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艺伎?




是枝裕和的新剧《舞伎家的料理人》看了吗?
陆陆续续把贺岁档影片看完后,我点开了Netflix的新剧《舞伎家的料理人》。


这部剧的导演和编剧是是枝裕和,了解亚洲电影的朋友们对他应该不陌生了,他的作品曾多次入围三大国际影展,数部经典,且鲜少失手。


是枝裕和的风格非常鲜明,一直以来,他都喜欢通过纪实的拍摄手法去观察普通人,或者说是“边缘人”的生活,然后平铺直叙地讲温情的故事。

《如父如子》

表面好像细碎平常的流水账,可他总能在平静下去制造治愈人心的波澜,暖暖的慢慢的。
比如《海街日记》,人与一座老房子和日常事物紧密粘合。没有激烈的口舌之争,就是用平淡小事串联起了四姐妹在镰仓共度的一轮四季。


再比如《小偷家族》,同样是一家人局促的生活在一栋古旧寒酸的老房子里,因为屋内偏僻狭窄,当听见烟花声抬头时,他们甚至无法看见灿烂的夜空。


于是,他们就挤在一起听声音,也同样很快乐。


是枝裕和说:“生活就是这样,千疮百孔之中,也会有些美丽的瞬间,我想捕捉的正是这些瞬间。”
这次的新剧,仍然是是枝裕和一贯风格,美食、美景、美人、温情人际,每一帧镜头都是一首京都风物诗。
捧着一杯热茶,看得轻松舒心,就像过节期间吃多了大鱼大肉后突然吃上了营养均衡的简食。


《舞伎家的料理人》延续了同名漫画和电视动画主要的故事线与人物设定,开头是16岁的季代(森七菜 饰)为了实现成为一名美丽舞伎的梦想,与好朋友堇(出口夏希 饰)离开青森,到京都学艺。


当季代被告知不适合做舞伎,正准备离开时,却因料理的才能被看中,于是她阴差阳错的与舞伎们共同生活,在“屋形”里担任起厨师。


慢慢的,两个一起到京都的少女,一个成为了屋形的料理人,一个成长为令人瞠目结舌的美丽舞伎。


在这迎来送往的蔬食饭羹与精致装扮的和服之下,就构筑出了女孩子们梦想与日常。
表面上看,小堇的理想好像更加光鲜一些,但事实上舞伎的光鲜外表背后有诸多客观问题存在。
第一集两个女孩初到朔,是枝裕和就通过凉子的冷眼警示了出来。


比艰苦的屋形生活更现实的是,这一行当与性产业之间的划分很暧昧,在许多人眼中,舞伎、艺伎仍然是男性视角下的产物,其间种种对女性的规训已经被当下人诟病。
但另一方面,京都舞伎、艺伎更是日本完美女性的化身,她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日式美学和古典文化,其营生也并非是取悦男子。



01 为了维持美丽层层加码

舞伎,日语原文写作“舞妓”,为了将其与女性性工作者区分开来,汉语翻译时选用了单人旁的“伎”。


同属于女性艺术表演者,舞伎是艺伎在见习阶段时的名称。通常来说,舞伎从十四五岁开始学艺,直到二十岁才会正式成为艺伎。


她们的妆容打扮遵循着严格的规程。
首先,以水溶的白粉均匀涂抹面部和脖颈,这种自然光下煞白、夸张的底妆,在昏黄烛火的映衬下会显得女孩们肤如凝脂、面容靓丽。


在额头发际线和后颈部,她们会留出一定范围的皮肤不上妆。
前者就是为了让妆面不自然,看起来像面具,增加舞伎、艺伎的神秘感;后者则是为了让颈部显得更长,因为修长颈部是日本美人的条件之一。


舞伎的妆容要义是娇俏可爱,眉毛短、略带弧度,犹如一轮新月,上下眼尾用红色画出形状,唇型也要小巧。


《舞伎家的料理人》里小堇以“百花”之名出道时,口红只涂抹了下唇,这是从业未满一年舞伎的妆容要求。


艺伎会用更深的红色涂整唇,有时还会延长眉毛增加自己的风情。
比如《艺伎回忆录》中巩俐扮演的初桃,眉毛上挑尖锐、收笔急促,眉尾一直延申到了太阳穴,气质张扬鲜明,人群中谁是头牌一眼就明了。


根据记录,过去的舞伎、艺伎会点燃泡桐树枝条,吹灭后用指尖捏捏进行冷却,最后拿烧出来的炭画眉,这样画出的眉毛会“呈一种可爱的柔灰色”。


现代则更流行红黑交叠的眉毛,红色扫出眉型,黑色加深眉毛中部。


妆面让她们显得粉妆玉砌、我见犹怜,如精致的瓷娃娃一般。
发型当然也不能“掉链子”,她们在面对不同的宴会场合时会配合不同的假发,一般来讲,舞伎多是用真发来束出立体的发髻。


首先,为了让头发蓬松,发髻师会用加热的烙铁拉直头发,效果等同于我们现在用玉米夹夹发根垫高颅顶。


接着,传统的发髻师会使用鬓发油和结发绳来打理头发,不过鬓发油的使用不能过量,因为它会让头发过于紧绷。


发髻的样式与艺伎的等级、类别有关,不同的样式能在无形之中让某种风格更加鲜明。例如,蓬松的后颈发髻让人看起来更加纯真可爱。


另外,由于梳头过程相当繁复,所以一旦梳好发髻,舞伎一般一个星期只洗一次头。
甚至为了避免睡觉时弄乱,她们会睡在特殊制作的箱枕上,只垫在脖子下面。
为了习惯用箱枕睡觉,训练初期,她们会在枕头四周撒上米,这样如果无意识滑落,米粒就会粘到发髻上。

《艺伎回忆录》

这些在日常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为了让自己在台前看起来更加优雅矜持,维持好世人眼中的完美形象。


就像《艺伎回忆录》里小千代第一次见到初桃那样,书里写道:
“她的脸上涂了一层浓重的白色,就像一堵被太阳照耀的云墙。头发梳成时髦的发髻,闪烁着黑色漆器般的光芒,发髻上点缀着由琥珀雕刻成的饰品和一根簪子,簪子上垂下来的纤细银链随着她的移动而闪闪发光。”

02 “舞伎是贩卖梦想的生意。”

舞伎、艺伎的工作,主要是参加宴会、招待客人,一般需要表演茶道、歌舞,陪客人聊天等。有他们的宴会,叫做座敷。


《舞伎家的料理人》里吉乃说过,“舞伎是贩卖梦想的生意。”,她们除了每天要进行长时间的歌舞、插花、三味线、小鼓等培训外,还有很多严苛的规定。


不能使用手机,因为她们必须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嚣,坚守文化传统;不能进入便利店,因为这不符合她们古典的形象等等。
所以剧中鹤驹放在冰箱里的布丁不见了,她才会那么失望。“你明知道这个头发,不允许进入便利店啊!”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京都艺伎是“行走的工艺美术馆”。行走在花见小路上的她们,从头到脚都用心装扮着。
有“日本第一艺伎”之称的纱月,就谈起过自己想当艺伎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每天都能穿得很华丽啊……”


舞伎佩戴的花簪,十二个月,月月不同,制作花簪的工艺从江户时期传承至今。


制作者需要借助镊子,用细工花的手法折出上百片花瓣,整理形状后放在涂有浆糊的台子上,最后一朵一朵组合成形。


有些制作腰带的手工艺人还在用着老式的手工织布机,把纺线浸泡浆糊后,在未干之前纺织,这样织出来的腰带会泛着光泽。


但这种“浸丝纺织”工艺也让手工艺人吃尽了苦头。为了延缓纺线变干的时间,他们夏天风扇、空调都不会开,而且一旦开始,中途不能停止。


除此之外,还有和服、木屐、三味线等,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物件背后,都是一代代匠人的传承与坚持。
走入祇园,这里的人、这里存在的工种,似乎都在为一场绝美的梦投注心力,这个梦因而被编排得有条不紊、一丝不苟。

但正如百子感叹的那句,“这个腐朽不堪的城镇也能重建就好了”,梦的内里早就已经非常老旧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京都   发髻   头发   新剧   日本   颈部   回忆录   眉毛   料理   梦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