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老了,儿女一定要做好这四件事(不留遗憾)

曾经以为未来还有很长,后来离开家乡步入社会,日子变得匆忙,几年不见父母,就感觉他们又老了一点,一转眼,发现他们真得老了。

真可谓岁月不饶人,老了的父母,有时候感觉他们就像孩子,经历了太多人生的起起落落,却不懂了许多今天的事物,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习惯的活法,即使努力追赶年轻人的潮流,却也显得力不从心了。

因此有的老人会倍感失落——我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照照镜子,看着自己苍老的模样,眼角渐渐湿润了。

印象里很少看到爸妈哭泣,除了人生实在艰难的时候,儿时以为他们是机器人,长大后也一度觉得,爸妈早已经被现实深深洗礼,他们是“神”,至少是自己的神,神仙怎么会哭?

后来发现,当爸妈老了,动不动就掉眼泪,前几天听母亲讲她经历的往事,她说到动情,突然就哽咽了,自己心里也特别难受。

即便明白——人都会老的,终有一天也将一去不复返,可是作为儿女,常常会想——爸妈老了,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在与晚年的父母朝夕相处中,慢慢总结了一些心得——有些事情,面对父母,一定要做,而且要趁早!

01努力奋斗,让自己强大起来!

“活出个样子给自己看”——曾几何时早就有了这样的抱负,来到世上一遭,谁不渴望有所成就。

多少年轻人信誓旦旦,为了理想仗剑天涯,某一天“剑”丢了,陷入彷徨与不安,在现实面前,多少人活着活着,也就认命了。

人生的意义,当然有为自己而活,也必然要为自己而活,许多人在年轻时都很抵触——按照父母的理想活着。

后来有一天才懂,完全不必全都听他们的,尤其当他们老了,许多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做。

但是有一样——之所以不敢偷懒,之所以一直很拼,也是希望在父母有生之年,自己能够出人头地,让他们觉得骄傲。

有的人反对这种活法,尤其一些年轻人,可是,面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面对已经老去的父母,人怎会没有一点点“衣锦还乡”的欲念!不可能没有……

有的只是太多无奈,每每看到那些有能耐的成功人士。

比如富人刘强东有一年回老家看望父母的画面,多么美好,多么“气派”,父母自然也感到无比骄傲——看看,我们多有好命,生了个这么优秀的儿子,而且还孝顺。

其实最好的孝顺,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


02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他们

老人的生活多少有些单调,他们早已经习惯了“柴米油盐”,习惯了节俭,想着如何才能为儿女省点钱,这也是一种情怀。

年轻时为了供养儿女,宁可自己省穿俭用,年老后还是为了儿女过上更好的日子而节俭。

对于许多老年人而言,“节俭”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们把节俭变成了日常,换来的是下一代的丰衣足食。

剩下的时光里,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回忆从前——人一老了,身边的人少了,就总爱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也难免想与人倾诉。

主持人鲁豫曾在一次访谈时说,他父亲每次与她见面都爱回忆往事,有一次她忍不住了说,爸爸,这件事你已经讲好多次了。然后她父亲就不说话了……

许多老人都是如此,年轻人听那些“故事”听得次数多了,确实也有“腻歪”的时候,但也能理解,那些故事对于一个家太重要了,一辈子都不会在他们的脑海消失。

另者,人这一生,有许多心里话却无人可以倾诉,老人觉得——到了这把年纪还能跟谁聊聊?也就是儿女。

亲戚、朋友都变成了礼尚往来,许多人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回想这一生,多么不容易,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爸妈陪伴我们长大,我们陪伴他们老去,这,是作为儿女必然要完成的事。

因为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03把最好的留给父母

记得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家里有些“好东西”,首先都要孝敬给奶奶,比如买了一斤水果,一定先送到奶奶房间。

劝报亲恩篇》里有句话——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没有大富大贵,同样可以孝顺。

孝顺,关键在于执行起来,正如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不重要,至少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养大,这样的人,一定很幸福。

孝顺,更在于细微之处。

有的人说,我穷,我无能为力孝顺。

可是,穷就不活着了?就不吃穿了?

有的人家不差钱,却也不怎么孝顺老人。

家里有点好吃好喝,不舍得给爸妈,偷偷藏起来,这样的人,亲眼见到过。

老年代,包括现在的一些农村家庭,依然有“分家”一说,有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分”,有的则是与父母划清界限。

比如有的人结婚时,女方家要十万彩礼钱,男方爸妈实在给不起,就跟女方说——我们先欠着,等攒够了,再还你!

这在今天的许多人看来,多么现实冷酷,明明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的钱,何谈亏欠,却也可以理解为——是欠儿媳妇的钱,可终究不还是成了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又何谈亏欠。

小时候家里有点好吃好喝,爸妈都留给我们,家里所有的好东西,都留给了儿女,老百姓过日子不容易,从未听说,哪个父母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给了别人,也很少看见谁家爸妈自己吃好喝好,却不舍得把好东西给自己的儿女。

人这一辈子,最应该感恩的就是父母,步入社会以后,有几人不是“礼尚往来”,太多人都为利益相处,只有父母,那般无私,不计得失。

即便自己不富裕,却也要想着,在他们有生之年,也能多享一点福,多吃点好东西,多穿件新衣服,衣食无忧,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自己心里也会感到幸福。


04让自己的孩子也懂得孝敬老人

今天许多人理解的孝顺,不见得是多么“顺从”,因为不同时代的人对“孝顺”的理解不同。

与其说孝顺,不如说孝敬。

常言道,养儿方知父母心。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明白父母的艰辛,以及那份心情。

其实我们与父母没有什么不同,走过路过经历过以后,才发现这是一条重复的人生之路,细微之处,会有一些改变,但在内心深处,都是一样的“亲”与“疼”。

还有一种说法,叫“隔辈亲”。

好多老人,都很“娇惯”孙子孙女,那种亲昵感,也许在父母与儿女之间都不曾有过,但也许是因为当年年龄太小,忘记了。

省心录》里有一句话——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也就是说,你孝敬父母,将来儿女也会孝敬你。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怎么做人,会影响到身边的许多人,尤其儿女,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的人不孝敬父母,儿女耳濡目染,长大了也那样对待他。

这个世界是有“轮回”的,因果循环,皆有定数。

孝敬是一份传承。

一定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告诉他们善待老人,尊敬老人,关爱老人

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老了以后,也会重复昨天的“故事”。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遗憾,但少一点遗憾,也是奋斗的目标。

孝敬老人,一定要趁早!

不让自己有一天抱憾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儿女   好喝   节俭   遗憾   家里   老人   年轻人   父母   习惯   东西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