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六神磊磊:记一次愉快的交流

我的老婆曾经说过,我有一个特质,使得我很适合当网红。

那就是,我从来都不怕挨骂

这个大概是事实,但这并不是因为我心胸宽广。

1.

参见我2022年9月14日的朋友圈:

要说我最满意自己哪一点,那就是,我一以贯之地保持着心胸狭隘(嵇康说,“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从来不忍。

一般人看不出我心胸狭隘,那是因为我是被周围的人宠大的(或许是运气,或许是我的狭隘做下的规矩,所谓“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我早就说过,要是我生在张献忠地区,要想活出现在的生活质量我必须得亲自砍死过人。

对付挨骂这件事,不用靠心胸,靠逻辑就可以解决:


2.

在我的记忆中,我也不骂人。

解决事情(比如说,让不爱干的事情从眼前消失),用摆事实、讲道理就可以。

几年前,我还是【图书管理员】的时候,某一天,一个人来跟我说,教育部要来中心评估了,希望把我这资料室的书重新摆放一下,把某些书突显一下。

我是这样说的:

“第一,评估的结果好不好,取决于XXX和XXX(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有没有把教育部的官僚伺候高兴(你要是说,取决于你们中心的学术实力,那我当然不反对;但要是那样,就更不用操心资料室的书怎么摆了,对不对?);而我这里,是不伺候人的。

第二,教育部的官僚,不可能比我更有资格,评价这里的书摆得好不好。所以,这里的书不用重新摆,你也不要派学生来干这种事。做人,不可以这样贱。”

于是他和这件事就都在我面前消失了。

3.

这几个月,我顶着【小李飞刀读古龙】在虎扑这个伟大的社区体验生活,发“读古龙”的文章。一开始我就亮明身份:哲学博士,资深铁丁(丁克),43岁。

虎扑的JRs都对我挺好的(看来我依然保持着“被周围的人宠大”这个特质),没人骂我,有过很多愉快的交流。我今天就举一个例子。

就在前天,有位老哥这样回我的贴:

你就想学六神磊磊,能不能直接点,装什么呢装。

看到这我可就不困了。文章素材这不就来了吗?要是能蹭上六神磊磊老师的热度,那当然再好也没有。

我这样回复:

我确实从六神磊磊学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但是基本上我不会成为他的。

这个话题的展开,参见我2022年10月3日的朋友圈,我这样评六神老师讲唐诗的帖子:

我认为,六神老师的长处在体贴人心。“读金庸”的文章,基本上都有助于我理解地球人(说白了就是“教我做人”,因为我非常不懂体贴人心)。其中我最喜欢谈莫大先生和令狐冲友谊的一篇,这就不光是“教我做人”了,还可见六神老师胸中丘壑。

而这里六神老师谈唐诗的“金句”,我仔细读了,基本上全是水话。往好了说,也就是“三观正”(“三观正”有时候也能用来骂人的,但我用在这里完全是褒义)的水话(其实也不容易了)。

这位老哥回复:

一个哲学博士从公众号学做人道理,什么玩意。

我回复:

实话说,六神磊磊在做人方面高于绝大多数博士。

我这么说的根据,是“三表龙门阵”老师的这篇文章《六神亦凡人》。我2021年10月29日的朋友圈,这样评这篇文章:

看了这篇文章,我就更理解柏拉图《会饮》中的阿伽通(那一年新晋获奖的戏剧家,气派上是孟尝君一流的人物)是什么样的人了,就是六神磊磊没错了。

这位老哥回:

做生意,说什么玩意呢?

我就展开说说:

我这不是看他文章知道的,而是从他粉丝那里知道的。做线下活动的时候,他能好好照顾每一个普通粉丝的情绪,搞好氛围,让各个人都不觉得自己被冷落(虽然他的有些粉丝觉得自己是个大佬,无视其他粉丝,但六神自己倒是不势利,基本一视同仁),这个我觉得是很难得的,需要高情商,也需要技巧,重要的是我觉得六神一方面桀骜有才有个性,一方面确实内心善良很有共情力。学术圈的人,即便能做到这样善良,但是社会实践少,这样的技艺比不上六神。

这位老哥肯定明白我的意思了。其实他的见识、眼光是相当犀利的,因为之前,我同一个帖子下,有位网友这样问我:

请问历史虚无主义到底是个什么事?

我这样回:

据我了解,是那些不信教科书宣传,想探究历史真相的人,被批评为“历史虚无主义”。我支持这样的“历史虚无主义”。

还是前面这位老哥,在我这个回复下,这样回我:

我也支持你这点。

这不是很有慧眼嘛?总之,以上都是愉快的交流。

话说回来,我这样心胸狭隘的人,还是学不了六神磊磊的。还是在2021年10月29日,读完那篇《六神亦凡人》,我还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诸位瞧瞧,这说的是人话吗:

看到六神或阿伽通那种“宾主尽欢”的能耐,我是真心赞美。但是要说佩服呢,我还是佩服我寄几。想起我小时候,上中学的时候吧。有个年长的亲戚来我家,我很烦他,因为他喜欢在我面前装文化人。那回他在我房间外面喊我名字,并说给我带来了礼物。我头也不回滴说:“东西放外边,你也别进来。”至今我依然是这种人。

所以我说,“我确实从六神磊磊学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但是基本上我不会成为他的。”

4.

最后,升华一下本篇的主题。

曾国藩的“养气”之法是:

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气”的事我不懂,“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我目前也没法完全做到。但是,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倘若做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那大概就无论和谁,都能愉快地交流了吧。

- END -


公众号【小李飞刀读古龙】作者:李探花,哲学博士。专业读书,爱好围棋。古龙是我的哲学启蒙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虚无主义   教育部   资料室   狭隘   心胸   朋友圈   愉快   哲学   粉丝   博士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