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角逐,中国第四个“双中心”为何花落西安?

#头条创作挑战赛##西安#

新年伊始,西安收到重磅礼物:“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获批建设!

由此,西安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之后,中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区域)。

而成渝、合肥、武汉仅获批“单中心”城市(区域)。

建设“双中心”有什么意义?

全球科学研究已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前沿的革命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的综合性极限研究手段。

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对战略科技力量的需求非常迫切。

由此,我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速,正在成为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力抓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内容之一,也是国家以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内很多城市均已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科技创新中心。

我们来看看已经批复建设的三个“双中心”城市(区域)。

北京是首都,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也是全国最大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有中国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和号称中国硅谷的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

上海是我国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上海已建成软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15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位,融资额和总市值均居全国首位。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上海市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三。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已形成通信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无人机产业、机器人产业等产业集群,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世界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位列全球百大科技集群第二名,仅次于东京--横滨。

获批“单中心”城市(区域)的成渝、合肥、武汉,科技实力强劲,在某些领域具有先进水平优势。

此前,除了成都、武汉、合肥之外,南京、杭州、青岛、重庆等城市,都雄心勃勃地明确了创建“双中心”的意向。

即使有的城市未获批,但是实力不可小觑。

例如青岛,海洋科学优势明显,涉海科研机构数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全职在青岛的涉海院士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西安凭什么获批建设“双中心”?

西安为什么能够在众多城市中胜出,成为第四个“双中心”?

这一方面,是国家对西安科技实力的认可,同时也是对西安的战略发展地位和科技创新空间的寄托。

优势一:强大的科技实力、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西安是老牌工业城市,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编制的《2022中国先进重工业城市排行榜》显示,西安总分高居第二,仅次于上海。



优势二:中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西安的国防科技资源全国第二。

西安是中国航天航空动力之乡、中国兵器工业重镇,聚集了国内航天1/3以上、兵器1/3以上、航空近1/4的科研单位、专业人才及生产力量。

诸多国之重器,例如轰-6、飞豹、空警-2000,运-20以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动机等,都诞生于西安。

优势三:科教水平和研发实力雄厚

西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的科技人才、科技力量、研发水平,居中国内地城市第三位。

西安是中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 。

高校中有“985工程”高校2所,“211工程”高校7所(含空军军医大学)。拥有研究生培养机构43所,两院院士七十余人。


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一期,已经建成投用。

目前,陕西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40家、其中国家备案8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17家、其中国家级37家。

“秦创原”是陕西省最大的科技孵化器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秦创原”总窗口是西咸新区,引进科技型企业近1200家。秦创原e站注册创新团队和企业800余家,入驻各类金融机构65家,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企业300家,建设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00支。

优势四:科研创新环境优越

西安交大、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安高新区,入选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双创示范基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并推广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的院地校地融合发展模式,技术经理人模式被国务院办公厅列入推广支持创新改革举措。

西安在全国率先设立西安军民通用标准化研究院,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

科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中,西安居副省级城市第6、西部第1。

西安连续多年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成功举办全球创投峰会。已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家设立离岸创新中心等国际化平台。

根据《2021年西安市研发经费投入统计公报》,西安市2021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共投入经费 553.67 亿元,投入强度(占GDP比例)为5.18%,仅次于北京和深圳。

获批建设“双中心”,对西安意味着什么?

这次,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标志着西安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对创新资源流动具有显著的引导、组织和控制能力。

举个例子,北京、上海自不用说,就拿合肥来说。

合肥自2017年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受益明显。

量子通信、平板显示、智能制造、太阳能光伏、智能语音、生物医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等多个国家大科学装置。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加快提高科创能力的紧迫性愈发凸显。这也直接关乎一座城市在区域发展大局及全国创新大局中的地位。

西安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陕西省省会,是国家明确建设的三个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国家中心城市。

西安获批建设“双中心”,标志着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从而,西安如虎添翼,获得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前,西安市公布了建设“双中心”的规划。

综合性科学中心将由“一核两翼”构成。“一核”位于丝路科学城(西安科学园),“两翼”分别位于中国西部创新港和长安大学城。

西安科技创新中心将构建“一核一圈一带”空间布局。“一核”即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区,“一圈”即以西安都市圈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生态圈,“一带”即面向“一带一路”的丝路科技创新合作带。

“双中心”建设,将聚焦打造“科学、科创、产业、服务”四大圈层,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插上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翅膀,腾飞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西安   中国   陕西省   合肥   中心   综合性   科学   国家   城市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