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唐代女子的妆容发展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的强大可谓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等方面来看,唐朝都达到了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封建史的一个巅峰。

其近三百年间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不仅在当时无比耀眼,就算直至如今也让我们受益无穷,其中最为日常和明显的便是无数的唐诗,不断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

而也正是在唐朝时期,女性妆容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革的阶段,迎来了时代特色浓厚的唐朝式妆容。

一、唐朝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女性妆容的发展

1、整体社会的繁荣带动了妆容的兴盛

在经历过隋末战乱以及唐朝初年的统一战争后,新生的唐朝所面临的是一个环境破败、经济停滞、民生凋敝的社会。

也因此,当突厥兵临城下时,即便能力出众如唐太宗,最后也只能选择与其签订渭水之盟来保障两国之间和平。

但是,当唐朝经过短暂的休养生息后,他却猛然对周边其他政权展露出了自己凶狠的獠牙。在军事上,唐朝先后出兵突厥、高句丽、土谷浑、契丹等政权,虽然在这一过程当中曾出现过一定的困苦。

最后所取得的结果却仍然是较为圆满的,那便是基本上都是以唐朝的胜利告终,唐朝也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奠定了自己作为彼时东亚地区霸主的崇高地位。

一方面,唐朝之所以能够在军事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唐朝社会在数年的休养生息后所为唐朝军队提供的各种丰富物资。

另一方面,当唐朝在军事上取得对其他政权的压倒性胜利后,为自身赢得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也方便了自己与其他政权之间包括商业在内的各方面来往,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同时,与其他朝代相比起来,唐朝统治者对商业给予了更为宽仁和厚道的待遇,不仅没有对其进行打压排挤,反倒是专门出台了一些其他的措施来推动商业的进步

这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是少见的。而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唐朝社会也变得更为繁荣。

再加上唐朝前中期的统治者虽然说不上个个都英明神武,但总体来说还是至少担得起一个中庸稳定,“贞观之治”、“乾元之治”、“开元盛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世。

足以反映出至少在那个时候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较高的。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当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一定满足后,便会转向对精神享乐的追求,包括服装、娱乐活动、饰品等在内都是如此,妆容自然也不例外。

作为一种实用性缺失的活动,化妆必定不可能在山河破碎的动乱时期在全民之中流行起来。

毕竟饭都吃不饱了谁还在乎形象,这也是妆容能够在唐朝时期成为一种社会性现象的重要原因。

2、唐朝文化环境较为多元丰富

相比于中国历史上其他绝大多数将儒家作为官方统治思想的朝代,唐朝社会的思想无疑要显得多元丰富得多。

为了彰显出自身身份的正统性,唐朝统治者硬是将春秋时期的老子追认为自己的先祖,而以老子道家思想为基础所创造的道教也由此成为了唐朝时期的正统国教,在整个社会内有着巨大影响力。

而佛教在经过之前数百年的发展后也拥有了较广得社会影响力,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更是达到巅峰,也一度成为了唐朝的国教。

同时,儒家思想也没有遭到摒弃,仍然在继续沿用传播。因此,唐朝时期在思想界形成了一种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局面,而这种思想在后来便体现到了对于不同妆容的追求上

最后,唐朝的社会环境也较为特殊。虽然唐朝统治者本身是汉人,且其也一直是将汉文化视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唐朝前中期的统治阶级却其实深深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唐朝之前是隋朝。

隋朝的前身是北周,北周又是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一个政权,而无论唐朝的统治者还是隋朝的统治者曾都是北周统治阶级的一员。

成长于那样的环境之下,唐朝统治阶级很难不受到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并在上行下效之下将这种风气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到整个社会。因此,对于唐朝时期的妆容,我们还能看到诸多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内容。

二、唐代妆容整体来说较为丰富

1、仅是妆面便有多达四种类型

在唐朝时期,妆面可谓极为流行,成为一种社会风尚。鹅黄,指的是一种由黄色颜料制成、涂抹于前额之间的装饰物,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产生,之后经过发展演变一直在唐朝时期达到自身盛行的顶峰。

在当时,人们主要是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此类妆容,分别是染画法、粘贴法,前者是指用笔蘸在颜料上以后再涂抹在额头上,后者则是将黄色的小薄片用胶水粘在额头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妆容正是在女子看见佛像之后受到启发后而发明。

第二种妆面类型名为斜红,是一种位于脸颊和太阳穴之间的红色新月形装饰,其在《南朝华而不实的歌》中有着这样的记载:“衣浅于更衣室,脸斜红于傅周围。”

但是,相比于其他三种妆面类型来说,斜红其实有一种刻意制造残缺之美的意味,与其他的雍容、华丽之美有着较大的差别。

第三种妆面类型为花钿,是一种位于前额和额头之间的装饰物。与鹅黄类似,花钿的进行也主要是染画法和粘贴法。

在染画法中,颜色不再仅仅局限于鹅黄中的黄色,而往往是五颜六色。在粘贴法中,鱼骨、丝绸乃至金箔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原材料,其背后存在一层名为呵胶的特质胶水,不管是粘贴还是取下都十分方便。

除此之外,花钿还存在第三种用昆虫翅膀来制作的形式,只是这种类型的花钿对于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显然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的起。

尤其是用翠鸟的羽毛所制作而成的翠钿,在唐朝时期更是精美无比,不仅受到了女士们的追捧,文人雅客们对其似乎也青睐有加,不少古文中都对其有所提及,如张璧在《浣溪沙》中便曾用“翠好金好镇眉心”这样的句子来描写翠钿。

最后一种妆面类型则是面靥,它是一种位于嘴边梨涡处两个如黄豆大小的红色圆点。相比于其他三种妆面,这种妆面着实算得上是源远流长,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存在,只是那个时候是将这种作为一种后宫之人来了月事的标记。

每当妃子来了月事后,她便将点上了面靥妆容得面具放在脸上,便可以不用侍寝。直至三国时期之后,它的功效才逐渐转移到单纯的美观上,并在唐朝时期迎来兴盛,并且一直流传到宋朝时期。

2、眉毛也是妆容中的重点

对于眉毛,古人给予了十分重视的态度,早在战国时期便已经有了相关记载,如《楚辞》当中便有着这样的记载:“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而在许多古代诗歌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眉妆的影子,如较为著名的“远山青黛眉”,唐朝时期对于眉妆更是达到了一种堪称狂热痴迷的地步。

在唐朝初年,眉毛在颜色上较深,眉形被高高抬起,整体来说不够美观,甚至呈现出一种奇怪的感觉。

之后,唐朝开始流行起短眉来,因为其形状如同桂花,它也被称为“桂叶眉”。除此之外,唐朝还曾流行过一种“八字眉”,在《纨扇仕女图》中妃子便是此种眉妆。

3、女性发型样式也较为丰富

作为一个人身上最为显眼的部位之一,头发对于颜值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唐朝时期的人们当然也意识到了这点,因此对于发型也给予了一定重视。

或许是较为简单的原因,在夏商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发髻这种发型,就是将头发盘在头顶或者后脑勺之上然后用东西扎起来。

直到唐朝时期则是发展到鼎盛,并且根据捆绑手法的不同而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除了发髻外,其余发型则更是多种多样,高髻、花髻、倭坠髻、反绾、小髻等可谓数不胜数,让唐朝时期的妆容显得丰富多样起来。

三、总结

总的来说,唐朝时期的妆容类型不仅涵盖了多个部位,其本身也呈现出一种丰富多样的特点。得益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唐朝时期的人们能够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转向对更高的精神享乐的追求,妆容作为享乐追求中的重要内容,自然便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获得了巨大发展

虽然在唐朝中后期,唐朝的国力已经进入一种衰弱的地步,人们对于妆容的追求却并未就此消失,反倒是继续加强,直至流传到后世。

参考资料

《唐代女性的妆容演变刍议》——林心怡

《浅析唐代女性妆容的审美趣味》——赵炜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北周   隋朝   鹅黄   画法   探析   统治者   唐代   唐朝   政权   时期   女子   类型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