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合作者

我相信本笃十六以他的生命很完美的给世界、给教会诠释了到底什么才是“真理的合作者”。

2022年12月31日下午16点34分(罗马时间9点34分),荣休教宗本笃十六完成了他的生命,在邀请守在他身边的人,继续“为他祈祷”的请求中,闭上双眼,与世长辞,回归天上父家。天主在这一天,降福了美好,召回了美好。

直到今天,人们仍喜欢称他为神学泰斗。可从他有点腼腆的谦逊中,我们见不到一丁点儿当前有些人拥有点知识后的那种傲慢。他总是谦卑的,且一直以老人形象出现在人们眼中、留在人们心中。

我永远无法忘记在他准备辞去教宗职务的前几周,在某次公开讲话时所流露出来的忧伤。那意思仿佛是在说:他们在逼迫我,他们在欺负我!这正应验了《圣经》上的话:“和我同桌共食的,也举脚踢我。”

之后,他便毅然宣布辞去伯多禄的职位。这个决定在当时真可谓石破天惊!好在天主的教会-直在风雨飘摇经过,这动荡很快便平息在方济各教宗的继任中。

从此,荣休的本笃教宗开始了他早已渴望的隐修生活,在祈祷中继续陪伴天主的子民。

其实,本笃教宗的经典著作《基督教导论》初稿在1967年就完成了。在这本伟大之书中,印象深刻的是他写的四个故事,四个故事点醒我的心,隔了多年,我仍常想起,揣心里回味思考。


一、幸运的杰克

这故事,写在《基督教导论》的前言中。

【杰克有一块金子,但他觉得太沉。为了过得舒服一点,他拿这块金子不断地和人去交换:一匹马、一头牛、一只鹅、一块磨刀石,最后他将这块磨刀石扔进了河里——终于,他再也不失去什么了。相反地,杰克认为他得到了一种非常珍贵的礼物:完全的自由。然而,杰克的兴奋与陶醉到底会持续多久呢?当杰克从自由的幼象中醒来时,他的忧郁又有多深呢?这些问题都留给了读者自己去想象。】

我还可以记得初读这故事时,内心引起的冲击,耶稣把信仰托付给教会,犹如给我们一块金子,二千年来,我们却用这块金子倒来换去,给手里留下一堆“破烂”。等我们手中只剩下“破烂”的时候,蓦然发现,金子没了。

本笃说:【今天,不安的基督徒们常会被这样一些问题所困扰:难道我们的神学在过去几年里不也是走了类似的道路么?难道它不是在逐渐稀释那被某些人认为太苟刻的信仰要求么?(每次稀释掉的东西好像很少,似乎给人一种没有失去任何重要成分的感觉,事实上失去的很多,因为它很可能瞄准下一步作进一步稀释)基督徒们,这些可怜的杰克们,不也是完全信服地任人引导,从一种交换品倒另一种交换品,从一种解释到另一种解释——到头来,手里的金子换成了无用的石头么?】

生活在中国的基督徒,我们试想,本笃教宗写给中国教会的信是多么金贵,可是这些年下来,我们早已忘记了不说,反过来,善于稀释者却没忘记,更没闲着,他们把基督信仰一点一点稀释成人们不认识的样子。

本笃写《幸运的杰克》时,还不是教宗,他自然不会考虑未来的中国教会怎样。可是,今天中国教会在《幸运的杰克》中,却看到自己的影子,一会教会在世界之中的情形。

经典不会磨灭,应该就是这意思,因为永不过时。


二、一叶扁舟

金鲁贤主教写过一篇牧函,题目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喻指教会在世俗世界中的处境,就像一叶扁舟飘荡在狂风巨浪大海中。

本笃写第二个故事同样是出自另一本书里的故事。他写道:

【书开始推出了一个耶稣会传教士(主人公罗德里格的哥哥,罗德里格是一个世俗人,在世界和天主之间移来移去),他是一个海难幸存者。他的船已经被海盗弄沉,他则被捆在一桩断桅上;就这样,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他随着一片断木漂流。这本书以他的最后独白开场:

主,我感谢你如此压抑我。在过去的时日,我觉得你的诫命是那么艰难,我的意志茫然若失;对你的安排,我也是踌躇不前。但是,现在我与你是那么的紧密,无论我的四肢如何动作,它们也不能远离你分毫。因此,我切切实实地被缚在了十字架上,但这个十字架并不缚在任何其他事物上——它漂浮在动荡的海上。

被缚于十字架,而十字架又无附着物,漂浮在深渊上——这种情形正是现今基督徒的绝好写照。在虚无深渊上,只有一块木板将其托起,似乎最终他会沉没。正是这块木板将其与天主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无可避免的——并且他也知道,这块木板比那咆哮于其下、威胁着每日生活的空虚的力量更为强大。】

处在每天的飘荡中,人在恍惚间,似乎能体会到这样状态:想抓住一些东西,东西却从指缝统统溜走;想要确知一点事实,却又被谎言纷纷裹挟成塔西佗陷阱;协议未知,却一次次续签,让继《夫至大》之后的另一宝贵牧民信函彻底失去它的现实意义。一块确定的金子被换成不确定的没脾气试探。信仰精神上的指导一再被阻断成节节败退,当然为了面子上好听,可以把“丧失”说成“得到“,把“退让”当作“成功”。但是,船被海盗摧毁之后,只有那根断桅成了人在迷茫中真实。犹如十字架上的死亡,那句“完成了”只表示了“天父的收纳”。教会在世俗中并没赢得一点,倒是弄丢了尊重。


三、也许是真的

这个故事是本笃引用马丁·布伯所讲的一个犹太人的故事。

【一个启蒙运动的追随者,博学多才;有一次,他听说伯弟柴夫有一位拉比,于是就想去拜访他,意在与这个拉比争论从而动摇其古旧的信仰证明——这是他的习惯。当他进入拉比房间的时候,他看到拉比正拿着一本书踱来踱去,显然拉比在思考。拉比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来访者。突然间,拉比停了下来,迅速地看了他一眼,说:“但是,也许是真的,也许是真的!”这个学者听了之后怎么也不能使自己镇定下来——他的膝盖在抖,这个拉比看起来是那么可怖,他那简单的话听起来是那么可怕。这时候拉比转过头来面对着他,静静地说道:“孩子,那些与你争论的经师学者们白费了口舌;你嘲笑着离去了。他们不能把神及其国度摆到你面前的桌子上,我也不能。但是,孩子,请想想,那也许是真的!”这个启蒙运动的坚持者尽全力来反对拉批,但是那个时常回响的、可怕的“也许”最终使他崩溃了。

这里,我相信,不管这个故事的表面何其奇特,我们都能看到一幅人在遇到天主这个问题时的绝好写照。没有人能将天主和天国放在别人面前的桌子上;就连信者自己也不能为自己这样做。因此,不信的人会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无信仰是合情合理的。但他也不能使人忘记“那也许是真的”所产生的可怖感受。“也许”是他所不能避免的诱惑;在这种诱惑里,即使在无信仰弃绝信仰的行为本身内,它也必须经历信仰的不可弃绝性。】

其实,这故事和有名的“帕斯卡尔赌注”有相似:无神论者认为没有天堂地狱,向帕斯卡尔挑衅。帕斯卡尔说,咱们打赌,你赌死后没天堂地狱,我赌死后有天堂地狱。如果死后,真没天堂地狱,我没输没赢,因我和你一样,努力过完了这一生。可如果死后,万一有天堂地狱,你就输定了。

正如前文本笃教宗说的:“也许是他所不能避免的诱惑;在这种诱惑里,即使在无信仰弃绝信仰的行为本身内,它也必须经历信仰的不可弃绝性。”站在这一点上来说,总被无神论者批评成荒诞可笑、不理性、不科学的有神论其实要比无神论更理性、科学。因为,一个严肃的无神论者势必无法面对“也许是真的”的残酷结果。毕竟,地狱是可怖的!


四、小丑

【今天,由于命运和习惯有些人对教会语言与思想感到不是十分熟悉,因此对他们谈论基督信仰的人都会很快意识到这个尝试是生疏的并且会使人感到疏远。他很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他的处境很像齐克果一个故事中的“小丑”;最近,考克斯(Harvey Cox)在他的《世俗之城》(Te Secular City) 重新引用了这个比喻。齐克果(Kierkegaard)的故事是这样的:在丹麦,一个游历马戏团着起了大火,马戏团的老板马上打发一个小丑去邻近的村庄求援。在当时,大火有可能漫延至村庄附近的充满干枯秸秆的田地而进一步吞没村庄。那个已经化好装的小丑跑进了村庄,召叫人们快去救火。但是村里的人们却把小丑的召叫当作了招揽生意的精彩广告,他们为小丑鼓着掌,欢笑着……而那个小丑却在哭,他想使人们严肃起来;他想告诉人们,这不是什么戏法,而是严肃的苦恳——确确实实着火了。然而这个小丑的苦恳所招致的只是更多的笑声,人们认为他的表演真是棒极了!最后,大火吞没了整个村庄,马戏团与村庄夷为平地。

考克斯引用这个故事意在比拟现今神学家所处的地位,他认为神学家就如那小丑一样,不能使人们真正去聆听他的讯息。神学家身着中古世纪或任何古老的小丑式装束,总是不被人们严肃对待。不管神学家说什么,他总是被他的角色所划分和标志。不管他做什么来显示情境的严肃性,人们总是偏见地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小丑罢了。人们对他所要讲的早己熟悉,并且认为他所作的不过是表演罢了,与现实有很少或根本就没有联系。因此,人们可以不必太过于严肃考虑他所讲的,而能高兴地听他“讲”。这帧图画无疑包含了一些真理在里面:它揭示了一种神学与神学讨论所处的压抑性现实,也揭示了一种突破某种既定的思维与讲论模式的孱弱无力——神学家不能使人们意识到神学研究内容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严肃层面。】

许是人都有必须寻求不同性的习惯,中文世界,译著对人名、地名的翻译也从没个定式。比如祁克果在国内就译成克尔凯郭尔。不过,对小丑的态度却是相同的,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神学研究内容不但不是人们生活中的严肃层面,反而一定要成为“为我所用”,否则就要被抛弃打倒。小丑召唤的救火行动,对讲中国话的人来讲一点都不重要,相反,救火方式如果不是中国式的,那就不救也罢。这里其实已经没有人类存在的命运的严肃命题……


五、反思

在本笃教宗去世当天我就开始写此文,本以为很快可完成,可没想到竟一直写到他的安葬日。记得09年时有教友送我一本笃十六教宗的传记。我虽没看到最后,可是记得作者讲述教宗的家庭、童年、青年……那里有他对希特勒的反对。我发现,对信仰严肃的家庭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好成长环境的,而不管外在环境有多恶劣。

从这四个故事中,本笃教宗在作为神学教授时就在给人构制信仰蓝图。他站的高度其实真可以联合所有人,因那是每个人的命运。只不过,我把他开篇就写的“小丑”,放在了我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小丑的命运到今天也没改变,不但没改观,还大有落入更丑的境地,我叫他“大丑”。小丑的救火召唤不管怎么说还是为人生命攸关的遭遇在呐喊,他虽然被嘲笑,但他还是哭着跳着呐喊。而大丑已经从生存根本堕落到工具实用……

本笃教宗去世后,有人把他说成法国圣埃克苏佩里笔下的“小王子”,我倒突然觉得,这说法很赞!真的,回顾本笃教宗荣休的这些年,他的身影真很相似“小王子”飞到地球对成人的守护与召唤。

今天教会在世界中将安葬本笃教宗,但愿他的灵魂已经飞回他来时的星球,继续守望着这片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杰克   神学家   教宗   神学   合作者   天主   小丑   金子   教会   真理   严肃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