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家庭健康管理?

一直以来,基于传统就诊习惯和远程问诊接触面不足等条件限制,互联网医疗平台在培养用户习惯方面一直收效甚微,所以以至于大家宁可花着更多的精力、时间、金钱去选择当面问诊。然而,从当时的武汉封城开始,远程问诊网络热度便急剧攀升,疫情期间在线咨询接 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判断自身症状是否为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口罩相关选择和佩戴方式、低热处理方式、孕产妇相关防护咨询等,此后热度便一直保持在较为活跃的水平线上,到目前为止,相关网络热度仍在持续。

互联网医疗平台快速发展

对目前较为热门的几大在线问诊平台热度趋势进行分析,腾讯微信、京东健康、新浪微博、阿里健康占据前几位,这与用户的使用习惯有一定关系。这几个平台本身便拥有庞大、固定的粉丝群体,在线医疗只是其业务的一部分,疫情期间快速增长的用户群体与本身业务相辅相成,互为助力,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网络问诊平台的医生是真的吗,可信度高吗?

首先,不论哪个问诊平台开展网络问诊都需要获取互联网医院证书,而这个证书必须是要与实体医院结合,通过卫健委审批才能拿到证件;其次,无论哪个问诊平台的医生,首先需要提供身份证、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所在医院职称聘书,并且还要把这些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进行备案,所以这个基本是不可能造假的。还有就是在线上问诊的数据都会至少保留五年。

哪些问题或者疾病适合在网络问诊平台上面问诊?

网络问诊平台上面适合问诊的是“不那么紧急的疾病”,这包括了大多数疾病,大多数疾病不是急诊,或者不是很严重的急诊,比如我们耳鼻喉急诊里面,卡鱼刺,不严重的鼻出血,鼻部外伤,耳外伤,对于患者犹豫到底是不是需要去医院,能否自愈或者是否不用处理的时候,可以在网络问诊平台上问诊。

其次就是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充分沟通,但是门诊医生常常无法和患者充分的沟通,往往医生开了药就要接着下一位了。

网络问诊平台上面可以充分的沟通慢性疾病的管理。比如过敏性鼻炎,我会把过敏性鼻炎的原理,治疗方法的选择,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用多久,什么时候开始减量,什么时候停药都交代清楚,你绝对会觉得物有所值。

最后就是针对出现的一些症状,患者会担心是不是疾病,是否需要去医院检查,也可以来网络问诊平台咨询,万一不用去医院,可以省去医院排队做检查的时间和费用。


线上问诊平台都有哪些功能?以康家医为例

目前,康家医现有功能模块分三大块:一、线上问诊,二、慢病管理,三、重疾服务。

线上问诊

视频问诊:康家医从始至终都会坚持一个原则视频问诊必须在一分钟内接诊,这也是行业最高执行标准 1分钟内接诊,15秒内接诊率85%,25秒内接诊率95%。

图文问诊: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发起图文问诊。随时想问就问,留言问,认真回。

慢病管理

慢病管理系统:可建立多人档案,经典的1+2三人模式,涵盖当下家庭所需。

数据上传系统:通过康家医平台链接蓝牙设备,一键测量慢病数据,并同步至用户档案中,免去手动输入。在没有匹配的设备情况下,提供了拍照上传功能自动识别测量数值。另外还配有手动输入数据功能。全方面为用户着想,把户用家里的闲置的设备发挥作用,康家医可谓是良苦用心。

数据提醒系统:在常见慢病都需要定期测量数值,而康家医平台就可以定期提醒用户进行健康数据测量。根据不同需求设定不同时间,在设定时间到了,康家医平台会以短信方式主动提醒用户(包括本人和关联人)测量。

异常报警系统:在用户测得数据超出了标准范围,平台将会以短信方式主动提醒用户(包括本人和关联人)注意身体。

重疾服务

在使用重疾服务时,有一个月等待生效期,且只能本人使用。指在平台账户激活满30天,使用者必须是和平台账户信息一致。

专家挂号:重点专家门诊号源,无需排队直接预约。

转诊预约:转入上级医院,优质原汁原味,对症科室医生服务。

二次诊疗:帮助长期疾病治疗效果不佳,给出更多、更专业的建议。

就医陪同:子女繁忙、异地就医、身体不便、重大就医、医院不熟、孤寡独居提供专属陪同服务。

住院手术:协调住院手术,精准引导医疗机构就诊。

营养方案:病后恢复,膳食为先,七分治疗,三分调养。

康复指导:手术不熟结束,康复才是开始。一站式康复方案指导,管家式品质服务,教练式回归健康生活。康复都是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一件事情。

#家庭健康管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在线   热度   测量   疾病   医生   家庭   医院   数据   用户   健康   平台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