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各家电视的优缺点:没有完美电视,海外品牌也有硬伤

很多用户在购买电视的时候,总会问买啥牌子的电视好?其实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麻烦,如果敷衍点,直接将目前全球一线品牌的牌子告诉别人就行了,比如索尼、三星、LG、海信或者TCL等等……但实际我们都知道,不同品牌都有不同定位的电视,即使是很知名的品牌,便宜的电视在画质和功能上也不会比其他品牌定位较高的电视强。但是对于不少人而言,价格和品牌是购买电视时的刚需,型号、技术、功能、画质这些很重要的东西,多数人也弄不明白。

所以我们经常也在想,在面对这样用户咨询的时候,能不能更直接说说各个品牌固有的一些优缺点,说不定能让有需求的用户更了解一个品牌的电视是不是适合自己。所以我们也归纳了一下这么多年这些电视品牌所展现出来的特性,总结了一下这些品牌的优缺点。现在我们就来聊聊目前知名电视品牌在产品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当然主要是以国行产品为主。

三星:性价比是最大问题,无杜比视界成硬伤

全球第一电视厂商三星在海外卖得风生水起,但是在国内就和手机一样,往往不被人待见。三星的缺点还是比较明显,首先就是性价比的确不高,三星的高端电视特别是Mini LED电视,价格直接起飞,而且降价优惠力度一直都不大,中低端一些电视的价格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是和国内品牌同档次的产品也没有什么价格优势,所以很多用户看到三星的价格就直接跳过了。尽管三星在国内也有一些专供机,但功能差距和中高端机型有点大,价格又没有小米、海信、TCL那样有竞争力,卖不好是正确的。

其次三星由于自己坚持HDR10+格式,打死不支持杜比视界,这使得它在高端市场失去了一部分玩家的支持,现在游戏也好、蓝光原盘也好、流媒体也好,对于杜比视界的支持远高于HDR10+,三星坚持自己的HDR10+,出不出头不知道,但是肯定会损失不少用户。另外个人认为,三星在调色部分始终过于“个性化”,它的高端机我们用过的,颜色总是偏蓝,包括最新的QD-OLED电视在某些场景也过于奔放,容易造成一些细节的缺失,有时需要用户自己调整,这对一些用户来说难度不小。

最后三星的Tizen系统,对于国内用户来说的确不够好用,界面够美观,功能也齐全,但是软件支持的确不多,海外还有这么多流媒体可以支持,国内可用的APP就不够了。不过三星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在新的Tizen系统中兼容安卓软件,这让三星可使用的电视端软件数量大大增加,或许这能让部分用户考虑选择三星。另外,三星的电视从去年开始,很难更改区域了,从某个方面而言,也降低三星电视的可玩度。

不过三星的优点也很突出,首先是三星的电视没有安卓电视的一些固有问题,比如说4K/120Hz、VRR等功能,三星电视很早就支持得比较完善,甚至去年的机型都已经拥有了四个HDMI 2.1接口,同为联发科芯片,三星显然更为厚道一些,早早就自己解决了很多问题,用起来还算省心。当然,没有开机广告这个一定得单独拿出来说说!

另外三星自己有画质芯片,整体画质水准还是在线的,比国产电视的画质优化能力普遍要高,而且一些如CEC这样的基础功能做得比较完整,不像国内大多数电视连CEC这样最基本的功能都搞不明白,所以对一些功能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三星其实买着会相对放心一些。另外三星自己的软件和硬件开发能力都比较强,三星电视搭配三星其他产品,比如回音壁,会起到较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如果中高端的价格更亲民一些,对HDR10+不那么固执,或许三星电视的销量会好很多。


索尼:低端产品几乎放弃,品控部分还需加强

索尼这个品牌就先说优点了。最大的优点就是日系技术底蕴的确强,大法在画质优化的部分一直在全球都属于顶尖。和手机厂商喜欢把自己和iPhone对比一样,各大电视品牌都喜欢拿自己和索尼做画质对比,由此可见索尼的画质水准是怎样一个水准。另外没有开机广告、本机配置够高(通常中高端都有4GB内存),整个系统比较流畅。

索尼自己有单独的画质芯片,或者说强悍的画质引擎,如果要冲着画质购买电视的话,那么索尼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虽然索尼很多时候画面会略偏红一些,但基本上不需要怎么调整,就能获得相当出色的视觉体验。而且索尼的中高端产品在芯片部分使用中通常都比较高端,比如说基本不考虑使用国产电视喜欢使用的MT9652,所以在扩展性部分也要强一些,目前国内TCL和海信的高端电视都是一个HDMI 2.1接口,同为安卓的索尼电视都是两个HDMI 2.1接口,另外在一些新的技术上索尼也会支持得更好。

索尼的系统之前是原生安卓系统阉割掉GMS,再搭配国内视频供应商,现在则是国内常见的瀑布流了,好看与否先不说,但索尼由于能做到海外国内同型号供应,所以它对一些海外流媒体的支持是比较好的,比如说国内安卓都没法安装TV版奈飞软件,索尼就可以,如果网络支持的话,也算多一个娱乐的途径了。

缺点部分,索尼的系统UI很难看,虽然适配了国内的风格,但是和LG、三星比起来,一个逼格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至于价格,索尼电视的价格是偏高,但是一些电视过季后打折也是真的有性价比,比如说前年的A80J这款OLED电视,6000元出头就能买到55英寸的,堪称目前性价比最高的OLED电视。所以价格这个问题,索尼至少没有三星这么夸张,而且索尼这个品牌的号召力,使得大多数人认为目前索尼的售价并不算离谱,特别是中高端机型上。

索尼另一个相对常见的问题是品控,经常都会看到索尼电视面板这里有一些问题,那里有一些问题,这部分原因是索尼没有自己的电视面板,LCD只能采购友达、华星光电或者京东方的ADS,OLED只能采购LG或者三星的,所以某些型号我们会看到这批货可能有一些问题,而另一批货可能没有问题,当然这种问题实际上可能出现在每个品牌的电视上,只不过索尼名气大,出了事儿就容易众人皆知,比如之前的网格门什么的。

另外索尼的电视过去还有中低端产品,比如70系列和60系列,更早还有R系列,现在国内80系列就是最低的了。所以想便宜购买索尼的电视几乎可能性不大,一些即使受索尼品牌影响的用户,在看到价格后也可能转投其他便宜的产品,所以索尼的电视目前来看建议是购买90系列以上的LCD以及OLED电视,海外索尼还有A70这样的廉价OLED产品国内也没引进,这样想或多或少也算是个不足的地方吧。

LG:技术急先锋,产品割裂感比较强

LG作为韩国电视厂商,在产品力部分一直是做得不错的,包括过去的IPS电视也能有不错的画质,甚至一度成为画质最好的LCD电视之一,堪比索尼的LCD电视,而在大力发展OLED电视之后,LG的电视就呈现出一种割裂的状态。所以从购买角度而言,LG的OLED电视是值得考虑的,但是LCD电视基本上就没法和其他厂商比了。

LG电视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在技术上始终保持着领先的位置,特别是各种画质技术以及功能,尽管和索尼一样不支持HDR10+,但是LG在杜比视界上的支持是目前全球最好的,而且LG最新的OLED面板都会用在自家的OLED电视上,哪怕优化可能没部分厂商那么强,但始终是有保证的,不会像小米那样把OLED电视的画质做得那样糟糕。

LG有自己的画质芯片,α9芯片不但承担起画质计算的任务,甚至帮联发科芯片分担了不少计算的责任,所以一些功能其他有画质芯片的厂商无法实现,但是LG的电视就能实现。比如说杜比视界精确细节这一新功能,去年只有LG采用α9芯片的电视可以实现,其他电视都无法实现,哪怕海信、索尼、松下、东芝这些同样拥有画质芯片的电视都没法支持。

另外LG很早就已经实现了四个HDMI 2.1接口了,虽说不是满血版,但是相比安卓用联发科芯片最高只能实现两个HDMI 2.1接口,同时问题还这么多不同,LG始终没有出现联发科HDMI 2.1的各种毛病,这对影音玩家来说实际上要比购买安卓电视更有保障。哪怕时至今日,我们也认为LG的C系列以上OLED电视,是最适合玩家的产品。画质优化部分,功能同类产品最完善,优化水准比过去LG自己进步很大,但和日系电视相比,依然有一些差距,不过排在业界前列不是问题。

缺点部分,除了价格偏高之外,LG最大的不足是LCD产品基本没有能拿得出手的,至今还用着IPS面板,Mini LED简直像玩票,而除了OLED电视之外,LG在其他电视方面似乎也不够用心,nano IPS面板的电视价格偏高,更低端的电视功能和画质都没法和OLED相比,甚至和国内同档次电视都有一定的差距,中低端LCD电视部分LG个人觉得太大购买价值。至于OLED电视,通常的建议是年底双十一之后购买,会有一些惊喜价格。

另外,LG的Web OS系统是个让人喜忧参半的系统,一方面这个系统足够美观精简,对系统性能要求不高,所以LG的电视内存和存储空间没有什么优势,但流畅度还做得不错。不过LG的Web OS同样也是软件支持不多,不像安卓那样可以随便安装软件。尽管改区出海很简单,奈飞、亚马逊、迪士尼等流媒体随便装,但是对于看国内内容的用户来说,就显得那么麻烦一些了。

海信:京东方铁哥们,开机广告没得洗

作为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海信,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电视头部厂商,国内外都卖得风生水起,肯定是有其原因的。在优点部分,海信的技术优势在国内是比较突出的,有自己的画质芯片信芯,同时收购了东芝之后,的确吸纳了不少日本东芝的技术,所以如果只考虑国内品牌的电视,海信整体画质当之无愧处于第一。

另外海信在LCD部分深耕多年,所以海信在LCD电视的规格方面做得是不错的,同价位上如果对比海信和索尼的电视,你会发现至少规格上海信会大大领先,所以很多时候做对比测试,索尼一个普通LCD电视的价格,可以买海信的Mini LED电视了。另外海信在电视音频效果上整体都是相对突出的,特别是中高端电视上,海信的电视音效要强于其他品牌,中低端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是听个响。

在系统部分,海信在功能上做得比很多品牌完善,特别是单独的游戏模式的确非常方便,尽管不是每款机型都有。同类机型上,海信的峰值亮度和全屏亮度都是数一数二的水准,一些像反光涂层、控光性能等技术,也要比国内其他厂商做得更出色。另外海信高端机型舍得堆料,价格看着不便宜,但纸面规格直接压死索尼和三星。

缺点部分海信也不少,国内版本总喜欢用京东方的ADS面板,造成原生对比度较低,在没有OLED产品线的情况下,黑位和控光肯定是不如OLED电视甚至不如部分高端VA电视的;海外部分海信用友达的VA面板不少,倒是希望国内海信也多用VA面板试试。另外芯片国内海信高端也用联发科的MT9652,只给一个HDMI 2.1,这个有点说不过去,海外则用了MT9950,两个HDMI 2.1加USB 3.0……好歹芯片部分海内外就别有这么大区别了吧。

开机广告无解,可以很快跳过,但相比索尼、LG、三星甚至是TCL,这的确算是个缺点,而且海信的系统在过去曾经有过播放视频下面弹出广告吉祥物的神操作,让人有点头大。系统层面CEC做得很一般,国内厂商都这个鸟样,让人有点无奈,多设备的用户要想简单方便,还是得买海外品牌的电视。至于海外海信有OLED产品但不在国内卖这种事儿,这是别人的产品策略,谈不上优点或者缺点,国内Mini LED的背光分区和灯珠数量比海外多不少,只能说根据地区海信有自己的想法。

海信还有一个小毛病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来进行一些容易造成用户混淆的宣传。最近做得比较多的就是240Hz电视,既没说自己不是原生240Hz的4K电视,也不说要达到240Hz刷新率的代价是牺牲画质。无论是DLS还是HSR技术来达成更高的刷新率,但这种宣传在我们看来,对于用户来说都显得不够合理,对于海信这个体量的厂商而言,没有太大必要。

TCL:价格比较实在,技术能力还要加强

海信说自己是国内第一,估计最不服气的就是TCL了,毕竟小米的低价战术已经是昨日黄花,能和海信在产品销量、功能、性能上一较高下的,国内就只有TCL了。TCL作为最早生产Mini LED电视的品牌,优点的确不少,也有一些相对其他厂商的优势;但TCL最大的问题还是国内在技术能力或者说面向国内消费者态度上的不足。

TCL的优势之一自然是旗下的华星光电面板厂了,而且华星光电以VA面板为主,所以TCL的电视不管规格如何,对比度总是挺高的,看片在某些场景始终要比IPS或者ADS面板的电视要舒服一些。而且作为最早生产Mini LED电视的厂商,在这一电视领域,TCL还是有一些技术积累,比如说光晕问题解决得比其他厂商都要好一些,另外没有开机广告也算良心。

TCL的产品在价格部分也算是有优势,同类产品要比其他头部厂商便宜一些,或许也和自己有面板厂有关系。而且TCL现在也是高中端各种机型都比较齐全,能覆盖各种需求的人群和市场。另外TCL的电视在中高端方面的规格做得不错,往往中端机型的规格就和其他品牌的高端机型差不多,比如说Mini LED电视的背光分区、亮度等等,这方面和海信有点就近似。这方面可比华为要强太多了(实在忍不住要吐槽华为的智慧屏)……

此外TCL的售后不错,我们体验过几个厂商的售后,TCL可能是相对最上行的,无论是总部还是地区分区的售后,对于自家产品的售后服务非常看重,隔三差五发短信打电话询问售后,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TCL的缺点主要是技术能力的不足,其他头部厂商都有自己的画质芯片或者画质引擎,TCL还死守着联发科的AIPQ,包括今年的电视也是如此,在画质优化上和其他头部厂商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另外TCL海外的电视在规格上也和国内有所不同,系统功能更为完善,国内固有国情我们就不多说了,但是一些功能完全可以移植到国内系统上来,比如游戏模式,但很显然TCL没有这么做。另外海信和TCL国内多数电视都用了MT9652这款联发科中端芯片,联发科过年不给这两个厂商包个大红包真的说不过去……

在系统部分,TCL配置够高流畅度不是问题,但一些基础的功能没有做好,比如说CEC功能虽然有,但是体验很差,哪怕高端机也是如此,海外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国内电视品牌似乎在这部分都是异曲同工。另外TCL一些电视经常性在功能上有重大变化,比如Q10G这款机型,现在在宣传页上还写着支持全生态HDR,包括HDR10+,在最初的系统中也的确支持,而在更新到最新的固件后,现在反而不支持了,真是少见的反向升级。

此外就算是有自家的华星光电面板,但TCL的电视也会出现不同面板表现不同的问题。还是拿Q10G举例,早期的Q10G电视画面总是在一些场景出现暗色竖条画面,而在后期的Q10G据说更换了面板,竖条的问题有所缓解。TCL同样有夸张宣传120Hz或者240Hz刷新率的问题,通过HSR或者DLG技术,将原生60Hz或者120Hz宣传为120Hz以及240Hz,算是和海信玩一出卧龙凤雏(当然也不止他们两个国内厂商)……TCL国内团队我们其实不担心技术能力,更担心的是面向国内市场的用心程度,至少我们认为在中高端机型上,TCL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现在TCL外贸中高端机国内一些渠道卖得不错,这多少也说明一些问题。


其他厂商:各有优缺点,某些品牌值得关注

全球头部厂商说完了,说一下其他一些关注度比较高的品牌。首先说说小米,优点当然是便宜,但是除了便宜也就没啥优势了,没自己的核心技术是最大问题,和TCL主要画质靠主芯片支撑,但优化能力的确堪忧,OLED电视能做成同类产品的下限也是很少见了……至于广告这些,已经是基操无力吐槽,小米现在销量直线下滑,说明靠低价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

飞利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品牌,虽然冠捷早早就收购了飞利浦的显示产品部门,但飞利浦高端机型还是欧洲设计,有自己的画质芯片,功能和性能都是值得信赖的。国内的问题还是价格,低端产品没有太大竞争力,虽然价格也便宜,但没啥亮点;欧洲设计的中高端产品一下价格就拉得比较高,而且国行机通常要比海外机型晚上市,去年飞利浦的7系列OLED电视,至今国内还没上……而且飞利浦高端机型优惠力度很小,对比LG、索尼让人不好下手,何况还是过季的产品。不过飞利浦和索尼一样,虽然国内系统发生了变化,但也能安装奈飞这样的软件,算是一丢丢小优点,此外系统功能做得比较完善。这货也是外贸高端机比较知名,国行高端机少人问津,飞利浦国内运营部门得想想了。

东芝之前还是日版引进修改成海信的系统来销售,基本继承了海信系统所有的问题和优点,当然画质部分的确有日系东芝的风格。不过在去年,国内东芝没有引进日版东芝的型号,而是用海信的机型修改后打造了新的东芝国内产品,实际上和日版东芝的关系不大。不过日本东芝电视始终是属于海信的,所以未来东芝国内产品如何发展现在不好说,如果继续以海信电视为基础来发展,那不如直接购买海信的机器,如果能引进日版东芝,那倒还有点意思。不过东芝目前不管是引进版还是国内海信修改版本,价格都偏高,而且全年也没多明显的优惠力度,的确差点意思……毛不易当宣传大使的产品果然购买不易啊!

松下国内的机器全部是TCL贴牌了,松下自己日本设计团队设计的机型只在几个地区有售,但并不包括国内,所以国内松下和日本松下没啥关系,除了牌子之外。电视技术落后,价格虽然便宜,但几乎没什么亮点。有渠道的人购买日版松下电视吧,价格不便宜但画质极强,部分地区的机型还有安卓系统;至于国内松下电视,便宜机型爱买不买,无非是个牌子罢了,和其他品牌低价机型多大的区别。

夏普这个牌子,被鸿海收购后也是各地区卖各地区的货,中国的夏普电视大多数和日本夏普没什么关系了,算是鸿海倾销低价电视的渠道,也是没画质没技术没功能……去年好歹有一款AQUAS XLED的Mini LED电视在日本和国内同步发售,算是难得一见夏普的高端产品了,而且今年还要全球销售,不过价格太高是个大问题,夏普个人觉得暂时还不是一个热门的品牌,看看夏普会不会有更多日系优秀机型引入国内吧。

写在最后

最后要说的是,实际上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国内目前买电视基本就在索尼、LG、三星、TCL以及海信这几个牌子之间选择了,虽然每一个品牌都不能说完美都有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但相对其他国内的电视品牌而言,这几个牌子可能是相对最有保障的了。事实上和过去不同,现在国内像海信、TCL这样的品牌,也开始走向国际,同时产品在中高端领域也屡有建树,所以购买好电视,不见得一定要选海外品牌,国内一些电视也能适合一些用户的需求。

如果购买高端电视,可能我们更推荐索尼、LG的OLED电视;而LCD电视部分目前相对做得比较不错的还是要算是索尼,TCL和海信也有一些款式可选;而Mini LED电视部分,三星价格过高,索尼规格偏弱,相对而言TCL和海信可能会更好一些,中高端不同型号覆盖面比较广,虽然也的确有一些问题,但满足一些要求不太苛刻的用户还是够了。2023年各家电视现在还没上市,或许今年会有一些不同的情况出现,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三星   海信   东芝   品牌   电视   索尼   优缺点   画质   机型   海外   完美   国内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