,尤其适合吃不惯传统热干面的游客入门。


不建议坚定的“干派”热干面党尝试,热干面还是家楼下的最香。







不似上一章的罗老板自学成才,虞记金鼎馄饨师出名门。


师父是德华楼的当家大厨虞东海,省级面点特一级厨师,白案功夫出神入化,业内人称“虞特”,是江城不老的包子大王、小吃传奇。





最近刚刚搬了新店,从杨汊湖菜市场对面的便民服务区搬到了前面主路上,我们跟着导航去了老店,店里人去楼空,被卖菜的摊位占得严严实实,一听我们的来意,摆摊的邻居们纷纷指路:“他们一走,人都追着去买馄饨了。”





进店的时候,乔老板和老板娘,一位在店内包着馄饨,一位在店外包着春卷,晒着太阳。之前总有人好奇,金鼎是不是换了师傅,辟谣一下,从未。


07年开店,当时附近居民们熟悉的是刘老板,随着疫情兴起的团购和居民对速冻的需求,刘老板灵机一动,找来了现在的乔老板,自己撑起了团购生意,店里交给乔老板坐镇,两不耽误。





原先老店里挂着的由武汉餐饮小吃协会颁发的武汉特色小吃大赛优胜奖的奖状,也被取了下来。


当初的比赛对内,稀里糊涂地参加了,也过去了许多年,网上甚至找不到什么讯息,悄悄办了,悄悄结束,这样类似的比赛不少,只是没什么人知道。





曾经,初出茅庐的虞记金鼎,需要它招徕一些客人,给金鼎一个机会,尝尝味道,但现在店里每日食客络绎不绝,早已不需要靠这一张奖状证明什么。


不过师父不能忘,虞特的介绍还是在店里最醒目的位置。





除了常规的三鲜馅、猪肉馅、荠菜馅、虾仁馅,店里还有香菜星人狂喜的香菜馅。皮薄肉多,汤鲜料足,馅料紧实的馄饨像一个个小元宝,虾仁馅里吃得到大颗的虾仁,不是剁碎的“薛定谔的虾仁”。


最具特色的是酸辣馄饨,不似其他店内酸辣在汤底,金鼎的酸辣味在馅里,野山椒辣的过瘾,别有一番风味。







有小道消息称,润发汤包曾获得武汉汤包大赛第二名,为什么没有第一名?因为不仅互联网没有记忆,连老板也不记得第一名是谁。





润发汤包辗转上海、武汉已有百年历史,祖辈由上海起家,后回到武汉,世代经营汤包店。从中山大道搬到了山海关路,不断为馅料去甜,迎合武汉人的口味,经历了从沪派汤包到汉派汤包的转变。





面皮的厚薄,汤的醇厚,都是出品一个好汤包的关键所在。最费时、费力的就是制汤料的过程,在包进面皮之前,汤需要经历熬制、沉淀、冷藏、切割等多道工序,足足24小时的前期准备。





中午饭点,二中的学生,周围的上班族,遛弯的爹爹,将店里坐的满满当当,口味选择很多,蟹黄、鲜肉、香菜、香菇、番茄......可以要整笼或者拼口味。


或许是因为提前包好冷冻的原因,面皮偏硬,不软弹,但汤汁馅料吃得出润发有一套自家传承的秘方,重点推荐蟹黄和香菜,大概这就是这家20多年老店屹立不倒的秘密。






上面我们到访的几家店,大多都经历过这三个阶段。


从前,每家都有着“有人专门开着豪车来过早”的传说,后来挂起了一张张奖状给自己一个标榜,到现在成了互联网上的一块“天花板”。


但是,在点评里,它们最高只有4.5分,翻开评论,毁誉参半,如果有人推荐说好吃,一定会有更多人“挑刺”,说“不如xxx”。





一方过早养一方人,印刻效应早已让我们的味蕾随家门口的店而定,吃不惯、味道不正、不懂为什么排队,什么样的评价都有。


可并不影响他们日复一日的守在自家店里,透过升腾的水蒸气看武汉凌晨4点的样子,迎接着吃上一碗匆匆去上班、去买菜、去开启新的一天的“原住民”,让真诚回到武汉味道里。






editor 编辑 · 月升

photographer 摄影 · 彭小胖

designer 设计 · 后青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武汉   通城   武汉人   汤包   香菜   虾仁   馄饨   店里   老板   大赛   冠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