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破国漫天花板,《深海》的后劲儿太大!

春节档的片子,十点君一路测评。

今天,终于聊到这部。

早在随《姜子牙》上映释出贴片预告时,它便如惊鸿照影一般令人难忘。

瑰伟绮丽的瀚海图景,神秘莫测的渡船餐厅。

渐近,一个不具名的男声响起:

欢迎来到深海大饭店。

自那之后,我们一盼就是快三年——

开篇先表态,十点君个人很爱这部片子,也相信它在当今的国漫市场不可多得。

老生常谈的影片背景,这里简单复习一遍:

导演田晓鹏,2015年拍出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票房9.56亿,豆瓣评分8.3。

四年后,《哪吒之魔童降世》以8.4分成绩,狂揽50亿票房,跃居彼时影史第二。

以至,大家渐渐忘了。

田晓鹏如何在国产动画低迷的前景下突出重围。

适逢《深海》上映,《哪吒》的导演饺子,手绘兼发文,字字句句恳切。

我们也由此发现,优秀的国漫导演一直守望相助。

现在,《深海》的票房刚过3亿,同档期几乎垫底,恐难收回成本。

评分稳定在7.4,表面逊于前作。

但十点君相信,它存在的意义更胜《大圣归来》。

动画电影的评判维度,往往要兼顾两个方面:画面+内容。

最近,《深海》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

组委会的评论,恰能对其作出统筹性的概述:

它以前所未见的视觉和极具野心的叙事,让我们感到震撼。

正如田晓鹏导演所期待的,让世界看见中国动画。

他成功带队1478人,研发“粒子水墨”技术,打破流转飘逸的水墨与绘线分明的三维之间层层壁垒。

让稍纵即逝的一个镜头,容纳20亿颗粒子——

“我们觉得动画片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吉卜力他们会为自己的风格花很长时间,因为那是他们找到的,皮克斯会花十年的时间去研究三维,因为那是他们找到的。水墨是中国的,它是独特的,那我们认为水墨是值得我们去做的。”


超好rua的海獭糖豆,既是新晋表情包,也是赵丽颖的头像新宠。

作为世界上毛发最多的动物,它们每只都让设计师熬掉秀发,真正达成“物种守恒”。

高饱和度绚烂色彩,嵌刻于每一帧画面。

叹为观止的美,触目所及皆是。

如果田晓鹏导演决意走一条老路,踩着《大圣归来》的脚印行进,收效或超现在。

但我们却会错过,一场旷古绝伦的视觉盛宴,一次见证创新国漫青史留名的可能。

听的层面,由音乐人窦鹏历时三年量身订制。

23首配乐,循着海的方向荡开,勾描出梦的模样。

心之所往音乐:窦鹏 - 深海 电影原声大碟

适时响起的乐曲,就像层层剥落外衣、突然露出的洋葱心,助推情绪达到顶点。

那一刻,落泪只是一种本能。

各维度顶配设置,融合度极高。

完整一张色彩斑斓的糖纸。

只有展平它,我们才会发现,那些嵌在褶皱里的细小颗粒,不是甜渍,而是苦涩。

接下来,我们回归内容本身。

前方关键剧透预警,请酌情阅读。


参宿,一个年龄只有八岁的小女孩。

误入南河经营的深海大饭店,开启冒险旅程。

初看设定,不乏电影《千与千寻》之趣味,更有人盛赞田晓鹏为“中国宫崎骏”。

但纵览全片,瑰丽奇幻的童话外壳,其实包裹着现实社会的刺痛感。

深海中所有见闻,都是参宿投海自尽、处于弥留之际时,基于已知世界生发的想象。

她从小成长于一个破碎后重新“弥合”的家庭中。

生母远走他乡,短信交流从来只有寥寥数语。

而父亲,自再婚后,将生活重心更多地偏移到妻子和小儿子身上。

参宿能做的,只有尽力迎合他们“一家三口”的幸福氛围。

开篇铺屏阴郁色调,呼应参宿的内心世界。

即便如此,家庭部分并未刻意放大其他成员对参宿造成的创痛,而是以一种长期以来的忽视去渲染参宿的处境。

生母的不闻不问,后母的表面关心,以及父亲手里的一碗水,永远端不平…

参宿穿着继母送她的鞋子,明明小到挤脚,也要咬着牙说合适。

也许,只有在那个自由温软的梦里,参宿才敢把它悄悄换成拖鞋,露出脚跟。

许多逆境之下的角色,少不了一身反骨,少不了要与周遭对抗。

但作为一个怯懦的小姑娘,参宿身上那种迫于生活自我调和的顺从与伪装,才更让人窝心的疼。

稚嫩的孩子,不懂大人的世界,唯有在失去家庭响应的情况下,一次次向自己问责。

“都是我的错。”

她安静承受着灰暗生活赋予的一切。

直到最后,积重难返。

终日罩在参宿身上那件红帽衫,是一名抑郁症患者隔绝外世的屏障,也是幻境中人们声声唤着的“丧气鬼”。

而片名深海,投射出汹浪滔滔不见底的现实。

多少次,她一寸一厘的希望在此处溺亡,即将消失殆尽。

是南河,是那个以小丑模样现身、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及时出现。

留住她,也留住一丝光亮。

坦白来讲,前段少女绮梦般叙事,在充盈饱满的色彩映衬下稍显单薄。

但正是这种轻浅过渡的内容,反而契合一个八岁女孩不太厚重的经历。

哪怕置身自我的意识体验之中,参宿依旧卑怯地回避着他人的目光,顺应梦境流逝去寻母亲的下落。

而母亲,是她误闯深海、坚持航程的唯一动力,也是她徘徊于生死之间的珍贵念想。

片内,田晓鹏导演借由一次深海之行,解构出参宿的内心世界。

片外,他也大胆翻新个人动画风格,放弃初探市场的经验,踏上一条完全未知的旅途。

曾经,凭借小支点,撬动大目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功做到了。

无数动画作品,开始尝试嵌套神话IP的外壳,旧辞新说。

但颇具优势的田晓鹏,却选择退出勇进激流,打造更具现实意义的原创故事。

这个故事,不燃,也不戳人爽点。

热烈就没有,热泪倒有一大堆。

至于结局,究竟是“致郁”还是“治愈”,十点君缓了三天,还说不出答案。

然而,它的意义正如田晓鹏导演所讲的那样——

“我觉得电影能治愈人是很难的。其实参宿也没那么容易被治愈。南河给了参宿一个“微亮的瞬间”,是让参宿坚硬的盔甲打开了一个小缝隙,让她愿意用新的角度去走入这个世界。往后参宿到底有没有走出来,都有可能,她可能回去,也可能成长为南河。”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经历不同,感受相同。

我们都是参宿,藏在隐形的红帽衫之下。

天高海深,前路莫测,大概遇不到南河。

可是,一定要做自己的南河啊。

来源: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哪吒   深海   大圣   西游记   生母   水墨   中国   劲儿   票房   导演   动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