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不夜城为邕城夜游锦上添花

南宁不夜城大门极具壮乡风情 苏建栋 (6岁)摄

广西南宁不夜城2022年1月14日晚正式开街。作为土生土长的南宁人,我家离南宁不夜城仅18公里,本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一睹为快。春节期间,却几次专程开车想带家人去逛火爆出圈的南宁不夜城。但几次都严重堵车或几公里外就看到:车如龙,人如簇,排队长龙等逛南宁不夜城……

五象笑迎八方来客 卢伊琳摄

远远看到城内灯火璀璨,热闹非凡的景象,好羡慕,但只有干焦急的份。

排队长龙等逛南宁不夜城的游客 苏玉敬摄

正月初六那天,一家人决定豁出去了,当天16时就赶到大门口了,虽然已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但毕竟可以顺利以第一波游客进入,感到高兴极了!

南宁不夜城真的好美 卢伊琳摄

“南宁不夜城魅力在于:璀璨的霓虹,绚烂的灯火,壮乡风情与现代国潮元素的碰撞与融合,是烟火气、文艺范和潮流范兼具的人气打卡点。点亮了南宁璀璨的夜生活,擦亮“中国不夜城 浪漫夜南宁”城市名片。

南宁不夜城霓虹璀璨,灯火绚烂,美轮美奂 卢伊琳摄

“南宁之夜”项目全长约666米,占地约3万平方米,设置10组大型娱乐设施,16个行为艺术舞蹈,1个活动广场,100多处网红打卡点,150余家街区商铺。每天带来几十场演艺节目,电音泼水广场、篝火泡泡广场、五象对歌广场互动体验,尽情沉浸,嗨玩不停,高潮不断,赢得点赞无数。

广旅第一碗

街区分有四大主题,分别是夜游游览、民俗体验、美食品鉴、情景互动,形成吃中有游,游中有购,购中有娱,娱中有秀的主题式文旅商业街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精致国潮文化的复合型“城市舞台”。成为本地人必到,外地人常来,游客群必游的南宁夜间旅游打卡新地标。

风清水暖群鱼上,谁向荆溪下(占)钓筒。出自宋·陶弼《春野亭》

今晚的不夜之城,人流量一眼望不尽头,人山人海,让人感受到了久违的“烟火气”。

当天晚上我在活动广场就惊喜看到竹子堂地狮充满民族风情的点睛、采青,吐对联表演和“狮王争霸”精彩表演,十分刺激,观众发出阵阵叫好尖叫声。还有壮族对歌、打铁花等极具当地特色的民俗,通过生动有趣的演绎,被搬上舞台,为游客带来极具震撼力的视听盛宴。

竹子堂精彩醒狮表演 苏玉敬摄

街区内设计了一面汇集“老南宁”日常口语的俚语墙,比如风Fie、做咩呀、一蚊鸡、湿湿水、切咧等,都是南宁经典白话语句,让人倍感亲切,“老友味”浓厚。

“老南宁”日常口语的俚语墙 苏玉敬摄

行为艺术舞蹈伉丽歌仙、荡青绿、面捏将军、花前月下,忘情茉莉、钟鼓乐之、苗女月琴,还有美轮美奂的古装美人,婀娜多姿的美人鱼,让人感到曲有尽,情不止,叹为观止。

《花前月下》艺术舞蹈表演 苏玉敬摄

还有传说中的神兽:中国龙、恐龙、凤凰、南宁通宝、锦绣回忆、擎天柱等让游客忘情地打卡拍照。坐过山车、玩海盗船、与高大威猛的变形金刚比酷,玩百步穿杨、飞花令、逛百家姓、童年时光、淘气猫面具馆、乐涂彩绘手工坊、南宁宝藏、大炮乐园馆等寓学于乐的项目,让小孩尖叫不已,留连忘返。

美轮美奂的古装美人表演秀 苏玉敬摄

在街区里飞燕羽裳集、北京葫芦糖、唐娃娃、壮家摔碗酒、遗兮馆、木质手工艺品等许多手艺人一改以往关起门来做手艺的方式,纷纷拿起手机开始网络直播,不仅为直播接上了时代的地气,更为非遗文化注入了流量的热度,从而让非遗不再是“活在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活化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潮流样式,“非遗”圈粉无数。

十分吸眼球的古兵器表演秀 苏玉敬摄

广西小吃历史悠久,口味独特,种类丰富。美食街里人头攒动,香气扑鼻,诱惑着每一个人的味蕾。夜市有本土美食老友粉、柳州的螺蛳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梧州的炒河粉同为广西“四大米粉”、还有如猪脚粉、马蹄糕、金凤缘卤煮、小嘟来、炸翻天炸串串香、三鲜粥、恭城油茶、宾阳酸粉、玉林牛干巴、北海老街虾饼、横州茉莉茶、水街酸嘢、百变冰激凌……让人直流口水,直想尝个遍。

还有全国的特色美食:老北京糖葫芦、爆肚、小吊梨汤,长沙臭豆腐、大香肠,陕西肉夹馍、冷皮、牛筋面、绝味烤面筋、锅盔、biangbiang面,安徽卷面皮、淮南牛肉汤,广式豆浆油条、鲜果炒冰,海南椰奶,天津狗不理包子,大连铁板鱿鱼,烟台花式棉花糖,云南石屏爆浆豆腐、武汉三豆皮、热干面,四川手工冰粉、乐山跷牛肉,福建福鼎肉片、刈()包,新疆肚包肉、肉串,内蒙古牛肉干、烤串、港式牛杂、蛋仔冰淇淋,台北关东煮、蚵仔煎、拉丝热狗棒、黄金虾球,朝鲜族打糕等……

还有异国风味的意大利冰淇淋、印度飞饼、越面小卷粉、泰国椰奶、韩国炸鸡……

深受年轻人追捧的还有:网红空气年糕、网红豆腐、网红披萨、网红甘蔗汁、网红鸭肠、网红大可乐、七彩拇指生煎包、芒果西施、红柳枝大串、火山石烤肉肠、一封情酥等……

让人们大饱口福,大快朵颐。那一晚我们逛累了,就买上一杯奶茶,捧着一份小吃,继续这个愉快的夜晚,真的爱上了这个浪漫的南宁不夜城。

“南宁之夜”项目作为广旅集团与西安锦上添花文旅集团共同倾力打造的主题式商业街区。运用猫头鹰和啄木鸟思维,为五象新区提供精准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立足邕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极具辨识度与感染力的文旅特色。同时结合当下新潮的国潮元素、文创周边、潮流美食、灯光艺术、AI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多元化的文旅业态,充分满足人们吃、游、购、娱、赏等多重需求,助推五象新区餐饮住宿、非遗文创、民俗演艺等文旅商家引流获客,促进当地人员就业,为邕城夜游再锦上添花。

南宁老友粉是极具地方风味的小吃 苏建栋摄

老友粉是广西南宁市及周边地区的地方风味小吃,是南宁传统小吃的金字招牌,其口味鲜辣、汤料香浓,具有开胃解腻、驱风散寒、通窍醒脑的独特功效,南宁老友粉与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梧州的炒河粉同为广西“四大米粉”。2007年入选南宁公布的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老友粉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典故:据传,20世纪初,邕城市中心的一帮友仔天天到市一家茶馆喝茶聚会。有一天,其中的一名好友患了重感卧床不起,后得益于茶馆老板特制的老友面解除了病痛。这名好友为了感谢友仔们的关心和茶馆老板创制的治病开胃面,于是书赠“老友常来”的牌匾。“老友面”从此得名,并结合当地人喜食的米粉发展成了老友粉,并扬名八桂,乃至海内外。

这个字“分量”好重,太难写了 苏玉敬摄

biánɡ-biánɡ面,关中民谣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吃一老碗biánɡ-biánɡ面喜气洋洋,油泼辣子少了嘟嘟囔囔”。

据文献记载,从周秦到今天,关中小麦,历史闻名。陕西名面——biánɡ-biánɡ面,香气浓郁,劲道醉人。看它,像裤带;挑它,挑不断;吃它,出大汗。它助五脏,厚肠胃,易煮食,好消化,天下谁人都爱它,百吃不厌,包括“千古一帝”秦始皇也不例外。

传说咱秦始皇有一天食欲不是很好,吃啥都不香,加上那一段时间成天有其它地盘的人来闹事儿,心情也不美气。这一回还真的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咧,那咋办?一个太监从大街上买了一碗平民吃的biánɡ-biánɡ面回来,万万没想到啊!咱的秦始皇爱吃的不行,把面吃完后惊赞“这面撩咋咧!”(陕西方言,美得很的意思)

问这是啥面,太监回答:biánɡ-biánɡ面。咱秦始皇心里想“这面我吃了,就是我的,其他人咋能和我吃的一样”于是说既然自己吃了就是“御用”食物了,就御赐了一个字形复杂的名,故意让平民难以写出此字!

另一说法是:有一位怀才不遇且身无分文的秀才来道咸阳,陕西从古到今面食都很出名,路过一家面馆时,饥肠辘辘的穷秀才都看傻了。店里面卖的面条像裤袋般宽,上面一层油泼辣子,冒着热气!他顾不上有钱没钱就要了一碗,吃得盘干碗净、辣汤都不带剩的,等吃完才想起来自己没钱。

“掌柜的,我书一个匾,抵这面的钱可好?”掌柜的盯着这秀才看,面相清朗,不似坏蛋,心想那就试试看:“就请秀才取个名字,换了这单单的一个‘麵’〔面〕。”

秀才看那面师双手抻面,一边抻扯一边摔,面碰案板,发出biánɡ-biánɡ响声,于是提笔写下biánɡ-biánɡ面的响亮招牌名。

biánɡ-biánɡ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文化味浓,这个字确切字型正规字典里查不到,辞海里也没有,外地人更不认识,他是陕西关中地区食的一种面的称谓:叫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

为了方便百姓好记,秀才还留下一个口诀: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

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赢得了满堂喝彩,从此,“biánɡ-biánɡ面”这一悦耳的名字和可口的面食一起流传开来,走出咸阳、关中,走向中国东南西北中,名扬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南宁   不夜城   关中   茶馆   陕西   广西   米粉   锦上添花   秀才   街区   老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