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胡适在巴黎国家图书馆恢复了莫高窟尘封千年的两卷古本

1925年5月,英国国会通过关于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议案。为了处理这笔退还的赔款,组织了一个“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胡适被聘任为中方三委员之一。 1926年8月初,胡适抵达伦敦,出席中英庚款委员会。这是胡适自1917年留学归国后,9年间第一次走出国门。

他这次游欧,主旨便是来参加庚款会;但会没开几次,委员会的人便四散了。胡适没事可做,在伦敦游览居留十来天,便又渡英吉利海峡,来到法国的首都巴黎,履行他游欧的另一项计划,去巴黎图书馆看我国的敦煌卷子。敦煌卷子,是什么贵重东西?又为何要跑到远隔重洋的巴黎去看?


原来,这敦煌卷子,真可以说是我国的一批国宝。

1899年,敦煌千佛洞的一个道士,偶然发现洞中夹壁后有一个密室,藏有许多古本经卷,除几本最古的印本之外,都是写本,共计约有两万来卷。最古的大约是一千五百年前写的,最晚的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了。那道士没有什么知识,根本不懂得这些卷子的珍贵,把它当符卖给周围的乡民治病,烧毁了一些;幸亏那沙碛之间,地广人稀,所毁无多。


后来,英国人斯坦因到敦煌来,知道了这些古本抄卷,花很少一点银子贿赂那道士,便运走了六千多卷。不久,法国的一个汉学家伯希和也来了,也只花一点银子,便挑选运走了二千多卷。我国的这一批珍贵文物便这样被窃运到英法两国,成了伦敦不列颠博物院和巴黎国家图书馆的珍藏。现在北京图书馆所藏的只是他们拣选剩余的一部分了。


8月26日,胡适走进了巴黎国家图书馆,开始翻阅敦煌卷子。那时,伯希和因捞得我国敦煌的大批珍贵文物,写了《敦煌千佛洞》等书,名声大噪,已经当了巴黎法兰西学院的教授,并主编东方学杂志《通报》。胡适也去拜访了他,并得到他的帮助,果然,在巴黎读敦煌卷子,竟大有收获。

不上几天,便发现了一卷无名的语录,依据内容,定为神会的语录的残卷。后来胡适又从别种敦煌卷子里得着旁证例如《历代法宝记》,可以确定此为神会的语录。过了几天,又发现了一长卷语录,其中一处称“荷泽和尚”,三次自称“会”,六次自称“神会”,其为神会的语录无疑。此卷甚长,的确是唐人写本,最可宝贵。


从此世间恢复了两卷《神会语录》的古本,这年9月,胡适又去伦敦,翻阅不列颠博物院珍藏的敦煌经卷,又发现了神会的《显宗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国家图书馆   胡适   古本   巴黎   莫高窟   不列颠   敦煌   伦敦   卷子   语录   千年   神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