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2022年业绩预告梳理及23年形势研判

深度:新能源行业2022年业绩预告梳理及23年形式

核心要点

春节之前,新能源各细分板块我们重点覆盖的公司中共有约37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从2022Q4业绩环比变化情况来看,产业链利润进入重新分配阶段,看好终端产品环节,全行业从资源为王转向订单为王。光伏组件、电动车储能电池、光储逆变器等环节在22Q4已然表现抢眼,23Q1预计拉开年度级别景气序幕,此前强势的中游材料、上游资源景气环比回落,预计2023年市场地位将出现扭转。我们重申年度策略报告观点,进一步看好终端产品环节,判断2023年将是产业链利润再分配之年,行业需求在产业链降价过程中进一步被激发的一年,终端产品环节的利润弹性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电动车:销量驱动下将迎来估值和业绩预期的回归展望2023年,Q1是目前最大的预期差,根据中游及整车规划,1月销量展望,我们认为Q1销量同比+30%以上达160万+,销量驱动下将迎来估值和业绩预期的回归。业绩预告显示,电池环节单位盈利继续上行,隔膜、结构件、铜箔、碳管等环节单位盈利稳定;正极、负极、电解液等受原材料跌价等影响单位盈利继续下行但整体趋稳;展望2023年,类似的情况预计将持续延续,终端受益,中游分化。 光伏:业绩超预期,高景气区间预计将至少维持年度级别2023年需求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担忧,也不认为是板块变动的主要矛盾,在较为确定性的降价放量模型中,更为重要的是产业链利润如何分配,当前市场上弥漫着产业链要进行价格战的气息,因此板块表现不温不火。从2022年业绩预告情况来看,龙头公司大比例超出市场预期,且分化十分明显——组件、逆变器业绩超预期,中游材料承压,我们预计这类情形是2023年的预演,整个基调将贯穿全年。 储能:方兴未艾,景气度向上,空间最大预计全球主要市场储能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3-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分别可达149.7GWh、269.8GWh、423.5GWh,年化增速达82.4%。随着电芯产能的释放,储能行业出货量将呈现爆发态势,需求旺盛下预计单位盈利持平或微升,2022年业绩预告均表现出色,预计2023年各公司业绩将保持快速增长。 风电及电力设备:低基数高增长,看好电源投资风电行业经历了2022年低谷,2023年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特别是关键零部件(塔筒、海缆等)一方面2022年业绩基数低(大部分公司没有发布业绩预告),但行业招标量大2023年进入交付大年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价格有望回落,增厚制造业盈利水平。同时,我们继续强烈表达对于电源投资的看好,电网投资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周期内将保持平稳,而电源投资在风光水火核储等多种形式的推动下,有望进入明确的上行周期。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疫情反复、需求疲软影响而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限电、疫情反复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影响公司相关业务出货量及盈利能力。2)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202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出现大幅波动性,价格高位及不稳定性对于终端需求有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对于公司短期业绩有扰动。3)推荐公司的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公司作为新能源赛道参与者,重点项目的推进是支撑营收和利润的关键,也是公司成长性的反映,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将影响当期和远期业绩。

一、综述:机构持仓环比继续回落,业绩预告彰显景气度延续

春节之前,新能源各细分板块我们重点覆盖的公司中共有约37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其中光、储、车板块龙头公司大比例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展现行业高景气度,风电行业受到疫情拖累安装进度影响,披露业绩预告公司不多,但行业先行指标招标数据在2022年录得大幅度上涨,预示着2023年有望在量和利上实现双重兑现。从2022Q4业绩环比波动情况来看,产业链利润进入重新分配阶段,看好终端产品环节,全行业从资源为王转向订单为王,光伏组件、电动车储能电池、光储逆变器等环节在22Q4已然表现抢眼,23Q1预计延续景气,此前强势的中游材料、上游资源景气环比回落,预计2023年市场地位将出现扭转。我们重申年度策略报告观点,进一步看好终端产品环节,判断2023年将是产业链利润再分配之年,行业需求在产业链降价过程中进一步被激发的一年,终端产品环节的利润弹性有望超出市场预期。2022年Q4A股电新板块公募持仓比例(按重仓持股数据推算)为16.6%,环比-1.7pct,同比-0.9pct;同期电新板块标的在A股总市值中占比为8.96%,环比+0.38pct,同比-1.22pct。新能源行业持仓比例环比进一步下降但仍然保持在较高位置。持有公募基金数前5的电新标的为: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隆基绿能、亿纬锂能,公募基金加仓数量前5的电新标的为:天合光能、格林美、国网信通、福斯特、南都电源。



二、光伏:业绩超预期,高景气区间预计将至少维持年度级别

2.1 组件:Q4单位盈利环比提升,Q1一体化组件盈利能力环比预计保持高水平组件公司2022年四季度业绩均向好,大部分业绩预告中值超出市场预期。从量上来看,Q4是光伏行业传统出货旺季,各家组件厂出货预计环比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盈利能力角度来看,受益于组件交付价格提升以及组件企业自身降本,Q4一体化组件单瓦盈利环比处于稳步向上的状态,头部企业隆基、晶澳一体化组件单瓦盈利环比均有提升。同时由于硅片Q4盈利中枢下移,天合、亿晶、横店东磁等电池组件企业盈利能力亦有明显提升。目前硅料环节已进入降价周期,产业由资源为王转变为订单为王,产业链利润进入重新分配阶段。近1个月以来组件价格绝对降幅明显小于硅料,预计Q1一体化组件盈利仍处于上升通道。出货受到确认周期的影响以及行业需求季节性波动,环比可能会有下降。

公司业绩预告点评:由于硅片在四季度已经实质性降价,后端一体化公司业绩弹性已初露端倪1、隆基绿能:22Q4一体化组件单瓦盈利超预期,23Q1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145-155亿元,同比+60%~+71%;对应Q4单季度归母净利中值40.24亿元,环比-10%,同比+163%。公司四季度业绩预测中值环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Q4硅片行业去库存导致硅片降价,公司硅片业务盈利承压,以及Q4集中计提资产减值等。组件业务:分析师预计Q4组件出货14-16GW(环比增长7%-15%),一体化单W盈利约0.14-0.16元/W,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环比预计有所提升,主要系Q4组件价格环比向上、电池自供率提升以及美国滞港费下降。硅片业务:分析师预计Q4硅片出货22-24GW(环比增长1%-10%),单W盈利约0.06-0.08元/W。硅片单瓦盈利环比Q3下降4分,主要系2022年11-12月行业进入硅片去库存阶段,硅片实质性降价,硅片行业盈利承压。2、晶澳科技:Q4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48-56亿元,同比+135%~175%;对应Q4单季度归母净利中值19.11亿元,环比+17%,同比+163%。分析师预计公司Q4组件出货11-13GW,单瓦盈利0.16-0.17元/W,盈利能力较三季度继续提升,超出市场预期。公司业绩超预期主要系交付组件价格持续提升,公司经营管理稳健,非硅成本继续下行。展望2023年,上游价格持续下行,组件-硅料价差拉大,公司一体化盈利有望进一步提升。3、天合光能:Q4组件盈利超预期,上游让利周期下2023年盈利弹性较大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34~40亿元,同比+90%~+123%;对应Q4单季度归母净利中值为13.18亿元,同比+103%,环比+16%,整体符合预期。分析师预计Q4公司组件业务出货12-13GW,单瓦盈利约为0.08-0.09元/W;分布式系统出货1.4GW,单瓦盈利环比Q3基本持平。分析师测算公司2022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为20/50/65GW,预计在这一轮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过程中单瓦盈利弹性较大。公司宿迁TOPCon项目设备已进厂,23年TOPCon组件出货有望达到20GW,配合210R尺寸有望带来一定超额利润。4、亿晶光电:2022年扭亏为盈,Q4盈利能力明显修复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1.25-1.5亿元,较去年实现扭亏为盈;对应Q4单季度归母净利中值0.8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267%。分析师预计Q4公司组件出货约2-2.1GW,单瓦净利约为0.04-0.05元/W,环比明显提升。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仍有望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来自于2022年公司全面落实职业经理人制度,新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有助于持续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率,降低非硅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本轮硅料降价周期中,组件公司迎来盈利能力弹性拐点,公司有望持续在本轮利润重新分配中受益。5、横店东磁:Q4业绩中值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15-17亿元,同比+40%~+55%;Q4单季度归母净利中值4.45亿元,同比+89%,环比+8.3%。分析师预计Q4公司组件出货1GW左右,电池外销1GW左右,由于Q4硅片环节进入让利周期,电池、组件环节盈利能力明显提升,预计电池+组件盈利能力达到0.2元/W左右。公司重点布局欧洲分布式光伏市场,23年欧洲整体需求仍将维持高速增长,预计Q1公司组件出货环比有望实现增长。同时,公司向日本、韩国、澳洲、拉美、非洲等其他区域不断开拓,2023年组件出货有望达到9GW,电池外销2GW。公司光伏业务以差异化竞争为思路,通过黑组件以及即将投产的TOPCon技术赚取超额利润,盈利能力对标头部厂商。目前硅料、硅片进入让利周期,公司电池、组件业务单瓦盈利有望迎来弹性。2.2 硅料:产业链价格博弈导致Q4出货量环比下降,但单吨净利维持高位硅料公司2022年四季度业绩环比下降,主要系12月硅料价格博弈,导致硅料企业库存积累,外销量减少导致,硅料单吨净利环比并未出现明显下降,主要系Q4硅料销售主要在10-11月进行,硅料价格还维持在30万元/吨左右,12月开始硅料价格下降,但硅料企业也几乎没有出货。

公司业绩预告点评:硅料降价通道开启,短期价格回弹不改长期降价趋势1、通威股份:电池盈利水平持续超预期,组件业务进展迅速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52-272亿元,同比增长207%-231%,对应Q4单季度业绩中值44.7亿元,环比下降52.5%,同比增长97.8%。Q4公司电池、组件业绩亮眼,硅料维持高利润。公司Q4电池出货约15GW,单W净利约为0.1元,盈利水平再创新高;Q4公司组件出货5.5GW,进展较快;Q4硅料出货约7万吨,其中并表约5.5万吨,单吨净利维持高位。公司Q4业绩预测中值环比下降,主要系固定资产减值、报废损失计提、大量奖金兑现计提所致,但有助于2023年电池业务轻装上阵。2、大全能源:12月产业链博弈拖累硅料出货量,Q4单吨净利维持高位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90-192亿元,同比增长231.9%-235.4%,对应Q4单季度中值40.15亿元,环比下降27.8%,同比增长220.9%。分析师预计公司2022年Q4硅料产量约为3-3.2万吨,销量约为2.2万吨,主要系12月光伏产业链博弈导致公司产生了约1个月的库存;考虑 12月公司几乎没有出货,10-11月硅料价格维持在30万元/吨左右,因此公司单吨净利维持高位,约为18万元/吨。2.3 硅片:Q4去库存阶段,盈利环比略降光伏硅片环节产能充足,随着硅料供给释放,硅片有效产出随之增加。但电池环节22年以来新增产能有限,导致硅片自2022年9月开始库存不断累积,进入Q4之后硅片环节进入降价去库存阶段,硅片价格绝对跌幅大于硅料,整体盈利能力下探。

公司业绩预告点评:硅片盈利短期底部反弹,后续重点关注各公司成本差异1、TCL中环:Q4单W盈利超预期,公司成本优势有望逐步显现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6-71亿元,同比增长63.79%-76.2%。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达到15.99-20.99亿元,同比增长26%-66%,环比增速-23%至0.8%。分析师预计公司Q4光伏硅片出货17GW左右,单W盈利0.08-0.09元/W,环比下降2-3分/W。2.4 电池片:Q4单W盈利持续提升,目前仍是主产业链最紧缺环节光伏电池片环节2022年以来新增产能较少,一方面是因为2021年电池企业盈利能力处于低点,部分未上市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扩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电池片技术处于变革节点,2022年电池技术路线选择仍未明确。这一背景下,随着硅料产能释放,电池环节供应瓶颈逐步体现,盈利能力上升。尤其是在Q4硅片环节向下游让利的趋势下,电池片价格相对稳定,盈利明显扩张。

公司业绩预告点评:硅片盈利短期底部反弹,后续重点关注各公司成本差异1、钧达股份:Q4受减值及股权激励费用拖累,实际单W盈利环比提升3-4分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全年归母净利润预计6.8-7.8亿元,扣非后归母4.6-5.6亿元。Q4单季度归母中值3.2亿元,同比扭亏,环比+132%;扣非后归母中值3.14亿元,同比扭亏,环比+131%。Q4公司PERC电池出货2.37GW,TOPCon电池出货1.44GW。分析师预计四季度PERC电池单瓦盈利约为0.11元/W;TOPCon电池单瓦盈利约为0.13元/W左右。除电池主业以外,四季度在硅片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分析师预计公司Q4计提部分存货减值,同时考虑股权激励等其他费用,对公司归母净利润造成压制。Q4公司盈利受库存减值及股权激励费用拖累较大,剔除上述影响后单瓦盈利环比Q3仍有提升。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已逐步企稳,Q1上述两项损失影响将消除。目前电池环节仍然是光伏主材中产能相对紧缺的环节,预计后续组件排产逐步恢复后,电池盈利将会有所提升。2、爱旭股份:Q4单W盈利环比提升,静待ABC电池放量贡献利润弹性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全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1.1-25.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Q4单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2-11.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增长15.9%。目前电池环节仍然是主产业链中最紧缺环节,珠海ABC电池6.5GW产能已于2022年10月投产,后续义乌产能也将逐步投产,预计公司2023年ABC电池产出有望达到6-8GW。ABC电池单面发电,美观性好于PERC电池,主要面向海外高端分布式客户,确认出货后有望贡献一定超额利润。2.5 胶膜:Q4单平盈利环比有所恶化,主流厂商业绩承压,但新年开工率提升将带来出货量提升胶膜公司2022年四季度业绩环比恶化,已发布业绩预告的企业Q4单季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从量上来看,Q4由于光伏组件排产环比提升,因此胶膜环节出货量环比依然有提升,但受到组件厂去库存的影响,胶膜出货量环比增幅预计略低于组件排产,这部分减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了二线、三线胶膜厂的出货量上;但从1月开始,组件厂考虑即将启动的终端需求、已经较低的库存量和较低的胶膜价格,开始增加胶膜订单,因此预计Q1胶膜出货量环比增长。从利上来看,Q4由于EVA粒子价格暴跌,组件厂对胶膜降价的诉求较强,而胶膜企业均有1-2个月的粒子库存,因此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库存跌价损失;1月开始EVA粒子价格小幅回升,但胶膜价格暂未同比涨价,因此预计Q1胶膜企业业绩依然承压,其中,粒子库存周期较短(1个月左右)的胶膜企业由于库存成本相对较低,业绩压力可能相对较小。

公司业绩预告点评:Q4粒子跌价损失拖累业绩,Q1预计组件补库存需求带动销量环比增长1、福斯特:暂未发布业绩预告,分析师预计Q4单平净利环比下降分析师预计公司Q4胶膜出货4亿平左右(环比增长约33%),单平净利约为1元/平(环比下降0.3元/平),其中单平净利环比下降主要系公司粒子库存周期长期维持为1-2个月,在粒子跌价的过程中产生了库存损失;预计公司背板、感光干膜等其他业务贡献业绩约0.3亿元,对应Q4公司归母净利润约为4.2亿元。2、海优新材:Q4胶膜单平净利亏损幅度收窄,主要系高价粒子库存减少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0.7-0.9亿元,同比下降72.2%-64.3%;对应Q4单季度归母净利中值-0.53亿元,环比Q3亏损减少了0.22亿元(Q3公司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分析师判断主要系公司加快消耗Q3采购的高价粒子,缩短了库存周期,因此粒子成本有所改善。3、斯威克(深圳燃气):Q4胶膜业务开始亏损,主要系库存跌价损失导致斯威克2022年净利润2.18亿元,同比下降7.96%;对应Q4单季度净利润为-1.79亿元,环比Q3下降297%,年内首次亏损,分析师判断主要系Q4EVA粒子价格暴跌导致公司产生了较多的库存损失导致。2.6 玻璃:Q4单平盈利环比持平接近底部,产能过剩压力依然存在Q4主流光伏玻璃上市公司均未发布业绩预告,主要系2021Q2以来光伏玻璃价格相对稳定。从量来看,玻璃由于库存占用空间较大,组件厂基本不囤货,因此预计Q4玻璃销量环比增幅与组件排产一致;从利来看,每年11月到第二年4月是天然气的供暖季,因此11月开始光伏玻璃成本上行,但去年11月光伏玻璃价格也同步上涨了1元/平,因此预计Q4光伏玻璃单平净利环比持平。

1、福莱特:暂未发布业绩预告,分析师预计Q4单平净利环比持平分析师预计公司Q4玻璃出货1.6亿平左右(环比增长约7%),主要系Q4组件排产环比增加带来的订单增长以及公司产能爬坡,单平净利约为3元/平(环比持平),主要考虑成本和价格上涨节奏基本一致,预计公司Q4归母净利润约为5.2亿元。

三、电动车:电池环节超预期持续兑现


量方面:2022年电车销量达到688万辆,超市场一致预期,Q4锂电材料公司出货量环比+15%-20%,但下半年股价在对2023年销量的过度悲观预期下走势疲软;展望2023年,Q1是目前最大的预期差,根据中游及整车规划,1月销量展望,我们认为Q1销量同比+30%以上达160万+,销量驱动下将迎来估值和业绩预期的回归。




利方面2022年碳酸锂价格上行对产业链利润分配造成较大影响,Q4 碳酸锂价格仍然维持在50万元/吨的高位,但从已出业绩预告的锂电公司来看,电池环节单位盈利继续上行,隔膜、结构件、铜箔、碳管等环节单位盈利稳定;正极、负极、电解液等收到原材料跌价等影响单位盈利继续下行但整体趋稳;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需求是核心矛盾,未来成本和研发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Q1出货量受春节假期等季度性波动影响环比小降,低稼动率下Q1业绩将迎来探底后的预期回归。


各环节盈利变化:电池拐点明确,材料继续下行3.1、电池:盈利能力持续修复,未来关注成本和研发量方面,2022Q4电车终端需求仍旧强劲,销量保持每月环增,从已出业绩预告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珠海冠宇来看,动力电池环节2022Q4出货量均符合预期,环比增幅在15%-20%左右,消费电池Q4环比持平。利方面,2022Q4碳酸锂价格仍然维持在50万元/吨的高位,但电池环节整体单位盈利继续上行,主要受益于:1)包括宁德、亿纬在内的电池企业自Q2起逐步与主机厂建立价格联动机制,成本传导顺畅;2)头部企业前期的锂矿布局初见呈现、碳酸锂自供比例持续提升,且其他原材料整体处于下行周期;3)储能电池需求旺盛,新订单逐步按照最新锂价水平定价,盈利能力提升。展望2023年,产能高速扩张下成本和研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预计2023Q1出货量受春节假期等季度性波动影响环比下降,盈利则将随着集采以及碳酸锂自供比例提升,维持较高水平。

公司业绩预告点评:电池环节盈利能力继续环比提升,2023年料将迎来行业分化1、宁德时代:业绩超市场预期,行业分化下优势差进一步拉大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1-315亿元,中枢303亿元,同比+90%;扣非归母净利润268-290亿元,中枢279亿元,同比+108%。按中值计算,其中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127.1亿元,环比+35%,同比+55%;扣非归母净利润118.6亿元,环比+32%,环比+73%。全年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其中22Q4 127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290、110亿元预期。量方面,预计2022年预计产/销 318/296GWh,预计2022Q4产量、销量分别为107、101GWh,其中权益出货预计86GWh。利方面,预计动力&储能单位盈利齐上涨,其中: 储能业务:受项目制定价Li价传递需要6-12个月,预计毛利率修复5pct至18%,带动净利润提升至0.1元/Wh(环比+0.05元/Wh); 动力业务:加工费降低下毛利率提升0.5pct至19.5%,盈利能力达到9.3分/wh(环比+0.4分/wh)。 锂电材料及其他(Li回收及专利):预计贡献38亿元。 其他业务:预计贡献收益10亿元,主要系政府补贴、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等。2、亿纬锂能:锂自供提升继续优化成本,年底计提股权激励+年终奖影响盈利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1.96-36.32亿元,中值34.14亿元,同比+17.5%;扣非归母净利润25.47-28.02亿元,中值26.74亿元,同比+5%,符合预期。量方面,预计公司22全年动储电池出货量达30GW。其中按季度拆分,预计22Q1-Q4动储出货量为5.4/6.5/8.2/10GWh;按类型拆分,预计动力20GWh(三元软包9+三元方形1+铁锂10),储能10GWh,同比接近翻倍,储能占比达30%以上。利方面,受益于公司青海锂矿自供优化成本,预计公司22Q4毛利率环比微增达到17.5%以上。预计22Q4公司一次性计提6.5亿元股权激励费用+2.5亿元年终奖金费用,合计影响8.5-9亿元利润,因此预计归母达7.5亿元,扣非达5亿元。剔除股权激励及奖金影响后,预计22Q4归母约16-16.5亿元,扣非约13.5-14亿元。3、珠海冠宇:锂自供提升继续优化成本,年底计提股权激励+年终奖影响盈利公司2022年度实现营业108.35亿元至112.78亿元,同比增长4.79%至9.07%;实现归母净利润0.7至0.9亿元,同比-92.60%至-90.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2-0.18亿元,同比-98.58%至-97.86%。量方面,预计公司22全年消费电池营收100亿元,出货3.3亿只,Q4出货与Q3接近;公司全年动储电池营收近5亿元,出货约420MWh,其中Q4出货约200MWh。利方面,2022 年度公司合并报表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共计 3.08亿元,其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 3.57亿元,其中提存货跌价准备 3.04亿元,占比 85.15%。预计22Q4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49亿元,叠加年底奖金等影响归母净利润-0.1-0.1亿元。3.2正极:库存收益退潮,强者恒强正极产业链四季度整体符合预期,但在量和单位盈利上出现分化,这与细分产品需求和公司经营能力相关性较强。具体看分化体现为1)出货量方面,铁锂正极较三元正极强势,主流铁锂正极厂平均2022Q4环比增速+30%以上,但主流三元正极厂平均2022Q4环比增速不到+10%;海外三元较国内三元强势,终端需求在海外的厂商2022Q4环比增速较快,而终端需求在国内的厂商2022Q4基本没有增长甚至有下滑,预计2023Q1淡季出货将继续下降。2)单位盈利方面,三元仍在高位,铁锂有所回落,基本符合预期。2022Q4库存收益退潮,铁锂下降趋势已现,三元部分厂商依托供应链管理及海外产品汇率收益仍保持不错盈利,但2023Q1起下行趋势明确,考虑单位盈利影响因素较多,综合能力较强的厂商将领跑行业。

对比理论单位盈利(现货价M-1等为基础计算获得)可发现,主流三元和铁锂正极厂商在大部分时间内盈利能力较理论值高,我们认为主要因素三点,且未来仍可持续高于理论盈利值:1)2021年以来锂价上行较快存在部分库存收益,而进入四季度锂价急涨放缓,盈利水平趋稳,展望未来锂价终将回归成本定价模式,故在急跌的背景下有可能存在库存损失,要考验公司的供应链管理能力;2)正极厂近年来加大对上游的布局及合作,原材料成本持续降低,在2023年将继续体现;3)复盘主流公司单位制造成本可知,规模效应和持续的工艺、设备创新将持续优化成本,未来可期。

公司业绩预告点评:正极产业链整体符合预期,但分化已经出现1、中伟股份:业绩符合预期,Q4扣非利润中值3.2亿,环比略增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1至15.6亿元,同比+61%至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7至11.3亿元,同比+37%至47%。业绩:Q4归母利润中值4.6亿元,环比+7%,扣非归母净利3.2亿元,环比+4%,符合预期。量利:全年销量超22万吨,预计2022Q4销量超6万吨,环比略增,需求受到四季度中游去库存影响,单吨扣非利润5k+,环比持平,预计2023年液碱价格回落+公司精炼自供率提升,单吨利润有向上空间。印尼首个镍项目量产将贡献利润:2022年9月实现点火,10月开始逐步量产,预计随着首个1万吨侧吹项目工艺理顺,后续项目有望快速复制,预计2023年贡献权益镍产量3万吨+,有望增厚10亿+利润。2、容百科技:符合预期,Q4单吨利润如期修复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2至14亿元,同比+45%至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8至13.6亿,同比+58%至68%。业绩:按中值2022Q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4和4.1亿,符合预期。量利:预计2022Q4出货3.1万吨,环比+35%,增速跑赢行业,单吨净利1.3万+,恢复至合理状态,走出Q3库存损益带来的低迷。新一体化发力,产品矩阵丰富:高镍低钴、超高镍9系等前沿材料已实现千吨级出货;LMFP累计出货近千吨级,钠电正极累计出货几十吨级,商业化进度行业领先。优美科专利被认定无效,利好公司海外市场布局:本次韩国专利厅对优美科专利无效认定及将为公司向韩国出口或在当地正极提供必要的知识产权保障,公司已在韩国规划10万吨高镍正极产能,目前已完成5k吨产线建设,且产线已完成日韩欧美主流客户的审核验证,具备放量基础。3、长远锂科:略超预期,新产线投产降本效果显著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至16亿,同比100至128%,实现扣非利润13.5至15.5亿,同比98至127%。业绩:按中值2022Q4归母利润约3.9亿,环比+10%,业绩超预期。量利:预计2022Q4出货1.7-1.8万吨,环比持平,其中11-12月受到下游需求环比减量影响;Q4单吨利润约2.2万,环比略有提升,预计为公司二期4万吨新产能逐步释放,新产线设备效率和工艺升级带来降本。2023年将多年开花:当前设计产能已达12万吨,部分产能尚需爬坡,预计新产线降本效应23年将继续体现。23年Q1预计受下游影响出货环比下滑,全年三元出货预期相对乐观,预计11-12万吨,铁锂产能预计23Q2释放,全年贡献2-3万吨。3.3、负极:受石墨化价格下行影响,整体盈利有所承压1)出货量方面,我们预计Q4负极出货环比增长10-20%,低于产量增速,主要系年底疫情影响货物交付和收入确认。2)单吨盈利方面Q4由于石墨化供需逐步趋于宽松,石墨化价格下行,石墨化自供率较高的负极厂盈利能力普遍环比下行。我们预计22Q4璞泰来、翔丰华、贝特瑞、中科电气、杉杉股份、尚太科技单吨盈利分别为1.02万元/吨、0.22万元/吨、0.33万元/吨、0.2万元/吨、0.6万元/吨、0.97万元/吨,QoQ-9%、+57%、-25%、-59%、+0.2%、-19%。。展望23年,负极普遍面临降价压力,预计降幅多在10-30%不等。由于稼动率偏低、石墨化价格下降带来的库存减值,预计23Q1或是全年盈利低点,关注具备成本优势的厂商。

公司业绩预告点评:受石墨化价格下行影响,整体盈利有所承压1、尚太科技: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坚挺公司公布2022年业绩快报,预计22年归母净利润12.8亿~13.4亿,YoY+136%~147%;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13.3亿,YoY+135%~+147%。业绩:按中值测算,则Q4归母净利润2.66亿,QoQ-25%;扣非归母净利润2.63亿,QoQ-25%。公司年末对中硫煅后石油焦计提减值0.33亿,扣除此影响,预计Q4归母净利润可达2.95亿。量利:预计Q4出货2.75万吨,QoQ-7%,主要系疫情影响交付、年末电池厂原材料清库;单吨盈利(剔除减值影响)约1.07万,QoQ-10%,主要系Q4负极降价所致。公司仍处于份额扩张期,新产品导入、新客户拓展持续推进。预计23年在大客户供应体系份额有望增至近30%(出货14万吨+),B客户放量可期,同时L客户验证顺利推进。3.4、电解液:上游材料供需趋于宽松,带动电解液单吨盈利下行1)出货量方面,我们预计Q4电解液出货环比增长10-20%,低于产量增速,主要系年底疫情影响货物交付和收入确认。2)单吨盈利方面,Q4碳酸锂价格上行影响6F盈利水平;同时,溶剂、VC等原材料供需持续宽松,价格承压。因此,Q4电解液单吨盈利环比持续下行。我们预计22Q4天赐、新宙邦单吨盈利分别为1.12万元/吨、0.5万元/吨,QoQ-10%、-33%。考虑到23年价格战超预期、且行业间成本分化显著,电解液将是锂电材料中率先盈利见底、格局出清的环节,我们预计电解液环节单吨盈利将于23Q1基本触底。此外,23年头部厂商LiFSI将迎来大规模投产,关注LiFSI带来的盈利弹性以及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公司业绩预告点评:受石墨化价格下行影响,整体盈利有所承压1、天赐材料:业绩符合预期,逆境彰显龙头本色预计22年归母净利润55.5亿~59.5亿,YoY+151%~+169%;扣非归母净利润53.8亿~57.8亿,YoY+148%~+166%。按中值测算,则Q4归母净利润13.9亿,环比-4%;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环比-3%。Q4业务拆分:1、电解液:预计出货约11万吨,单吨净利约1.1万(友商约5k)。2、磷酸铁:预计出货约1万吨,单吨净利5-6k。3、日化:预计贡献业绩6-7k。考虑到23年价格战超预期、且行业间成本分化显著,电解液将是锂电材料中率先盈利见底、格局出清的。据调研来看,6F新增产能投放大幅低于预期,后续价格战下亦将有效击退新进入者。公司也将凭借成本端的绝对优势、商业模式的优越性(不与独立的6F厂构成正面竞争) 捍卫份额。当前是左侧布局良机,静待估值修复。2、新宙邦:Q4电解液盈利回落与市场节奏一致,氟化工板块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事件:公司公布业绩快报,22年归母净利润17.6亿元,YoY+35%;扣非归母净利润17.3亿元,YoY+40%。Q4归母净利润3.2亿元,YoY-27%,QoQ-27%;扣非归母净利润3.0亿元,YoY-28%,QoQ-30%。Q4业务拆分: 【电解液】预计出货约2.8万吨,环比略降;单吨净利约0.5万,环比下降约0.3万,主要系6F涨价、溶剂和VC价格处于低位;【有机氟化工】预计业绩1.5亿;【电容器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预计合计业绩0.3亿。 3M比利时工厂退出为公司全氟聚醚和氢氟醚打开增长空间: 由于环保问题,3M比利时工厂将于25年前逐步关停,此前3M比利时工厂为全球全氟聚醚和氢氟醚的主要贡献方。全氟聚醚和氢氟醚目前全球需求约1.2-1.3万吨,下游主要系半导体生产,3M退出后,#公司有望至少迎来数千吨级替代空间。公司全氟聚醚和氢氟醚22年底产能1500-2000吨,23/24年底预计达3500-4000吨/5000吨,远期将扩至万吨级。由于成本占比较小,下游对氟化液价格不敏感,公司21年有机氟化工毛利率高达64%,我们预计产品单价可达40-50万元/吨,单吨盈利可维持约20万元。3.5、隔膜:供需紧张延续,盈利能力基本稳定1)出货量方面,我们预计Q4隔膜出货环比略有增长,低于产量增速,主要系年底疫情影响货物交付和收入确认。2)价格方面,由于供需紧张延续,Q4湿法基膜价格环比基本稳定;湿法涂覆膜价格环比有所下降,主要系PVDF等价格下降;干法基膜价格环比略有下降,主要系新增产能投放供需趋于宽松。3)单平盈利方面,Q4隔膜单平盈利环比基本稳定。我们预计22Q4恩捷、星源单平盈利分别为0.99元/平、0.41元/平,QoQ+1%、-5%,恩捷主要得益于涂覆膜占比持续提升,星源主要系干法占比略有提升。展望23年,考虑到新设备交付有限、新玩家普遍处于验证阶段,隔膜供需仍趋于紧张,降价压力较小,预计单位盈利预计同比略降。

3.6、辅材及其他:铜箔盈利能环比改善,碳管导电剂结构件量利保持稳定铜箔量方面,预计2022Q4铜箔公司锂电铜箔业务受下游电池厂排产增长而出货量环比明显增长,预计增幅在20%-30%,同时标箔出货量在上季度基数较低背景下环比也有所提升。铜箔利方面,2022Q3受到加工费环比下降0.4-0.5万元/吨、铜价下降带来库存跌价、7-8月限电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标箔需求疲软的影响,单位盈利均环比下降0.5-0.6万元/吨,处于历史底部。随着2022Q4限电影响消除、加工费基本保持稳定、铜价处于上行周期、标箔需求环比改善,预计盈利能力也将环比提升0.1-0.3万元/吨。展望2023Q1预计盈利能力将随集采降价而小幅下降。

碳管量方面,整体随电池厂排产增长以及产能爬坡而提升;利方面,一代产品加工费处于低位,三代产品供给偏紧加工费维持高位,且随着三代占比持续提升,单位盈利稳定在较高水平。展望2023年,预计中低端产品产能快速扩张,供需紧张度下行,但高端产品受益于技术溢价供需关系保持稳定。预计公司2023Q1出货量受季度性节奏影响环比略降,盈利能力基本稳定。

结构件方面,出货随电池厂和主机厂需求而提升;利方面,大客户铝价联动原材料影响较小,整体稼动率是核心竞争力。展望2023年,量是结构件公司股价的核心矛盾,销量端全球和国内需求逐季度提升,技术端4680电池、CTP、CTC结构件变化驱动下,预计结构件及托盘公司稼动率及净利率维持平稳状态。 公司业绩预告点评1、科达利:22年业绩符合预期,当前低估值+业绩确定性+行业40%龙头是较好的投资标的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7至9.4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2至8.9亿元。业绩:符合预期,预计全年营收90亿元,净利率10%,22Q4营收31亿元,Q4预告中值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和3亿,净利率10%,环比Q3基本持平。锁定C厂一供,战略合作有望争取其40%份额保障订单,对应23年至26年约96/129/166/214e订单,同时合作亿纬、中航等订单确定性强。2、祥鑫科技:22年业绩符合预期,订单饱满业绩将高增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2.52亿元,中值2.46亿元,同比+284%;扣非归母净利润2.2-2.32亿元,中值2.26亿元,同比+537%。以中值测算,其中2022Q4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798%,环比-15%,扣非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5968%,环比-21%。业绩:符合预期,预计全年营收40-41亿元,净利率6%,22Q4营收11-12亿元,预告归母净利润中值0.78亿元,对应净利率6.8%,营收及盈利皆环比Q3略降,主要系受到广州疫情影响,但整体向上趋势不变。 产业链利润分配变化纵观锂电产业链,由于供需紧张,Q4碳酸锂价格强势;而得益于材料价格下跌、价格联动机制延续、稼动率提升等因素,预计电池环节盈利能力环比持续改善;材料环节普遍盈利承压。我们测算,Q4碳酸锂在产业链的利润占比升至59%,电池在产业链的利润占比26%,环比持平。展望23年,即使面临整车厂降价压力,但由于原材料降价、部分电池厂在上游的布局(含锂矿、与材料厂合资工厂)开始逐步贡献业绩,预计电池单位盈利有望稳中有升。

四、储能:海外市场高度景气,国内市场方兴未艾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统计,2022年全国新型储能新增并网15.3GWh,较2021年4.9GWh同比增长212%。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69.8GWh,同比增长134%。储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早期,加之2022年地缘冲突导致能源危机的影响,储能行业各企业呈现量利齐升态势。预计全球主要市场储能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3-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分别可达149.7GWh、269.8GWh、423.5GWh,年化增速达82.4%。随着电芯产能的释放,储能行业出货量将呈现爆发态势,需求旺盛下预计单位盈利持平或微升,2023年各公司业绩将保持快速增长。

4.1、PCS:跟随储能装机放量、海外渠道逐步打开储能PCS公司出货跟随储能项目旺盛的装机而显著增长,多家公司除国内发货不低于行业增速外,今年还向欧洲、美国等高毛利海外市场进军,预计今年将贡献出货。PCS企业中,盛弘股份发布业绩预告。盛弘股份:预告2022年归母净利润1.95-2.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88%-115.95%。分析师预测:2022年电能质量设备收入超过5亿,仍为公司占比最高的业务;储能PCS收入超过3亿,增速超过30%,受IGBT供应不足影响,部分订单延迟发货未计入2022年业绩;充电桩业务接近翻倍,收入超过3.5亿,主要受益于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下游充电桩运营企业投运规模扩充。预计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约2.18亿,其中Q4业绩约0.87亿。4.2、储能电池:产能释放迅速,主要为量的增长2022年出现了主要业务为储能的电池公司,受锂价飞涨影响,2022年上半年储能电池盈利能力较差,顺价后盈利能力有所恢复。主流电池公司储能电芯产能扩张积极,预计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盈利能力持平或微升。电池公司中,派能科技、鹏辉能源发布业绩预告。派能科技:预告2022年归母净利润11.8-13.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73.21%-314.32%。鹏辉能源:预告2022年归母净利润6-6.92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28.89%-279.28%。分析师预测,2022年鹏辉能源储能电池出货超过6GWh,其中Q4出货超过2GWh,约70%为户储、20%为大储、10%为通信储能,户储单位净利约0.1元/Wh,大储0.05-0.06元/Wh,通信储能受下游锁价和上游锂价上涨影响为负毛利。2023年公司继续发力储能,将新建衢州10GWh、常州4GWh、柳州3GWh产能。盈利能力上预计户储、大储得以维持,通信改为浮动价格签约后也将变为正的盈利能力。4.3、逆变器:Q4业绩均超出市场预期,盈利能力稳中有升逆变器厂商2022年业绩预告中值均超出市场预期。从量上看,各家厂商逆变器出货量环比均有所提升。从盈利能力角度看,22年整体盈利能力呈现上升趋势,德业股份、固德威、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等逆变器企业盈利能力均稳中向好。目前逆变器行业下游需求旺盛,存量市场空间广阔。受益于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逆变器需求持续高增,头部逆变器企业储能业务加速成长,预计2023Q1盈利能力仍有上升空间。逆变器出货量则预计受到行业需求季节性波动,环比略降。

公司业绩预告点评:光储行业需求旺盛,逆变器整体供不应求,头部企业盈利能力稳中向好1、固德威:2022年业绩超出预期,规模效应逐步凸显 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5.9-7.07亿元,同比+111.06% ~152.92%。对应Q4单季度归母净利中值3.50亿元,环比+58.54%,同比+442.84%。分析师预计公司Q4逆变器出货27万台,以单台功率14kW计算,出货3.8GW,超出市场预期。单瓦盈利0.06-0.07元/W ,盈利能力环比提升8.5%。其中储能逆变器Q4出货10万台,单瓦盈利0.22-0.23元/W;并网逆变器Q4出货17万台,单瓦盈利0.03-0.04元/W。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主要系储能业务持续增长,储能电池包业务快速发展,规模效应凸显,费用率显著下降。2、德业股份:业绩超出市场预期,23Q1需求维持高景气 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14.5-15.5亿元,同比+150.62%~167.91%。对应Q4单季度归母净利中值5.75亿元,环比+20.57%,同比+223.11%。分析师预计公司Q4逆变器出货55.8万台,单瓦盈利0.24-0.25元/W ,储能逆变器出货12-13万台,单瓦盈利0.36-0.37元/W,组串逆变器出货6-7万台,微逆出货36-37万台,逆变器整体盈利能力与Q3基本持平。公司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主要系下游市场需求旺盛,逆变器出货持续快速增长,公司逆变器产品功率段与市场适配度高,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展望2023年,受行业需求季节性波动影响,Q1逆变器出货量环比略降,微逆等占比持续提升,储能逆变器占比相对下降,单瓦盈利环比略降。3、阳光电源:业绩超出预期,逆变器及储能系统出货量大幅提升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32-38亿元,同比+102%~140%。对应Q4单季度归母净利中值14.09亿元,环比+21.45%,同比+1708%。逆变器业务:分析师预计公司Q4逆变器出货24-25GW,单瓦盈利0.03-0.04元/W ,盈利能力与Q3基本持平。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逆变器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主要系2023年地面电站装机开始起量,公司龙头效应进一步强化,受益明显。储能业务:分析师预计公司Q4储能业务出货2.9-3GWh,其中储能系统出货2.2-2.3GWh,户储出货0.7-0.8GWh。公司的储能系统集成能力全国领先,近年来主攻海外大储市场,逐步深入户储赛道布局。我们预计随着2023年大储市场全面爆发,公司储能业务有望进入量利双升阶段。4、锦浪科技:23Q1产能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10.4-11亿元,同比+ 119.49%~132.15%。对应Q4单季度归母净利中值3.74亿元,环比+22.43%,同比+ 237.2%。五、风电:疫情拖累安装进度,2022低基数2023高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37.63GW,同比-21%,2021年同期为47.57GW;12月风电新增装机15.11GW,同比-34%,环比+995%。从行业装机量来看,2022年风电行业受2021年海风抢装潮、2022年疫情影响,装机量同比下降21%,从各家企业业绩表现来看,受行业装机量下降以及2022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影响,预计2022年大部分风电企业业绩呈现量利齐跌。

但2022年全国风电招标量超100GW,同比实现翻倍增长,为2023、2024年行业装机打下坚实基础,伴随2022年下半年以来,大宗产品价格下降,预计2023年风电企业业绩整体将呈现量利齐升。


塔筒环节:风电塔筒环节头部企业为大金重工、天顺风能、泰胜风能、天能重工、海力风电。塔筒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盈利能力相对稳定。2022年前三季度,塔筒企业毛利率、净利率均呈现下滑态势,原因在于:疫情影响2022年风电装机建设进度;原材料钢板价格上半年持续高位,塔筒企业盈利冲击较大。2023年,行业装机量提升以及钢材价格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下行,预计2023年塔筒环节单位盈利、出货都将迎来修复。

风电塔筒企业中,天顺风能发布业绩预告。天顺风能:根据公司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亿元–6.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0.36%-55.71%。分析师预测,2022年天顺风能塔筒出货45万吨,其中,四季度出货20万吨,单吨净利600元。2022年以来,风电行业受疫情影响,2022年陆上和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37.63GW,同比2021年下滑21%,同时受风电机组快速大型化升级影响,行业技术迭代升级影响短期交付。2022年前三季度由于受疫情影响,北方大基地区域装机进度缓慢,第四季度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风电装机明显开始回暖,预计2023年风电行业装机总量将同比2022年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大金重工:截至目前,公司未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24.06%。海力风电:截至目前,公司未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下降73.75%。泰胜风能:截至目前,公司未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降18.91%。 海缆:2022调整之年,2023年海风持续兑现2022年,受2021年海风抢装潮结束以及铜价高位影响,2022年海缆企业海缆出货、盈利呈现同比下降,我们认为,海风装机在2022年短暂调整后,2023-2025年都将保持30%以上复合增速,看好海缆企业2023年盈利修复。东方电缆:截至目前,公司未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36亿元,同比下降23.4%。 锻件铸件:原材料下行期待盈利修复2022年前三季度风电铸件锻件企业毛利率净利率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包括2022年风电装机同比下降;原材料(钢材)价格上升;海运费用持续高企,出口业务受到影响。2023年伴随行业装机回升及原材料价格下行,盈利将有所修复。金雷股份:截至目前,公司未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公司锻造主轴出货量15万吨,铸造主轴出货量1.5万吨,自由锻件出货量3.3万吨。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降42.33%。六、电力设备根据中电联统计,电网投资方面,2022年1-11月份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209亿元,同比增长2.6%。电源投资方面,1-11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5525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水电718亿元,同比下降15.4%;火电736亿元,同比增长38.3%;核电533亿元,同比增长23.7%;风电1511亿元,同比下降23.8%。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86.7%。我们认为电网投资进入平缓增长时期,而电源投资重回向上周期,将超过电网投资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点。

输变电设备环节:该环节公司头部企业主要为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四方股份、中国西电、平高电气等。环节主要依赖于电网投资,但2022年1-11月份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4209亿元,同比增长仅2.6%,因此相应上市公司有增长但较为平缓。预计2023年电网投资仍维持个位数增长,相应上市公司在特高压、柔性直流、电网信息化等子方向仍有结构性增长,但若不能在新能源、储能、海外业务方面取得突破,则输变电设备预计整体增长较为平缓。输变电设备企业中,思源电气发布业绩预告。思源电气: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104.69亿,同比增长2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8亿,同比增长1.70%。其中2022Q4实现营收34.67亿,同比增长34.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2亿,同比增长39.8%。分析师预测,2022年开关类产品收入45亿元以上,保持平稳增长,线圈类产品收入20亿元以上,无功补偿、智能设备、工程总包类分别取得收入10亿以上。公司2022年业绩基本持平的原因主要是疫情导致开工率不足、运费上涨,大宗上涨导致成本提高等,共同影响了公司毛利率。预计2023年公司毛利将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业绩   硅片   中值   净利   出货量   新能源   净利润   出货   组件   预告   形势   电池   行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