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我们,哲学与希望


今天我们讨论哲学与希望,第一个问题就是,哲学离我们遥远吗?

其实,哲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哲学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生活里,也就生活在哲学里。

哲学是水,我们是鱼,鱼儿每天都游荡在里生活里,也就自然而然的,游荡在哲学里,生活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智慧;

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启示。哲学的根,不在空想的头脑里,也不在浩如烟海的书本里,它就在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凡的生活里。

人是大自然的象征,也暗合着,大自然的韵律,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启示。柏拉图把这个启示,浪漫的说成是回忆。

哲学家也不是每天,都在琢磨那些,玄而又玄的大道理,除了仰望星空,哲学家更应该脚踩大地。哲学家的生活,也和普通人的生活,一模一样。哲学家也有诗和远方,也有浪漫和回忆。

哲学家应该会,两种语言,一种是哲学家,说给哲学家听的语言;一种是哲学家,说给普通人听的语言。可是,我们的哲学家,往往只会一种语言,那就是哲学的语言。

哲学家,和哲学家的语言,我们普通人,是有点听不懂。因为,这种语言,不是我们日常的语言,我们日常的语言,往往只满足于我们日常的交流,而哲学的语言,往往满足于哲学的思辨,这就是两种语言最大的区别。

日常的语言,对于哲学的语言,日常的语言更加的随意,哲学的语言,对于日常的语言,又过于的严谨。所以没有受过哲学训练的人,也就说不了哲学的语言,受过哲学训练的又,不屑于说普通的语言,这就是哲学,与我们普通人历来的隔阂。

这种隔阂,就造成了普通人,对哲学的误解,第一个误解,认为哲学很高深,很神秘;第二个误解,认为做哲学的人,都是一些唬人的大师,都有一些奇怪的名头。

第一,哲学并不神秘,也不高深,哲学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我们日常的经验,它是在我们日常的基础上,扬弃了事物的表象,提炼出了事物的共相,以共相来探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有了普遍性,规律性,合理性。


这个整体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的,抛洒掉具象事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逐渐的抽象的过。在我们日常具象的世界,事物千差万别,众说纷纭。

哲学就是要在,这个杂多的世界中,抛弃具象,提炼出抽象,这个抽象,就是这个世界的确定性。也就是人类妄图,以自己存在的有限性,来把握世界存在的无限性,从而提高自己的存在性。

不要说,哲学没用,哲学的用不是小用,而是大用,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提高我们的存在性,接近事物的无限性。

那怎么看待哲学,提高了我们的存在性呢?首先哲学是全科之学,是人类的总视野,是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知识之所以成知识8的前提。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等等,都不过是人存在性的放大,这个存在性就是哲学。自然哲学之后的哲学,亚里士多德把它叫做第二哲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翻译,这个翻译相对的不准确,“形而上学”出自我们的《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但是,按照希腊文的原意,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应该翻译成《关于存在的理论》。由此看见,哲学就是万物的存在性,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二哲学,也不过是给第一哲学,即自然哲学、科学,寻找一点存在的合理性。

这点合理性,也不过是人,在面对这个世界,诸多不确定性中,努力寻找的一点确定性,这点确定性,就是努力的活下去,活下去,就是万物存在的本能。

这点本能的汇聚,就构成了我们人类的存在性,那你说哲学,有没有用?

另外,哲学与普通人的陌生感,神秘感,也就造成了,一批所谓的大师出现,哲学我不相信所谓的大师,只相信勤奋的思考者,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讲:“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这些所谓的大师,要么是哲学的骗子,要么是哲学的败类。他们故意把哲学,一些陈芝麻,烂谷子,倒腾出来出来。

洗吧,洗吧,包装,包装,于是一批所谓的“国学大师”就出现,这些所谓的“国学大师”,你还别说,他们还是,很有市场的。

因为他们,迎合了普通人的好奇心,满足了普通人的求知欲。不要认为普通人,不爱学习,普通人是很爱学习的,不过他们学的,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玄而又玄的东西。

国学大师的出现,他们满足了普通人的求知欲。这些,所谓的国学大师,在真正,懂哲学人的眼里,几乎是嗤之以鼻。

但是,真正懂哲学的人,也是假清高,他们做出来的哲学,也只能给他们的学生听听,给他们的同行看看。而他们的学生,他的同行又有多少呢?

于是,哲学和普通人的生活,毫不相干,才出现了哲学无用论,哲学真的无用吗?不是的,哲学和我们的生活,和我们日常的语言,息息相关。

比如,我们说,这个人太肤浅了,做事说话,“只看现象,不看本质!”这里的现象和本质,就是两个哲学上,常见的两个词汇。虽然他不懂哲学,但丝毫不妨碍他使用哲学。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里,还很多,在比如,“这个人说话,一点逻辑都没有。”逻辑就是哲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我们日常语言里的词汇,上升到哲学,却别有一番韵味,这就是哲学与普通人的距离。哲学需要普及,需要提高,就离不开我们普通人的参与,普通人离开了哲学,你也就不会了思考。

哲学无用论是个谬论,虽然哲学不能,给予你实际的利益,但是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行为和生活,塑造你和社会的价值取向。

人是一台会思考的机器,哲学就是人的意识流,它是我们思维里底层的逻辑,如果,把我们比作一台电脑,哲学就是这台电脑的操作系统,没有这个操作系统,电脑可谓是“空”,可谓是个茫然,你连赞成和反对我的余地,都没有了。

哲学从古至今,都不是普通人的学问,普通人也会,本能的把哲学疲敝为 “空” ,屏蔽为无用,这样多省事,这就是人的存在性,这就是存在的简约性。

再加上,东方人的思维,偏于直觉,能直觉思维的问题,绝不用逻辑。于是哲学,就更加的没落。哲学的没落,首先,就是哲学语言的没落,更重要的是,我们精神的没落,长期的直觉思维的没落。

这就导致,我们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能看到长期的利益。

哲学的没落,只能代表传统哲学的衰落,不代表,现代哲学的衰落。现代的哲学,早已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方式,融入进入了我们的头脑,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长期受传统哲学的熏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为我们的哲学,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其实,现代的哲学,早已脱离了传统的哲学。

它更加注重于人的转化,和逻辑的变迁,它就是现代的科学,或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哲学。哲学的形式在变,但哲学的实质不变,哲学依然是社会的维护系统,匹配系统,适应系统。

为什么,哲学不是真理呢?因为时代在变,维护系统也在变;维护系统变了,那时代也就变了,时代都变了,那维护系统自然也就变了。所以,哲学是人类的维护系统,匹配系统,与真理无关。不过哲学是最接近真理的,那就是,维护人的存在性。

那什么是现代哲学呢?我给现代哲学的定义就是,人类的总视野,理性的精神,时代的气质,命运的前瞻,存在的维护。

这个定义,只是我个人的定义,不是哲学领域里的定义,我希望现代的哲学,能找到它,更加完美,更加充分的定义。

现代的哲学家,需要学会三种语言,哲学的语言,与哲学家沟通;科学的语言,与科学家沟通;普通的语言,和普通的我们沟通。

现代的哲学家,他们更懂人心,更懂生活,更懂这个世界。用高晓松母亲的话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用吴晓波的话讲,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至于,什么是诗,什么是远方,你来定。哲学从古至今,他想要告诉人们的是,人要过高尚的生活!

大的哲学家,就像白天的太阳,小的哲学家,就像晚上的月亮,即使晚上没有了月亮,你还有满天的星星。哲学家是什么?哲学家就是,一束光,他要照亮你的生活,照亮你的世界,从而赋予生活以意义,赋予人们以勇气。

什么是勇气,苏格拉底说,是介于害怕和生存之间的希望!2022年,无疑是我们最艰难的一年,但是,当2023年,第一束阳光升起的时候,我们要唤醒我们的希望。生存就是与熵的对抗,生存就是与不确定性的较量,2023鼓足勇气,喊醒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亚里士多德   哲学   形而上学   这个世界   哲学家   普通人   日常   大师   语言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