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央行每天都在想什么吗?

你知道央行每天都在想什么吗?在整个货币政策体系中,央行一般要先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 (最终目标) , 然后考虑自己能够做什么 (货币政策工具) ,最后考虑怎么通过现有的政策工具去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那么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央行往往会设立相应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从而更好的把控政策方向及力度。其中,操作目标是央行能直接管控的指标,在数量型货币政策中,该操作目标一般是基础货币;在价格型货币政策下,该目标一般是短期利率。 中介目标是离最终目标更近的指标,在数量型货币政策下,中介目标选取的是社会融资 规模、M2 等;在价格型货币政策下,中介目标选取的贷款利率等中长期利率。



知道了上述流程,我们来看下,央行的最终目标、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都有哪些?

1、央行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基本与本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率、通胀水平挂钩,一般央行都 会选取一个或多个指标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按照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涵盖的数量,我们 将其分为多重目标制和单一 目标制。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世界主流的货币政策均为多重目标制,将经济增长、就业、 物价、国际收支平衡纳入到货币政策中,这一制度的优点是涵盖范围广,目标体系更全面。但随着宏观经济波动加剧,多重货币政策目标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首先,不同目 标之间天然存在矛盾,例如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平衡就很难把控,政府想要加大经济 刺激力度,往往通过放水流动性,但这会推高通胀水平。其次,多样化的目标需要央行 不断权衡各类目标的有限顺序,增加了央行的操作难度,繁多的目标也意味着央行需要 创设足够多的货币政策工具来与政策目标对应。最后,多变的货币政策目标会让央行难 以直观向市场传达自己的政策信号。

央行在多目标货币政策前面临诸多缺陷,使得各国央行开始选择锚定通胀,将长期 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这一指标方便度量,也能被公众更好的理解观察, 有利于形成合理市场预期,货币政策执行的透明度高。

2、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央行确定自己的最终目标后,会考虑用什么方法实现最终目标,这就涉及到操作目 标和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是指央行能够直接影响的变量,是离央行最近的一个目标。中 介目标介于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央行通过调控操作目标来影响中介目标。

按照调控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如果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 利率市场化水平低,央行倾向于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去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此时,基 础货币作为央行的操作目标,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款准备金等方式影响基础 货币规模,对应的中介目标会选择 M2、社融等指标。随着金融创新加速,利率市场化等 金融经济环境的变化,数量调控的效率会逐渐降低,央行的调控框架会逐步转向价格型 调控。

在价格型调控下,央行的操作目标往往是短期利率,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 导市场利率在操作利率附近波动,也可以直接将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设定为操作目标,从 而直接对目标利率进行调控。之后再通过利率的传导,对债券市场利率、信贷市场利率 等产生影响,最后影响到实体经济。



央行有哪些货币的政策工具呢?

央行确定操作目标后,开始选择合适的工具来调整操作目标。现阶段,我国央行拥 有存款准备金率、逆回购、MLF、SLO、TMLF、SLF、PSL 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其中既有 数量型工具、也有价格型工具。

1、法定存款准本金率

法定存款准本金率是央行的三大基本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商业银行在获取存款后, 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将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三档两优存款准备 金”制度,即对于不同银行实行不同的准备金率,一般大型银行的准备金率会高于中型 银行,而中型银行则会高于小型银行。例如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央行选择全面降准,释放了大量的长期资金。

2、逆回购

逆回购指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借出资金,并约定好日期将有价证券卖 回给交易商的操作,期限一般是 7、14、28 天。逆回购也是央行三大基本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通过逆回购来平滑市场的资金,比如一般在纳税高峰、跨季、跨年等资金面比较紧 张的时间点,央行都会投放一定量的逆回购来满足市场需求。 自 2020 年末以来,无论 规模大小,央行每天都会进行逆回购操作。

3、再贷款、再贴现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在 1994 年之前,再贷款一度是央行投放 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此后随着中国出口业务的迅速发展,外汇占款逐渐取代再贷款成 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目前,新增再贷款主要被用于促进信贷结构调整,逐渐成 为央行定向支持三农、扶贫等领域的主要工具。

再贴现则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近 年来,央行逐渐扩大再贴现的对象和范围,现在城乡信用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非银 行金融机构也可以向央行申请再贴现,从央行手中获取资金。

4、中期借贷便利 (MLF)

2014 年央行设立的中期借贷便利,主要是向市场投放中长期资金,期限一般是 3-12 个月,交易对象主要是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目前,央行已经形 成了在每个月月中进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惯例,且期限都是 1 年期的。

近年来,央行完善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 形成机制,LPR 利率以 MLF 利率为基础,通过加点得到。同时,企业贷款利率也是以 LPR 利率为基准的。银行会以贷款市场 报价利率 (LPR) 为基准,通过加点的方式形成企业贷款利率。

5、常备借贷便利 (SLF)

常备借贷便利 (SLF) 是央行在 2013 年设立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金融机构 1-3 个月的资金需求,操作对象主要是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

SLF 可以认为是央行为金融机构提供的最后保障。当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借不到钱, 或者借钱成本太高的时候,它们可以主动向央行申请 SLF,通过抵押高信用评级的债券 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的方式,从央行手里获取资金。但 SLF 具有“污名”效应,在一 般情况下,金融机构并不愿意向央行借 SLF。

6、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除了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外,央行还会创设部分结构性的新工具,涉及普惠小 微等范围。例如 2020 年 6 月,我国央行为了促进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设立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还有抵押 补充贷款 (主要是为了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对金融机构 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融资) 、央行票据互换(主要为了提升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 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 等。



总体而言,货币政策主要关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央行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推动经济复苏。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央行则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抑制市场需求,来为经济降温。这么简答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那么更细致的来说,央行用了某个政策工具之后,是如何传导给金融市场和实体企业的呢?他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钱袋子、股市和债市的呢?需要同学们持续学习,我们也会在后面继续介绍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央行   金融机构   货币政策   利率   中介   目标   操作   银行   工具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