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有消化苦难的能力

电视剧《人世间》中有一句台词:“觉得苦吗?嚼嚼自己咽了。”

人的一生中,总免不了遇到艰难困苦,你会发现自己的渺小与无能为力,我们能做的,只有把苦难掰开了、嚼碎了、咽下去,消化成能滋养精神的物质,激励自己找到转机,迎来希望。

结合最近一些见闻,和大家分享对于苦难的态度。

一、总会有比你处境更加艰难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最近下沉到社区。风尘仆仆赶到社区办公室后,马不停蹄了解工作内容,是给居民上门核酸,医生采样,朋友扫码。他们到室外脱了棉衣,换上大白服装,因为没有口袋和背包,干脆就在腰间缠上胶带,把要携带的物品挂在腰上。

两人来到居民楼里,在一楼敲门,这才意识到没有互联网的问题,好在居民很配合帮忙连上了家庭网络。

走到三楼,有一户病例,朋友第一次觉得自己距离病例这么近,只有一扇门的距离。

走到五楼,两人已经有些疲惫了,这时朋友想小便,考虑到来回路程及换衣服太麻烦,无奈之下,他直接尿在裤子里了。他和我说,这是我长大以后,第一次尿裤子,那感觉……

走到六楼,有一户人家,只住着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她颤巍巍地走到门前,一边咳嗽一边说:“你们辛苦啦!”这句话让朋友心里很温暖、很感动,更加坚定了使命感。

一鼓作气,一直到十楼,因为大白太闷热,两个人都大汗淋漓,终于完成了任务,长舒一口气,下楼回社区复命。

采样医生匆忙换完衣服,将样本带到社区医院,说还要等结果出来才能回家,每天都得忙到凌晨。

这件事后,朋友感慨地说:直到亲身经历了,才知道社区工作者、医生是多么不容易,他们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带给居民。大疫当前,总是有人要冲在最前线,这些人真的很可敬。

这个冬天,大家都很不容易。作为普通群众,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难熬,那么请你看看这些人,就会觉得自己的处境还没那么糟糕。总会有比你处境更加艰难的人,但他们都在咬牙坚持、顽强团结、心怀期待。

我们能做的,就是像那个老奶奶一样,对于帮助自己的人,说上一句感谢,传递微小的温暖,汇聚成冬日里的火焰。

少些暴躁与冷漠,多些感恩与感动,就能激发出无限的力量,战胜看似不可改变的困境。只要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度过寒冬。相信困难总是短暂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二、在尊重中变得平和

电视剧《安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出身贫寒家庭的小伙子楼山关来到繁华城市,入职了房产中介公司,成为一名卖房中介推销员。他把工资都寄回老家,不舍得买早饭,每天只吃白馒头。

有一次,一个自称是一线女明星的人找他买房,楼山关为了挣钱,不辞辛苦,找了几十套房子推荐给女明星,但女明星不仅不按照约定时间看房,还嘲讽楼山关的工作卑微,甚至要求楼山关卖苦力免费帮她搬家。

楼山关为了挣钱,只能一忍再忍,最后却发现这个女明星只是跑龙套的小演员,并没钱买房子,只是一直在利用楼山关的热情。付出这么多辛苦努力,却没有成功开单,楼山关很失望也很伤心。

作为大城市底层打工人,楼山关只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挣些辛苦钱,这一点小的愿望实现起来也非常坎坷。看顾客的眼色,听到不尊重的嘲讽,付出的努力付之东流,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楼山关有一句台词,大概是说,我们这样的打工人处在社会链条的最底端,所有人的坏情绪顺着社会链条向下传导,我们接受了坏情绪,只能憋在心里,无处发泄。

好在楼山关以坚强的意志坚持努力,最后终于有所成就。

之前看过一句话,“越是辛苦的人生,容错率越低”,像楼山关这样的打工人,只有拿出百分之百的勤奋和忍让,才能争取到百分之一的回报。

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社会也需要在尊重中变得平和

社会链条的上下位置是相对的,社会上处处有得意和不如意的人,时时会有得意和不如意的处境。如果把自己的优越变成任性的理由,那么优越也将被自己亲手毁掉。

三、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么自由会放任为堕落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曾经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医生,后来不幸成为纳粹集中营里的一名待决囚徒。

在集中营里,他每天都遭遇着残忍的事情:

他的著作手稿被看守像废纸一样扔掉,他感到尊严被践踏,对自己的学术成果产生质疑;

他看着许多同伴走进毒气室,不知道自己下一秒是生是死;

他还在冰天雪地中衣着单薄干苦役,一停下就会被鞭子狠狠抽打;

他每天只有一块面包可以吃,被饿得皮包骨头,眼窝深陷;

他不知道家人是否也在遭遇类似的苦难,心中牵挂并担忧,,,,,,

在这样的折磨下,很多同伴选择了将口袋里最后一块面包换成一支香烟,在云雾缭绕中脱离了现实世界的痛苦,直到最后一口气消失,他们的生命也无声无息结束了。

作者没有想过通过自尽来脱离痛苦,他天生乐观,也有未完成的使命,他记挂着他的家人,在心中不时酝酿未完成的书稿,帮助身边的同伴认识到苦难的意义。他一直坚定活下去的希望,积极寻找逃出集中营的办法。

人们有决定自己生命的自由,但如果仅是为了逃避苦难而放弃活着,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如果死是一种解脱,那么选择活则更加伟大。

正如作者所写:“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么自由会放任为堕落。”

“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作者用他在集中营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成为什么样的人,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最终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外界因素或许可以迷乱一时,但内心的责任感终将引领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想,在经历苦难的过程中,人们更需要的是精神方面的指引,否则很容易陷入焦虑和冲动。要认识到,难以避免的苦难,是深化生命价值的一次机会。勇敢直面苦难,把苦难消化、分解、吸收,转化为滋养生命的珍宝——或是倾情奉献的职责使命感,或是发自内心的善良与爱,或是乐观的自嘲与幽默感。只有这样,苦难才不再是苦难,而是实现生命的意义的必经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苦难   链条   集中营   女明星   处境   辛苦   居民   能力   生命   朋友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