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自我认同,从女孩到女性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父母经常在亲戚面前说她懒散,不会做家务,什么都不会之类的,导致了她的亲戚对她的印象非常糟糕,久而久之,她也失去了自信,开始自卑,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就是他们口中所说的那样呢?从这件小事我想引申出两个问题,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的重要性,以及,可以强加在女孩子身上的罪名是否更多。并尝试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客观的视角来审视一个女孩变为女人所需经历的身份认同抉择。

1、 你是否能摆脱家庭印记

原生家庭,是我们这个时代自我意识觉醒后,被讨论得沸沸扬扬的话题。

持消极观点的人说,原生家庭就像是每个人独特的,烙印在身上的基因,你所表现出来的性格,行为,甚至是抑郁倾向都与它脱不开干系。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一定中了原生家庭彩票,拥有美好的家人,并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培养出来的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与果敢,而有一大堆性格缺陷的人,只能自认倒霉,因为你无法剔除,更无法改变这个基因,根深蒂固,无法跳脱的观念将让你饱受折磨,家庭就是性格的原罪。但也有人积极地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个体,并拥有改变自我意识的力量。既然意识到了原生家庭对自己带来的弊端,知道症结在哪,改变起来就容易多了。除了家庭,性格更多是靠在人生这条路上遇到的朋友、磨难、挫折与自己后期的努力形成的,不应该把所有矛盾的枪头都指向家庭。

不可否认,家庭确实实实在在地对每个人的性格产生了影响,我认为能否摆脱,或者将家庭对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因人而异,摆脱不了的人,并不是不够强大和独立,应该承认的是,改变是困难的。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闪光带你,不断地审视自己,向内自我探索,去了解自己,去认可自己,去看到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的地方,并将它放大到能让自己引以为傲。如果改变不了,那不如先抓住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才能拥有更多,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2、 从女孩到女人

作为女生,可能我对一些话语会更为敏感。比如说女孩子就得会做家务,得温柔体贴,不必追求什么事业,早点找个好人家嫁了,生几个小孩,相夫教子就完成任务了。似乎女人追求的,就只能是婚姻和家庭。当然,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孩开始加入反抗传统观念的阵营,在网络上,在现实世界里,举起寻求平等的旗帜努力发声。但这场运动也开始饱受争议,究竟是不是打着女权的名义,高喊平等的同时,实际上却也在享受女性优待?在辩驳之下,这场运动的本意也变得越发模糊。

一个小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性别觉醒,变为女孩,再到女人的呢?性格开始跟男孩不一样,展现出更多柔和的气质,也开始学习周围女性的行为举止,做一些女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再大一点,知道了有女人味和会持家是夸赞的词汇,便开始努力褪去稚气,变得体贴、得体、温柔和会做家务。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便从小孩成长为大人了。而小女孩一旦掌握了男女分工,承担起身为女性的责任,也就成为女人了。

究竟如何定义男女平等,以什么方式实现平等,要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平等,我想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个难题。尽管我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人类社会的建构方式,想揭开复杂多变的人性的本质的奥秘,寻找到具有普适性的解决争端的办法,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家庭   和会   女权   平等   女孩子   性格   身上   自我   努力   女孩   女性   更多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