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排球运动这样做,帮你避免99%的运动损伤

气排球作为一项隔网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比赛以及日常的训练中依据科学实践指导,有效的避免运动损伤。

气排球虽然是隔网对抗性项目,在运动中参与者很容易受伤。

在气排球运动中,运动员击球位置没有掌握好,缺乏准备活动,注意力不集中,场地设施不完善均可引起运动损伤。

气排球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有手指、肩、腰、膝、脚踝等。

气排球扣球时,因肩部无力,扣空球或扣球技术错误引起肩袖损伤肱二头肌腱腱鞘炎。

此外“扣球”、“封网”、“倒地救球”等也会引起腰肌拉伤、椎板疲劳性骨折和棘突骨膜炎。

气排球发展的潜力很是非常巨大的,目前只有在国内进行推广,现在很多省市都已经成立了气排球队,每年的气排球比赛也逐渐增多,这个体育项目正慢慢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如今,气排球运动已经走进了许多课堂,走进了社区家庭,走进了各个工作领域,走进了农村乡野,很多地方都有打气排球的身影,它很好的丰富了广大群众的健身娱乐方式,进一步改善了社会风气,为推动全民健身有着积极的作用。

了解气排球运动损伤的产生、急救处理、预防措施,可以科学合理地运动,不仅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和预防运动损伤,更有利于气排球这项运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气排球运动中来,让这项运动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01气排球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和机制

(一)气排球运动损伤的部位

在气排球运动损伤中,脚踝损伤率最高,达到21.3%。其次各运动部位损伤率比较高的有腰部20.2%、手指18.1%、膝关节17.1%、肩部13%。

(二)气排球运动损伤的类型

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专项训练和比赛有密切的关系。

不同运动项目有其特有的运动损伤规律,这与专项技战术的特殊要求有关。为了更好预防气排球运动损伤,必须对气排球中的常见伤和多发伤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运动损伤的规律,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也有助于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康复,也可以为合理安排伤后的体育运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根据统计,在气排球运动中损伤率较高的有踝关节扭伤(15.4%)、腰肌拉伤(14.6%)、肱二头肌腱腱鞘炎(12.7%)、手指挫伤(12.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0.2%)。

1.踝关节扭伤

起跳落地后,踝关节担负着全身的重量。

由于气排球在网前争夺激烈,运动员扣球、拦网后落地时,失去重心踩到别人脚上或在运动中脚被踩或被绊等原因都会产生足旋后或内翻的动作,造成踝关节的外侧韧带损伤。

2.腰肌损伤、腰椎间盘突出、棘突骨膜炎

在气排球运动中,腰部损伤主要是腰肌损伤、棘突骨膜炎和腰椎间盘突出。

多由于扣球时起跳时间和扣球位置未掌握好,躯干突然发力过度后伸,或者扣球、救球倒地跌扑引起。

3.肱二头肌腱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

肩部是气排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部位,以肩袖损伤肱二头肌腱腱鞘炎最为常见。扣球是气排球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

在平时训练及比赛中频繁挥臂扣球可使肩部软组织处于长期超负荷状态,引起肩部软组织的慢性劳损。

当上臂外展90 屈肘扣球时,冈上肌肌腱在肩峰和肱骨间受到挤压和研磨,容易造成损伤,进而引起肱二头肌腱腱鞘炎。

在气排球运动中,运动员为了完成发球、扣球时的转肩等动作时,肱骨头在肩峰下滑动可造成滑囊的挤压和摩擦,长期错误技术动作的刺激,可形成肩峰下滑囊炎。

4.手指挫伤

在气排球运动中,运动员在传球、扣球、拦网等技术动作中,指骨受到忽然的侧方打击,或指关节因外力呈过度背伸、掌屈和扭转,进而导致指关节挫伤。在防守拦网时,手指关节扭伤、骨折和脱位也比较常见。

5.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在气排球运动的技术动作,大部分是在起跳腾空、半蹲状态或急停急起移动中完成的,膝部的负荷重,容易发生损伤。

在气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左右滑步较多,因而易引起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运动员在前后移动和起跳扣球、传球及拦网的过程中,膝关节屈伸时伴旋转暴力,引起半月板的矛盾运动(膝的屈伸同时又有扭转、挤压或者内外翻运动),导致半月板破裂,引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三)气排球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

1.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后立即用拇指压迫痛点(韧带的撕裂部位)止血,同时做强迫内翻试验及踝抽屉试验,检查是否有韧带完全断裂。

如有条件采用RICE急救原则处理。用弹力绷带固定加压包扎制动,抬高伤肢。

24小时以后,取掉加压包扎的绷带,改用踝关节支撑带或者特殊支具固定踝部,进行慢走—快走—慢跑—快跑(直线)的康复训练。

2.腰肌损伤、腰椎间盘突出、棘突骨膜炎

腰肌损伤首先应努力去除导致损伤的原因,矫正不良姿势,避免静力性劳损(保持一种体位过久)。

同时,进行腰背部肌肉力量训练,加强腰部左右肌力的平衡及腰腹肌的协调训练。

也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理疗,达到舒筋活血、解痉止痛、解除粘连消除炎症的目的。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卧床休息是最保守的治疗。可以通过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某些腰疼。

也可以通过理疗、按摩、揉、捏等方法放松腰背肌肉。进行腰背伸肌锻炼,在锻炼中可使用支持带,避免从事弯腰及负重的体力活动。

3.肱二头肌腱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

可采取急性期休息、制动、冷敷、甚至将上臂外展30 固定。

急性期过后,可采取抚摩、揉、捏、搓等手法进行按摩。

对痛点明确者,可在局部采用封闭治疗。其他可配合应用拔罐、理疗、灸法。损伤后期应练习肩关节的回环及旋转运动。

慢性病例应减少或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加强肩部力量练习。

4.手指挫伤

可先进行手法复原。

术者一手托住患手,一手拇食指握住患指末节正反向牵引,用手法将弯曲的患指伸直,将筋腱舒顺,关节滑利,并同时配以轻柔捏发,以病人的自觉舒适不疼为度。

如果只是侧副韧带损伤,急性期可用粘膏支持带加压固定,局部冰敷,48小时后开始屈伸运动。

指关节损伤早期,需与相邻的手指固定在一起。侧副韧带断裂引起畸形者,则需要支持板固定3周。

5.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局部应及时进行制动、冰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

韧带轻度扭伤而无断裂者,可进行药物、针灸、理疗及推拿等治疗配合功能锻炼。

韧带不完全撕裂者,制动3周左右,在回复训练时应以粘膏支持带保护,直到局部疼痛完全消失,关节周围肌肉恢复正常肌力。

半月板急性损伤后,应立即进行局部的加压包扎固定和冷敷;2 3天后可进行局部理疗、按摩等处理。

关节积液严重的,应尽早抽取积液并注射抗炎药物,然后用棉花夹板加压包扎固定2 3周。症状严重,肿痛明显,经常发生绞锁障碍的运动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半月板的慢性损伤,可以采用痛点按摩或局部封闭的方法治疗。

在康复过程中要加强关节周围肌力练习以稳定关节。

(四)气排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气排球运动损伤的致伤因素有很多,在气排球运作中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动作不科学、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的知识、准备活动不够充足、注意力不够集中等因素。

运动损伤除了以上的原因以外,还与人体的某些部位解剖生理特点和运动项目本身的技战术特点有关。

在教学训练安排不当、局部负担过重等直接原因作用下,导致局部解剖生理特点与专项技战术特殊要求不相适应从而导致运动损伤发生。

1.技术动作不科学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体育参与者违反人体解剖和生理特点,不符合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因而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不仅是初学者和学习新动作时容易因错误动作致伤,已经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运动员在身体疲惫和注意力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因此致伤。

2.缺乏运动损伤常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或参加体育运动参与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认知不足,缺乏专业的预防知识有关。

他们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健身活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或比赛中没有积极采取各项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运动损伤后不认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和吸取教训,使运动损伤事故不断发生。

3.准备活动安排不合理

在身体相关系统还没得到充分的动员情况下,就投入高强度的运动。

由于身体的协调性不足,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较差,关节的灵活性也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因为容易造成运输损伤。

另外,在开始做准备活动时,用力过猛,速度过快,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功能活动的规律,容易引起肌肉的拉伤或关节扭伤。

身体已出现疲惫,在参加正式运动,身体功能水平已经有所下降,此时完成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就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4.运动量过大

很多体育运动参与者在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人体解剖和生理特点,运动量安排过大。

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这往往是专项训练中造成急慢性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5.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运动参与者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伤病初愈阶段或疲惫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等。在上述情况下参与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动作,就可能发生运动损伤。

另外,心理状态与运动损伤发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心情不舒畅。

情绪不高,对训练和比赛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注意力不集中,急躁、胆怯、犹豫等,都容易导致动作失常而引起损伤。

对于某些缺乏锻炼的知识和经验,争强好胜,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地参加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02气排球运动损伤预防建议

(一)正确掌握技术动作

在运动中参与者由于技术动作违背了正常的人体结构生理特点,从而导致了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初步学习技术时,应该要注重技术动作的要点和难点,正确理解每一项技术动作,按照要求进行体育运动。

也有一部人已经掌握了技术动作,由于注意力分散、运动负荷过重时也会导致运动损伤。

因此,在进行运动中应该遵循动作形成阶段的特点,循序渐进,避免运动损伤发生。

(二)增强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常识

当发生运动损伤时,往往由于不了解如何处理运动损伤,而进一步加重运动损伤。

在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学、比赛训练等情况下,应该提前学习专业的相关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方法。

避免自身在运动中受伤,也可以处理出现在生活中损伤。

(三)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在进行体育运动前都应做好有效的准备活动。

热身准备活动可以减小肌肉的粘滞性,防止运动损伤出现。

除了必要的热身活动,还应该注意运动后的肌肉韧带放松,可以通过瑜伽、拉伸和按摩等方式对肌肉进行放松,舒缓运动后的疲惫感。

(四)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根据技术动作的特点,对自身易受伤的关节、肌肉和韧带等部位更全面的进行热身活动。

例如,在气排球运动的技术动作,大部分是在起跳腾空落地、急停急起移动中完成的,为了预防膝关节损伤,应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练习,以稳定膝关节;在排球运动中腰部受伤多由于扣球时起跳时间和扣球位置未掌握好,躯干过度后伸,或者扣球、救球倒地跌扑引起,应加强腰部肌肉力量练习以及腰腹练习。

另外对于旧伤部位应该加强功能性练习,能使损伤部位维持应有的生理功能,还可以预防再次损伤。

(五)合理控制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安排不足,不能出现生理性的“超量恢复”,达不到促进人体机能提高的目的。

运动负荷过大,身体机能无法承受,导致中枢神经呈疲惫的状态,人体各项感官功能下降,进而造成运动损伤。

所以,在进行体育运动应该根据各种运动项目技术特点,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安排每一次运动负荷。

(六)适当使用运动护具

在进行某些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技术动作的时,要合理运用运动护具和保护带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

选择运动护具时,要符合技术动作的特点,并定期及时地更新运动护具,以便于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

原文链接“气排球运动这样做,帮你避免99%的运动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排球   损伤   膝关节   韧带   体育运动   局部   肌肉   动作   发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