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会给孩子讲古典文学名著》:三个步骤,让孩子爱上名著

《侯会给孩子讲古典文学名著》 侯会 青豆书坊 三联书店

30年前,一位文学教授的女儿年纪还小,像所有孩子喜欢缠着大人讲故事一样,她也喜欢听父亲讲故事。《拇指姑娘》《小红帽》都讲过了,这位父亲想,与其自己随便编些故事,不如给女儿讲讲中国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他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讲起,讲到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一直到沈从文与他念念不忘的“边城”……女儿居然特别爱听。这位父亲当时就有了给所有孩子写套书的冲动。

这位父亲,就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授侯会。

别人写书稿,是伏案而作,侯会教授除了纸、笔,还要加一个录音机。他总设想,当面对稿纸时,会有一双好奇的眼睛望着自己,他要尽量拣孩子能听懂的字眼,小心选择他们能理解的句式,慢慢地讲着……每写完一段书稿,他还要用磁带录下来,自己听,也请孩子听,孩子有听不懂的地方,就重新改,直到满意为止。这两套名为《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的作品,重印了很多次,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套),荣获全国畅销书奖,并列入教育部“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

2022年9月,侯会教授再次出山,推出了自己的新作《侯会给孩子讲古典文学名著》系列。这一次侯会教授给孩子们讲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

侯会教授是明清文学研究专家,学养深厚,治学严谨,《水浒源流新证》《〈水浒〉〈西游〉探源》《物欲红楼梦》《金粟儒林篇》等都是他的学术著作。这次给孩子们讲五大名著,正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写这套书侯会教授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录音设备从录音机变成了手机、平板电脑,侯教授的设备在变,但给孩子写书的初心和用心一直没有变。

怎么让孩子有兴趣、有能力去读原著,而且能读完、读懂、读透?正是这套《侯会给孩子讲古典文学名著》要解决的课题。

侯会教授采用了一个方法——三重阅读法,通过导读、速读、选读三个步骤,让孩子爱上名著。

导读部分,侯会教授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用有趣的方式,帮孩子打开读名著的眼界,拉近孩子与作品的距离,打消他们对名著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他会跟孩子讨论孙悟空是“国产猴”还是“外国猴”?三国魏、蜀、吴哪个集团人才最多?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是怎么排列的,是不是有点乱?梁山好汉的原型是“山贼”还是“水寇”……这样的讨论会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孩子产生读下去的欲望。

速读部分,侯会教授用最简练的语言,将小说的主要情节加以复述,这部分是对原著的一个缩写。

比如侯会老师用4万字把《红楼梦》小说情节讲清楚,这样孩子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作品的内容,全局在胸,等于带孩子把《红楼梦》整本速读了一遍。

有了前两个部分的引导,孩子已经急着要看看原著文字,想要零距离接触生气勃勃的小说人物,孙悟空、鲁智深、关云长、贾宝玉,还要看赤壁之战如何打败曹操,看范进如何哭笑无常,看鲁智深如何拳打镇关西……

选读是全书的重点,这一部分节选自原著的精华,让孩子感受原汁原味经典的魅力,所选的内容约占原著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保证孩子能达到足够的阅读量和原著精彩的内容不遗漏。

每段原著节选前面,侯教授都精心撰写了“阅读提示”,帮助孩子加深对原著的理解、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对原著的分析能力。比如在《侯会给孩子讲〈三国演义〉》的一回,侯老师专门给孩子普及了古人姓名称谓的学问。什么时候直呼姓名,什么时候称呼表字,什么时候称关羽,什么时候称云长?挑起孩子的阅读兴致,提示他们留意原著里的这些细节。

这套书的注释也很细致,符合孩子的阅读特点,不仅对生字做了注音,对生僻的词做了注释,《侯会给孩子讲〈红楼梦〉》里像“姨奶奶”、“内侄女”这些人物关系称谓都有说明。

这三遍读下来,孩子可以对名著整本书有一个全局的认识,对重要的人物、情节又有一个比较深层次的理解解读,不仅会爱上名著,答对大大小小的名著考试题也不再是问题!

30年持续不断地为孩子讲解文学经典,带孩子穿越历史,尽可能多地接触中华文学精粹,爱上传统文化,这也是《侯会给孩子讲古典文学名著》这套书的目的所在。

(原标题:文学教授三步讲名著)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郑鑫

流程编辑:u06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名著   文学名著   古典   红楼梦   孩子   原著   步骤   父亲   教授   经典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