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被2022打趴下,我最感谢我自己

再过 4 小时,这一年就要结束了。这一年,你点赞最高的朋友圈是什么?

我曾问过读者这个问题,说实话,答案很让我意外和感动。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大事”,是生活里看似平常的“小事”。

我们过去总结一年,总要列出那些大成就,称赞其为“高光”。今天我想说,正是这些看似微小,却足够有韧劲、有力量的瞬间,组成了你 2022 年的“高光时刻”。

努力守护自己的日常。

@ 过期CD 这一年坚持最久的事是画画。每天早起画,已经画了将近 60 张。

敢突破。

30岁的 @ cheerlight 今年做了一个很有勇气的决定——辞职出国读书。

身边声音都是反对,“考虑年龄”,“考虑现实”,她还是决定,追随自己的心。

不被打倒。

@ 小米粒 前不久被确诊抑郁,她辞了职,每天去公园,学喜欢的钢琴。

她说,人只要还能想办法自救,就不会沉下去。

你应该也有同感,这一年,是很动荡的一年。

每个在变动中守住日常,在困境中保持前行的人,尤其值得被赞赏。

就像前几天我在微博看到的这个小男孩。参加跑步比赛时,鞋掉了,他没停,光着一只脚跑到了终点。他说:

“不管你发生什么事,只要你使劲向前跑就可以了。”

我们也是这样,喘着气,也许受过挫,流过泪,但最终坚持着,跑到了这一年的终点。

活过了 2022,你可以由衷地对那个不放弃的自己,说声感谢。

这一年,到底是什么时刻真正鼓舞着我们?

我想起读者 @ 自由 和我说的一个“赢了”的时刻,是她带病上了考研考场。

写字没有力气,就拼命写,写完了一支笔,又换了一支。出考场时,天久违地下起雪,她心底有个声音:

“我只要来到这里,就算赢了。”

还有哪些时刻,我们没有认输?

是即使外界动荡,也必须捍卫自己的生活。

我今年看过最美好的一场婚礼,发生在疫情期间的成都,一座居民楼的顶楼天台。

一切都很临时。新娘花环是自己做的,头纱是妈妈缝的,主持人是妹妹,摄像是弟弟。

但有一样东西很确定,此刻,我们必须相爱。

这也是此刻,我们必须捍卫生活的“如常”。

是生活把人甩到最难堪的境遇,人也能咬紧牙关爬起来。

这一年,你应该也和我一样,感受到生活大大小小许多地震。

我震感最强烈的,是今年秋天,从前常去的一家福建炒米粉店关门了。经过原来的店门口,我常常想,老板去哪了呢?他的家人还好吗?直到我偶然再和老板联系上,这个中年男人在送外卖。最近单子多,他一天跑将近 12 小时。

我问他,辛苦吗?他回我一个咧嘴笑的表情,“做什么都辛苦,总要过”。

我想起以前总在他店里听到的一首歌,你可能也听过,《爱拼才会赢》,里面有句歌词: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运,总嘛要照起工来行。”

意思是,人生起起落落,但你还是得打起精神来,做该做的事。

这一年,也是这些你咬紧牙关,继续生活的时刻,在支撑着你。

我知道,这一年快结束时,很多人猛然回头,会有一个共同感受:今年过得实在太快了。

会害怕,是不是无所收获?是不是没有得到期许的成长?是不是浪费了这一年?

这里我想说,不是的。

这是今年给我很大信心的一幕,张伟丽在 11 月举办的 UFC(终极格斗冠军赛),重新夺得冠军。

夺冠后,她感慨,“我之前拿到金腰带,我是中国的伟丽,现在我来到纽约,来到美国拿到金腰带,我觉得我是世界的伟丽。”这一刻,很多人为她的赢激动落泪。

但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不是张伟丽的赢,是她赢之前的姿态。

如果你了解张伟丽,就会知道,这不是她两次登上巅峰的故事,而是她从高峰跌落,再从低谷攀登高峰的故事。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坚持跑步,保持挥拳。

更注重和自己内心对话,每天练习打坐。刚开始打坐,根本坐不住,后来,她慢慢可以静下心来。

她守住了一个非常坚固的日常。这在今年非常重要。你要为这些你守住的东西嘉赏自己。

坚守住这些日常,也是在积蓄能量。

我想起那个 6 岁的脑瘫女孩,豆豆。

她第一次出现在热搜上,是穿衣服找不到袖口,踉跄着跟妈妈道歉。去年,我请她的妈妈帮忙录下豆豆的新年愿望,豆豆大声对镜头说,“要成为最好的篮球高手”。

今年,我一直关注豆豆妈妈的更新。她生活最常见的片段,就是每天带豆豆去复健。

时间一天天累积,变化也在一点点发生。很细微,但足够鼓舞人:豆豆可以在平地走稳了,豆豆会自己坐滑梯了,豆豆会上楼梯了……

看到最近一个好消息时,我眼眶有些热——豆豆会自己下楼梯了。前几天,她第一次自己扶着栏杆,一步步挪下了楼梯。

你看,你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就别怕一无所获。

所以,这一年,你足够有资格、有信心回过头对自己说:正是这一个个微小的时刻、这些我守住了日常生活、我没有放弃的时刻,使我度过了这一年。

它很平凡,但足够闪光、值得被记住。

就像纪录片《生活万岁》导演任长箴说的,生活是“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给你的门不是敞开的,不是通达的大道。当我们进到这个窄门里,接下来的路很远,也有黑地儿,但是都要走下去。所以我们要在这条路上找到亮,找到微光。”

纪录片里,那些微光,是普通人生活最日常、最坚韧的姿态。我觉得它也是高光。

武汉的单亲妈妈带着女儿开出租车,她在前面开车,女儿在后座。她载着一个家,驶向前方。

成都的盲人老夫妻每天上街卖唱。中秋节,他们买一只卤鸭,黑暗里摸索着碰杯。

有人问,为什么要叫“生活万岁”?

这是任长箴的回答:

“生活固然很难,但是我们在生活里要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是向上的。总要看到生活里好的方面和值得努力的方向,不让我们生活向下沉。”

所以你看,你坚守住了你的日常生活,你在 2022 没有放弃,已经是一场壮举。

你可以定格住这些闪光的时刻,你可以大声对自己说,

I'm proud of you!


撰稿:邓丫丫

责编: 丁丁


部分素材来源:@阿余;B站@我豆加油;梨视频;纪录片《生活万岁》;新生活方式研究院《张伟丽:不是为了某个目标打拳,只是知道这件事必须做》

我们所过的每个平凡的日常,

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日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豆豆   咬紧牙关   微光   成都   纪录片   守住   万岁   日常   时刻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