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跌了4年,北向资金一路增持,净利润创新高,股息率超6%

#财经新势力新春季#

北向资金对银行股似乎有独特的偏爱。不仅喜欢平安、招商和宁波这类众所周知的明星公司,对相对小众的股份制银行,华夏银行,也是情有独钟。尽管其股价,在过去5年内,跌幅达43%,但北向资金的持股数量占其自由流通股本的比例,却从1%升至8%。

NO.1

华夏银行的股价自2018年开始,几乎就没有出现过像样的上涨,5年内,仅有2019年录得6%的正回报,其余4年均是下跌,股价从2018年初的最高价8.5元,跌至2022年底的最低价4.8元,跌幅达43%。

要是其经营业绩在持续下滑,发生这种下跌幅度,也不足为怪。

根据华夏银行的财报,2017年至2021年分别录得净利润119亿、209亿、221亿、215亿和239亿,其中仅2020年出现小幅下滑,其余年份均是正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录得净利润174亿,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亿。

股价与净利润

似乎,股价的下跌与净利润的增长发生了严重的背离?

事实上,若是对这5年的净利润增速取平均值,仅4.4%。尽管在2018年最高价8.5元时,华夏银行的PE估值低至6.6倍,但是其股息率也仅1.5%,比同期的招行还要低0.8个百分点。

PE与股息率

这种低增速的模式,或许只能拿四大行与之对比,但很明显,后者的股息率要显著高于前者。

换言之,当机构们看不到未来的成长性时,似乎只能把它当做高等级债券去看待,毕竟它也不太会去编故事。

其实,脱离了行业或公司的特征,单独去谈PE估值,原本就没有实际价值。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极端情况的低增长,或许只能依靠股息回报。

另外一方面,在过去五年,华夏银行的ROE持续下滑,从11%下降至不足8%,与四大行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甚至比交行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ROE

或许正因如此,才造就了华夏银行的股价在过去五年内跌了四年,跌幅达43%,说得直白些,也算是一种杀估值的过程。

NO.2

令人费解的是,在股息回报和ROE上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北向资金却从2018年三季度开始,持续买入华夏银行的股份,持股数量占其自由流通股本的比例,从1%升至8%。关键是,在这五年间,持股比例很少出现明显下降。

对于几乎失去成长性,且在行业内又没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一家银行股,北向资金图什么呢?

正如前面提到的,华夏银行依靠故事驱动,去支撑或推动股价,这种可能性似乎很渺茫。那么,对北向资金而言,持续增长的股息率或许是他们坚守的原因所在。

随着股价的下跌和股利支付率的上升,华夏银行的股息率自2019年以来逐步升高,当前的股息率已经超过6%,正在逐步缩小与四大行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与华夏银行类似的现象,也同样发生在北京银行上面,后者的净利润增速也只能排在四大行的阵营,但过去的股息率均低于四大行。北京银行在2018年股价最高价时,股息率也仅2.3%,与同期招行一样,后来经过股价的下跌,股息率逐步提升至超过7%,已经高于四大行。同样,北向资金自2018年3季度进场以来,至今仍然坚守其中。

或许,他们正试图通过积累这些低增长银行股的股份,利用时间去赚取利润。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股息   净利润   华夏银行   股价   资金   高于   跌幅   最高价   同期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