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星 Galaxy S 系列“拆解”分析(从 S1 到 S23 系列)

前言:

这期并非普通的 S 系列盘点,而是三星全产业链优势的“逐机”分析,由此便可知结尾最新的 S23 系列意义有多么重大。

同时结尾 S23 系列是最新资料汇总整理的全面介绍,只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翻至结尾阅之。


(一)经典时代

Galaxy S(第一代)

这款 S 系列“开山之作”是2010年三月份发布的,而该机的屏幕、运存、闪存以及大部分人不熟悉的 S5PC100(三星一款代号为“蜂鸟”的处理器),都是三星自家产品。

另外为了巩固自身的屏幕优势,三星当年不惜对 HTC 违约,断供其 Super AMOLED 屏幕,此招一举两得——既巩固了自家旗舰手机的优势又打击了超强劲对手的气势。

Galaxy S2(第二代)

2011年七月份,采用了经典“翘臀”设计且机身厚度仅8.49mm的 S2 发布了。

这代开始在某些版本中引入德州仪器 OMAP4430 双核处理器(当年的顶级芯片)。

Galaxy S3(第三代)

时间来到了2012年五月份,采用“鹅卵石”设计风格的 S3 正式发布。这次的屏幕分辨率升级为720P首次支持 NFC 功能(往后的标配)。

同时,这代还首次搭载了三星自家的影像处理器(是处理器而非传感器)。某些版本中搭载的高通MSM8960虽然只是双核处理器,但制程工艺比自家的四核处理器先进。

Galaxy S4(第四代)

经典时代的销量之王——S4发布于2013年三月份,这次就连电池(包括电芯等核心部件)都是用的三星自家产品了,此外屏幕分辨率升级为1080P

这代的某些版本采用了高通骁龙600四核处理器和东芝闪存,可见三星并不会一味地在手机上堆自家硬件,而是根据所售地区定制供应方案。

Galaxy S5(第五代)

2014年二月份发布的S5,终于在镜头传感器上有了突破——后置主摄首次用上三星自家 1600 万像素 1/2.6 英寸 ISOCELL CMOS 传感器

这次还有许多其它升级,例如划擦式指纹识别、心率传感器、红外遥控功能和 IP67 级防尘防水等均为首次运用在三星旗舰手机上的配置。这代销量虽然不佳,但意义重大。


(二)变革时代

Galaxy S6 / S6 Edge(第六代)

S5销量的“大滑坡”,使得 2015 年三月份发布的 S6 系列变化极大。这代全系采用玻璃背壳加金属边框的一体机身设计但防水功能没了。

这代的屏幕开始支持 2K 分辨率,且开始运用“曲面屏技术”——这是三星屏幕供应链的第一次奇迹创新。此外还首次支持无线充电(往后的 S 系列标配)。

另外,这代非常明智地选择了全版本搭载自家 Exynos 7420 八核神U,在当年高通“火龙”810 肆虐全球的情况下,特现“风景这边独好”之美妙氛围(当年的魅族也沾光了)。

同时,这代更进一步——又将电源管理芯片、射频收发器和基带芯片纳入自产之列,也就是说,三星已经将全产业链优势往主板区域大力渗透了。

Galaxy S7 / S7 Edge(第七代)

搭载了自家神U的 S6 系列销量依然不理想,于是当高通“火龙”风波过后,三星又开始纳入高通旗舰芯了,同时主板区域的自产渗透率开始降低。

2016年二月份发布的 S7 系列,虽然继续延续了 S6 系列的机身设计风格,但这代开始支持 IP68 级防尘防水了(往后的 S 系列标配功能)

这代最引人注目的其实还是影像技术——三星自研的 BRITECELL 相机传感器,不仅支持大光圈,还带来了 1.4μm 的超大像素

结合首次运用在手机上的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夜拍能力得到了巨幅提升,当年“夜视仪”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Galaxy S8 / S8+(第八代)

“星粉”们津津乐道的经典神机——S8 系列发布于2017年三月份,新增了虹膜识别功能和 DeX 拓展功能。

这代的“全视曲面屏”是三星屏幕供应链的第二次奇迹创新,其中配备的主页键压感功能甚为好用。

同时,经历 Note7 爆炸事件之后,这代电池的电芯不再“分羹”给其他供应商了,而是全部采用三星 SDI 的电芯

而且用的还是既昂贵,电池容量又不太高,且充电奇慢的凝胶电池,好处是“针戳不爆”。不管怎样,三星只认准“安全第一”。

Galaxy S9 / S9+(第九代)

碍于 S8 系列的光芒,发布于 2018 年二月份的 S9 系列存在感颇弱,但这代依然亮点不少。首先就是,这代开始配备了 AKG 调音立体声双扬声器(往后的 S 系列标配)。

另外,这代的屏幕虽然沿用了前代的 M8 发光材料,但峰值亮度提高到了 1130 nit!所以当年 S9 系列的用户在大太阳下基本不会有看不清屏幕的尴尬。

最后要说的就是当时三星独有的“可变光圈技术”——光圈范围可在 F1.5F2.4 之间变动,这个技术被用在后置主摄上。

虽说现在华为 Mate50 系列上面,可变光圈的档位更多,但当年三星推出这项技术的时候着实还是惊艳了世人一把。

S10 / S10+ / S10e(第十代)

“先于时代”的 S10 系列,发布于2019年二月份。这代开创的“挖孔”和“药丸”全面屏形态,至今依然被无数国产手机厂家采用,这是三星屏幕供应链的第三次奇迹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的第一款折叠屏手机是和 S10 系列一起发布的,这直接开启了三星屏幕供应链的第四次奇迹创新之旅。

这代的 M9 基材屏幕,不仅继续提高了亮度,还在抗蓝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较前代有害蓝光降低 42%),色彩表现亦有提升,整体屏幕素质极其惊艳。

这代正式舍弃了虹膜识别,其中 S10 和 S10+ 采用了高通超声波屏幕指纹识别方案(往后的 S 系列标配),S10e 则独享侧边指纹识别和直屏。

不可思议的是,这代的 NFC 芯片竟然也是三星自家的(以往基本都是恩智浦供应),同时这次的封包追踪芯片(又名“包络跟踪器”)也属于三星的“Shannon(香农)”系列芯片。

可以看出,三星除了和高通深度合作之外,自身全产业链优势“充盈”于 S10 系列内外,使得整机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三)动荡时代

S20 / S20+ / S20 Ultra(第十一代)

S10系列虽然整体素质极高,但那依然没有起色的销量,并不能让三星满意。于是,“防爆盾”后置影像模组设计一代而亡

2020年二月份发布的S20系列,采用了新的“麻将”后置模组造型。这代的 M10 基材屏幕首次支持 120hz 高刷,可惜不能和 2K 分辨率同开。

Ultra版本在后置影像配置上有诸多特殊待遇,例如主摄那个全新的 1.08 亿像素 1/1.33 英寸超大底传感器(三星 HM1),就是该机首发的。

同时,Ultra 版本那颗支持 10 倍光变的潜望式长焦镜头,也是首次被运用在 S 系列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代其它版本所搭载的三星 Exynos 990 处理器,就是三星最后一代自研架构(猫鼬)旗舰芯了,往后三星将回归 ARM 公版架构。

而三星自研 CPU 刚好就是从 S6 系列出了一颗自家神U后开始的,可怜韩版和欧版的用户,在这几年白白错过了三代高通神U。

S21 / S21+ / S21 Ultra(第十二代)

销量越是不好,三星越是不会停止折腾,所以2021年一月份发布的 S21 系列,后置影像模组的设计又改了。

其中 S21 和 S21+ 的屏幕不仅发光材料没有升级,还被降级为了 1080P 直屏。2K曲面屏在这代,变成了 Ultra 版本专属配置。

其实 Ultra 版本专属的屏幕配置,还有 M11 发光材料LTPO(10~120Hz)技术。另外 S21 的背壳还变成了塑料材质,之前的 S10e 都没惨到这种地步。

这次 Ultra 版本的后置四摄中,三星传感器占了三个,索尼仅占一个,可见渗透之深。

S22 /S22+ /S22 Ultra(第十三代)

重新调整的 S22 系列发布于 2022 年 2 月份(也是真够“2”的),这次 S22 换回了玻璃背板,同时全系标配 X 轴线性马达(往后的 S 系列标配又多了一个)。

这代的 Ultra 版本首次配备了 S Pen——终于见到了逝去的 Note 系列之影子,同时 LTPO 屏幕的自适应刷新率扩大至 1~120Hz 范围,峰值亮度提高至 1750 nit

不过其后置四摄中的潜望长焦和普通长焦的传感器全换成了索尼家的,据称这是为了给 SPen 腾位置所以换了稍小的传感器。

可见,三星的供应链方案是很灵活的。也就是说,就算其自身能满足几乎全部核心硬件供应,但却并不会全方位渗透,而是按照各种实际情况留有余地。

除非是屏幕这种极度优势领域,或者是电池这种敏感领域(“Note7事件”后遗症),才会坚持使用自家产品。

不过,这两代 S 系列,虽然国行等版本并没有搭载三星自家糟糕的处理器,但其所搭载的高通处理器也是自家代工的——因此忍受了两代“火龙”之苦。


(四)焕新时代

S23 / S23+ / S23 Ultra(第十四代)

经历了两年高通“火龙”的拖后腿之后,三星的 S 系列终于迎来了最新的迭代。这次搭载的高通最新旗舰芯,拥有成为新一代高通神U的潜质。

再加上 One UI 5.1 大幅提升的流畅度和各方面功能优化(较 One UI 4.0 或之前的版本而言)都让最新的 S23 系列成为近年来最让人期待的三星旗舰系列手机。

首先,该系列最令人瞩目的便是搭载了独一份的高通骁龙 8 Gen2 超频版(超大核主频3.36Ghz)处理器,由于还是台积电代工,功耗问题无需担心。

其次,内存也升级为主流的“LPDDR5X+UFS4.0”组合(不过 S23 的丐版是 UFS3.1 ),全系屏幕的发光材料皆为 M11 ——这次屏幕方面 Ultra 版本升级了个寂寞。

此外的亮点还有全系标配的 X 轴线性马达大升级——独家定制瑞声“0620规格”大尺寸,至此,前代 X 轴线性马达震感不足的缺点被完美弥补。

至于全系主打的“环保理念”——利用大陆和海洋的废弃回收物再造手机机身材料,颇具顶级大厂风范,用自身的全产业链优势起个带头作用,给行业注入正能量。

细数下来,Ultra版本也就一个主摄升级可以说了。这次升级的三星 HP2 传感器尺寸微增至 1/1.3 英寸,具备 2 亿像素量。乍一看,好像是像素翻倍底却只大一丁点,没啥看头。

结果三星还是有料的——该传感器支持 Tetra²pixel(十六合一像素技术),该技术可以适应不同的光照水平,在暗光环境下能合并出 1.2μm 或者 2.4μm 的大像素或者超大像素。

另外,HP2 还首次应用了“D-VTG”技术,从而显著减少照片在强光环境下曝光过度的问题

同时,随着电荷存储容量的增加(最高可达33%的提升幅度),每个像素可以使用更多的光,获得更丰富的色彩表现。

总结说来就是,这个传感器在强光环境下拍摄既不会过曝也不会色彩失真还能进一步增强 HDR 能力(明暗对比度)。

至于常规亮度下,更是可以发挥自身超高像素的解析力优势!暗光环境下更不怕,因为自适应超大像素等着呢——进光量暴增可以带来“夜视仪”的效果。

亮点着实不少,但这还没完。由于新技术的运用,这个传感器还可以实现(8K,30帧)的视频录制——傲视群雄了属于是!同时防抖能力巨幅提升,这个对于长焦拍摄特别友好。

同时,这个传感器的巨量像素在全新的自动对焦技术——超级 QPD 的作用下,可以实现“2亿全像素对焦”!这个超快的对焦速度对于暗光拍摄帮助很大。


尾声:

一个 S23 系列的介绍篇幅几乎全被超大杯的最新影像技术占据了,但没办法,这就是三星影像部门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今三星的传感器不仅自用,还大量供给国产手机厂商。

自从 S21 系列中杯搞了个塑料背壳出来之后,后来中杯的待遇就一直不咋地。例如 S22 系列的中杯,虽然用回了玻璃背壳,但在屏幕素质和有线快充两方面皆不如大杯。

到了 S23 系列,两者屏幕素质是一样了,但有线快充还是没跟上,而且中杯的丐版又在闪存方面被区别对待了。再看看下图这中杯丐版的价格,倒吸一口凉气先......如果旧机能顶的话还是等等优惠再下手吧。

总结:

三星全产业链优势里,OLED屏幕方面,可谓是全球霸主级别的存在。影像技术方面,如今在智能手机 CIS 市场,仅次于索尼,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至于半导体存储器业务,更是当了多年的全球老大(仅 NAND 闪存一项就长达二十年)。

可惜在芯片设计领域,高通依然是行业霸主,专利家底厚如诺基亚,在专利诉讼上都打不赢高通。当初三星采用自家基带芯片的时候,由于不支持 CDMA 网络,所以没法达成全网通标准,同期的魅族深受其害。

这就是为什么三星的旗舰手机要在国行和美版等版本上搭载高通旗舰处理器的主要原因,因为要用到高通的基带——使得在这些国家地区能够支持 CDMA 网络,实为无奈之举!

END

致力于手机知识的探索和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三星   系列   销量   传感器   旗舰   处理器   像素   屏幕   版本   最新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