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比亚迪,谁会让梦想窒息?

2014年4月,最懂中国人的乐视集团衍生出一家电车企业法拉第未来,创始人贾跃亭将车厂建在象征财富和科技的加州,吹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崛起的号角,短时间内吸引巨量资本进入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的新能源汽车行业。

此时的小米还在移动手机的盛宴中久久不肯离去,深圳的比亚迪大楼灯火通明,技术人员最大的焦虑放在电池续航上,硅谷的特斯拉则推出早期的电车,被美国的富人认为是玩具车。

聚光灯下,双手举向天空的贾跃亭面对摄影机一句“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的呐喊,成为了他一生的高光时刻。

在离开山西的那个早晨,背着厚重的行李,登上绿皮火车,看着窗外光秃秃的山野,这片什么值钱的东西都种不出来的土地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和彷徨,放下白色的窗帘,贾跃亭闭上眼睛,这一趟赴京的行程,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回来。

在很多年后,当贾跃亭赴美敲钟时,他还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山西襄汾赶集的午后,看着遥远地方过来的商人摆弄会发光的冰块。

相比华尔街、洛杉矶的商业奇才们,贾跃亭还是后生,北美的商业骗局更加丰富,有用报纸糊出来的玩具车当作新能源汽车在美股上市,也有抽血查出所有基因病的万能血样调查成为生物医药企业的新秀,在资本迅速积累的过程中,人性中疯狂的部分被推演到极致。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过去40年,经常是起的最早,干的活最多,但往往在不能抓住风口的第一波,一般是紧随其后。

在金山时是这样,后面的小米手机是这样,再后面的米聊也是这样,总是在风口来临时慢半拍。

战略规划部门本来应该在企业里面是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在北美和欧洲的大企业里面广泛存在,对行业、竞品、技术、产业生命周期、融资等重要方面做出大量的研究,导出分析结果,和现实情况相吻合,在国内的大企业里面这样的部门几乎是摆设。

小米集团在2010年左右相对所有的竞争者,最早立案做米聊项目,但同时位于广州、深圳同属于腾讯集团的多个项目组同时开发类似米聊的项目,其中位于广州的团队张小龙带队的微信获胜,在2011年1月21日推出微信app,同时应用腾讯已经有的用户,逐步将用户转换到微信,实现移动互联网的降维打击。

小米当初是在2010年12月10日发布第一款安卓版本的米聊app,早期率先吸迎用户量4000万,但被微信迅速赶超。

小米在2011年8月16日发布第一款智能手机,竞争对手华为是在2009年的西班牙移动世界大会(MWC)发布第一款智能手机。

比亚迪在2004年发布第一台电动汽车,特斯拉在2008年发布第一台电动汽车,小米发布第一辆汽车可能是2024年,相对来说小米在这一波新能源汽车浪潮中出现的太晚。

以产业趋势来看,雷军的团队在2015年左右就应该拿出一部分精力去研发新能源汽车,并将手机的重心逐渐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

在2015年所有的行业数据和资金趋势流向都在表明智能手机即将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晚期阶段,以中国为策源地的经济危机即将爆发,集团是时候需要向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新领域进军了,因为技术创新和挖掘未知领域的商业机会是科技公司的生命线,创新一旦停滞,科技企业的价值就会一落千丈,技术创新的更迭速度太快。

也许很多人觉得2021年小米汽车成立,有些不可思议,不知道为什么一家手机企业要闯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但对于小米集团来说,必须这么做。

在过去10年,小米也在做智能家居,这是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但技术创新最先到来的是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米把智能家居做的时间线安排的太早了,应该更早的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放在后面,AIOT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另外更需要大规模做AIOT的是科沃斯、云鲸智能、寻觅科技这样的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企业,他们离AIOT的概念更近。

小米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汽车据说比较注重自动驾驶技术,现在正在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的是特斯拉和蔚来汽车,看新闻上释放出来的消息,小米的新车更像是轿车或者超跑。

许多人认为小米汽车会是年轻人的第一辆车,认为定价可能会很便宜,这可能仅仅只是臆测,不同的行业,具体的定价规则不同,何况小米的居家产品也不便宜,一台小米电饭煲要300块钱,杂牌电饭煲顶多50块钱。

相比同价位的苏泊尔,小米营销做得更棒,没有人比小米更懂怎么让年轻人做饭。

小米可能更倾向于挖掘市场上的需求缺口,当其他企业不屑于做或者根本没意识到这个缺口的时候,小米会迅速调整团队抓住这个需求缺口的机会,在2012年左右的智能手机时代的中国市场,这个需求缺口就是缺乏又便宜又好玩的智能手机,小米做出来了,那么它的产品在这个缺口就是唯一的品牌。

同样的逻辑,估计小米汽车会挖掘2024年之后新能源汽车领域没有触及的需求缺口,是哪个方向呢?

现在没有人知道,可能是年轻人之间辨别年轻身份带有科幻节奏的电车,也有可能是上班族高性价比的代步车,也有可能是中产高度社交的汽车品牌,这些单独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很需要社交,如果有一个小米汽车的交付中心能够成为他们喝咖啡的场所,里面全是25~35岁的年轻人,那么在这里就能产生各种各样城市年轻人需要的社交,毕竟小米这家公司一直都有毕竟重的社区基因,不排除产品经理会做出此类产品的可能性。

反倒我认为不太可能是廉价车,原因很简单,五菱宏光一直在做廉价车,它已经把廉价车的市场给做出来了,这个需求缺口现在没了。

小米汽车最近几天发布的消息显示,这家公司似乎非常着急电车的研发进度,预计到2024年一款比较重自动驾驶功能的电车将面世。

通过AI风控RiskRaider风险雷达看看小米汽车的风险评估:

比亚迪在2023年1月5日发布一款名为仰望的高端越野品牌,车标已经更换成更有艺术感的标志,售价在100万左右,预计在2024年正式销售。

该款车型可以在河流中行驶,把轮胎当作浮力的来源,车可以原地横着开,续航达到1000公里。

在发布会上,比亚迪还发布了另一款黄颜色的超跑车型,会在未来面世,前几年外媒传出比亚迪收购阿斯顿·马丁的消息,当时无法判断为谣言还是事实,现在看到比亚迪超跑,也无法辨别它是否和阿斯顿·马丁存在关联,有没有可能比亚迪会发布一款比亚迪·阿斯顿·马丁的联名款超跑,后续继续关注。

这是比亚迪的仰望超跑:

这是阿斯顿·马丁的车型:

有没有觉得很相似?

比亚迪是一家国际性的企业,今年已经打入欧洲、以色列、南美市场,没有任何理由的复制其他国际厂商是不可能的,欧美的律师团队水平远在中国之上,触犯红线带来的罚金甚至会直接导致一家企业破产,那么有没有可能比亚迪真的收购了什么比较贵的东西?

如果真的,那比亚迪的股价2024年不得破1000块钱人民币?

随着北美市场的特斯拉打折促销,特斯拉中国也于2023年1月5日大规模降价销售,Model 3起售价降为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将为25.99万元。

吴晓波在2020年时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现泡沫,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遍,事实正在展现给我们的是新能源汽车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市场,全世界大部分燃油车在10多年内均会慢慢被新能源汽车替换。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向着电控、计算机、自动驾驶、超级续航、万物互联这几个方向延伸,未来也会出现氢能源汽车补充电车的细分品类。

在未来几年,很有可能会有其中一家新能源汽车厂商毫无征兆的突然发布一款智能新能源汽车,既有比较成熟的自动驾驶功能,也自带AI大脑的计算机系统,同时还与手机、扫地机器人、智慧城市等智能机器链接,实现万物互联。

当小米着手研发新能源汽车时,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多年,街头来来去去的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技术创新发展到哪一步了,也不清楚接下来的商业趋势会如何演进,更多的人只清楚这是新的一天,发生着和昨天大同小异的事情。

但是从很多年以后回顾,绝大部分人会恍然大悟,原来那一天是历史的拐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小米   特斯拉   马丁   新能源   电车   智能手机   缺口   中国   梦想   汽车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