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读书好取暖

对于读书人来说,冬天阅读,别有一番情趣。 记得在新疆时,冬天外面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气温降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当时我在学校当老师,住的平房,没有暖气。在家里做饭,烧煤炭,炉子通向火墙。所谓火墙,就是用砖块砌成带有几排孔洞让烟气通过的墙壁。炉子的烟火和余热通过火墙再从屋顶的烟囱排出去。有了火墙,冬天家里就不再那么寒冷。尤其刚做完晚饭,炉子的余热正盛,火墙特别暖和。这时,用罢晚餐,处理好家务杂事,就手捧书本,靠着火墙,静静地阅读。在滴水成冰的冬天,依偎着散发出阵阵温暖的火墙,读着一本盼望已久的书,那种愉悦之情,那种美妙的感觉,难以言表。 后来我调回老家苏北工作。那时家里没装空调,没有新疆那样的火墙,也没有北方的炕,冬天特别寒冷。那时,家里烧的煤炭炉子。晚上,炉子“封”了,没有明火,但仍散发出微微的暖气。这时,我就挑灯夜战,手捧诗书,靠着火炉,潜心阅读。尽管门外寒气逼人,“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依仗煤炉微弱的热气,倒也不觉寒冷,读得津津有味。这“围炉夜读”的情景,持续了有八九个冬季。 及至到上海定居,冬天我最向往、隔三岔五要去的地方,就是上海图书馆。冬天,从寒风凛冽的室外,置身于空调恒温、温暖如春的阅览室,全身心立马就舒坦开来,立即脱掉棉衣、外套,“轻装上阵”,一门心思尽情投入阅读。 在上海,我住的是石库门房子,就是一个门洞里住上三五户甚至楼上楼下住着七八户人家的那种老式、砖木式结构房子。我住的恰恰又在一楼,又有前后门。夏天,前后门一开,穿堂风“穿堂”而过,倒也凉快。但到了冬天,即使前后门不开,凉气还无孔不入地从门窗的缝隙压逼进来。我睡在北边的小间,冬天尤为寒冷些。 然而,每每晚上忙于阅读,倒浑然不觉得冷。甚至有时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脱去了棉袄。我读一本诗集,读到一首好诗,会翻来覆去地读,还在旁边用铅笔打个钩,以便以后再次重点翻阅;读散文,会将精妙的语句,摘抄下来,以供日后学习、揣摩,提升自己的语言功力;读人物传记,读到精妙之处,当即录入电脑,以备不时之需。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为绝妙诗文拍案叫绝;也往往会受到美好诗文的浸染、激励;甚至一时兴起,灵感乍现,也会按捺不住信笔涂鸦起来,或是一首小诗,或是一篇短文。如此这般动脑动心又动手,忙得热血沸腾,不亦乐乎,寒冷早已抛到九霄云外,甚至脑门上会渗出细小的汗珠。 看来,冬日读书也可取暖。 以前,我写过一篇短文“读书消暑”,意思是炎炎夏日,读书专心致志,神闲气定,心静自然凉,也不会感到酷热难当。其实,春天,阳光明媚,和风徐徐,百花盛开,鸟语花香,临窗而坐,面对姹紫嫣红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也极适宜开怀揽卷。春光烂漫,情趣盎然,不仅可以捧读诗书,更会令人文思如潮,笔走龙蛇,写出美文华章。秋季来临,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瓜香果熟,一派丰收景象,令人诗兴大发,更是读书好时节。 可见,对于一个乐于读书、以读书为乐的人来说,一年四季,无一日不可不读书。又如清朝画家陈洪绶七绝:“懒听门前长者车,有田堪种水堪渔。是非不入松风耳,花开花落只读书。”真是有福乃读书,人生自斑斓。 (崔鹤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火墙   余热   诗书   新疆   炉子   精妙   后门   冬日   寒冷   冬天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