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遇见东龙

遇见东龙

今年暑假期间,我随记者来到赣州市宁都县田埠乡的东龙村采风。航拍时,我惊喜地发现该村的田块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这难道是造物主的有意而为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与东龙进行了一次深度“约会”。

东龙村位于宁都和石城交界处,曾经是赣闽交通商贸要道,至今还能看到古驿站和古驿道。漫步在青砖石板上,你仿佛还能侧耳倾听到骡马的驼铃声、来往商贾的讨价还价声。

繁华散去,归于平静。但东龙“百间大屋”前的田田莲叶告诉你,这里芳华依然。这建筑面积达4300多平方米的大院落,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竣工于乾隆二年(1737年)。由当地富豪李泰恕(又名李仁方)建造,建筑风格类似客家围屋,分为前院、后院、“东圃”、“西园”和“仁方祠”组成,内设祠堂、住房、学馆、绣楼、仓库、庭院、雕楼、护墙等,做工考究,气势恢宏。只可惜东龙村因交通不便,这建筑“活化石”藏在深闺少人识啊!

跨过百间大屋门楣“东里一望”下面高高的门槛,门口的系马桩、下马石静静地诉说“谈笑有鸿儒”的过往。东龙人至今依然保持着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2013年,该村女子李罗敏高中市文科状元,入读北大,她的芳名也突破传统写在了祠堂的匾额上,让来往的男丁们翘首。

宁都自古以来就崇尚诗文礼仪,无论是“文乡”还是“诗国”的美誉,抑或是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宁都现象”,都让崇文尚学、文风鼎盛显得那么自然而然。

百间大屋里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听雨楼”,这是李泰恕专门为过往文人墨客设置的借住客栈,当然也是主人精神生活的丰富缩影。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在这二层的木板楼里,多少才子骚客吟哦多情的江南,只可惜主人没能建造一扇高高的白墙,不然现在就有机会一睹先人的诗词风采。说到这,我还是很羡慕庐山,诗仙李白和大文豪苏轼先后造访,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还一直印在孩童的脑海里。

这种最廉价的广告,让无数人都想去庐山看看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飞瀑,更想到东坡笔下的“不识真面目”的地方一睹真容,以解心中久久不开的心结。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试想那如萍的过客,在茫然的夜晚,繁星闪烁,夏虫低鸣,游子思乡也好,科举失利也罢,都化为笔端的万千愁绪。不曾想,若是时光轮回,可以穿越到那个时代,我肯定也会借住“听雨楼”一宿,皓月当空,对酒当歌,写一首“网红”打油诗为东龙打卡博取流量。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石城人李翊俊来东龙打猎,看见这里山水秀美,风光绮丽,是块风水宝地,久久不忍离去,于是举家迁居东龙。这样说来,李翊俊这场人生的邂逅,成就了这颗江南客家文化的明珠。客家人扎根于此,李氏子孙至今繁衍生息了1041年,鼎盛(明清)时期,东龙有800多户,共5000多人。

中国人的祖先信仰,几乎是渗透到血液里的,又外在于大规模兴建祠堂。全盛时期,东龙有大大小小上百座祠堂,经风雨剥蚀,目前只有40余处。

我最念念不忘的是这里的窗户,基本可以开个窗户博物馆。他们造型各异,圆形的、扇形的、方形的、六边形的……有单喜字、双喜字、棋盘格、铜钱格……还有令你眼花缭乱的木雕,我随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瞻仰百间大屋,蝙蝠、铃铛、铜锣和梅兰竹菊等在门窗上随处可见。特别是一组交友四部曲系列雕刻,其设计之巧妙、用意之深刻、说理之形象让人叹为观止。“仁方祠”中门的图案很有意思,有一个铜钹、一个莲蓬、一本书、一只娃娃鱼。

钹是用铜作的,是金属物质,称为“金钹”,谐音“金榜”;莲子长在莲蒂上,取其蒂字为“题”字;娃娃鱼会鸣叫的,取其鸣为“名”,合起来就是金榜题名。古人对建筑的讲究,对子女的道德教化,对家人为人处世的潜移默化,体现在一砖一瓦、一窗一门,真是移步三尺蕴深意,抬头所见皆文明。为了避免建筑单调、沉闷,工匠们将榫头设计成了鲤鱼、莲花、龙凤、麒麟、象鼻等,使得整个建筑庄重简朴之余,富有清雅秀丽之气。

间大屋周边有一百多口池塘,既是风水塘——大量开挖池塘积水造势,寓意“东龙大船”能顺风顺水。更是防灾塘——古人考虑问题极其周到,因村子远离大江大河,一旦干旱、发生火灾,人畜生活用水、灌溉用水、消防用水都将面临困难,为此,挖塘蓄水可谓一石三鸟。

即便是挖水塘,讲究美学的先民也因地制宜,设计成了曲尺塘、七字塘、扇面塘、月亮塘、蒲扇塘等,真是别具一格。百口水塘盛产白莲、扁吻鲴,其莲耐炖、熟而不烂、不糊、香味浓郁,作为“贡莲”而名扬天下;其鱼肉质鲜美,是周边农家乐用鱼的首选。石城、广昌的白莲名气很大,但真是要论口感、品质和品相,东龙的白莲是集天地精华,远超其他品种。

池塘之侧,可以看到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玉皇宫。1942年,由村民李英士捐资建造,距今已有整整80年了。该宫座西南,朝东北,门柱联云“帝尚玄穹步清虚而登九五,圣称无极居太上以遍三千”,并题有程颢诗句“醉里乾坤都寓物,闲来清风更输谁”。

整个建筑分为上下两栋三厅,廊厅供奉的是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其地位相当于佛教的韦驮。上厅楼下为观音殿,供奉观音、金童、玉女。楼上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李老君、托塔天王。其中儒坛设于玉皇殿,佛坛设于观音殿,道坛设于楼下前厅。每年正月七月之吉日玉皇宫要分儒、佛、道三坛同时进行醮会。进行醮会期间全村要清堂扫屋,洗涮碗盆,沐浴夏衣,户户斋戒,市面上禁止出售荤腥。

儒坛由全村的生、童念《玉皇经》巜玄灵经》《心经》,祈求全村在读少儿来年金榜题名。那位高中北大的李罗敏,应该也曾在这充满仪式感的地方,虔诚地许下愿望。当然,她的梦想成真,肯定得益于自己的苦读和先辈良好的基因。

易堂九子之一的李腾蛟也是东龙人,四岁识卦,过目不忘,是典型的神童。明亡后,李在翠微峰与易堂诸子交,以经学授生徒,要求弟子们每日穿蓑,朝夕歌诗。其诗《看山》颇能体现其风骨,“倚杖看山色,悠然衡宇中。太古渺难追,独尔留鸿濛。升沉阅月日,舒卷任雷风。吾心苟自达,岂必上华嵩。”

李腾蛟为人淳朴,心胸坦荡,年六十,卒,吊祭者云集慎斋翁祠,堵塞路途,哭声震耳。村里人怀念他,为他雕像,那气定身闲、温文尔雅的样子,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只有东龙的气韵,才能造就李腾蛟,才会造就今天的后人们。传承文脉的东龙小学,因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源锐减,如今被改造成培训基地,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

如今的东龙,已被打造为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村落,乡村旅游为东龙增添了新动力。新修的柏油路,整洁的游客接待中心,星罗棋布的农家乐,一望无际的莲叶荷塘,还有每年正月和暑期都会隆重表演的民俗活动,以及极具艺术特色的东龙刺绣……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特别是肥而不腻、香飘四溢的“东龙猪案”,那可是招待上等贵客的美食。只可惜《舌尖上的中国》未能采访,不然肯定会成为“网红菜”。

以“千年古村,半千古塔、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百间大屋”而名动江西的东龙,先后获得中国江南第一宗祠村、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荣誉称号,被称为中国封建宗族社会繁荣和谐的典范、中国封建时代宗族社会兴衰史的缩影。她确实像振翅高飞的蝴蝶,以更绚烂的姿态迎接八方宾客,以更开放自信的气魄展现新客家人的精神面貌,以更涌动、更蓬勃的发展奏响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家乡好风光##宁都好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宁都   石城   庐山   白莲   祠堂   江南   全村   池塘   中国   乡村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