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面对子女的凉薄,做好这3点就能安度晚年

人到老年,最大期望就是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许多家庭里,兄弟姐妹有四五个。子女给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的事。如果对父母忤逆不孝,是会受到街坊邻居的鄙视,受到舆论的谴责。

出生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被一大家子人,百般的呵护,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他们从小在家里随心所欲,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根本体会不到为人父母的艰辛。

小时候的优越,成年后未必就能一劳永逸。九零后的孩子们,生逢市场经济多样化,没有那么多铁饭碗等着端,大部分人是在体制外打拼。民企工作时间长,业绩压力大,末尾淘汰率高。加上这几年的疫情,失业率替增,职场内卷情况严重。很多年轻人要面对房贷、车贷,孩子教育费,各种各样的费用支出,像山一样压在肩膀上。

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中,很多年轻人变得心浮气躁、自私冷漠。心里面只有对金钱的占有、唯利是图。即便是和亲人之间,眼睛里都写着金钱的贪婪。亲情往来变淡了,功名利禄看重了。渐渐变老的父母们,面对子女的冷漠和凉薄,做好以下3点就能安度晚年。

1,少讲大道理,多做实事情。孩子需要你帮助时,不要推三推四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两代人之间,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的事情不一样,世界观、价值观也就迥然不同。对于子女来说,最怕的是父母忆苦思甜、滔滔不绝一堆大道理。警醒的训话多了,子女不知不觉就疏远了。长时间不走动了,心里就拉开了距离,骨肉亲情也变得又冰又凉,见面没话说。

我邻居小周,有一对龙凤胎儿女。他们两口子省吃俭用,把子女们供读完研究生毕业。女儿在杭州上班,和一个当地土著男孩,结婚成家。儿子在上海工作,交往着了女朋友,准备在上海扎根落脚。这一年四季里,逢年过节,家里鸦雀无声。两个孩子连一个电话,一个微信都不打。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俩口子是丁克家庭,无儿无女。其实,儿子谈女朋友后也带回到家里,想请他们帮忙资助点钱,买个小公寓。小周老公没等儿子话说完,吹胡子瞪眼睛吼道:“我把你扶养成人,供养到研究生毕业,没见过你一分钱孝敬我,还让我出钱买房,我从哪给你弄钱?你走吧!别指望我”。

儿子就这样被赶走了,这一走就不联系了。后来女儿怀孕,也想让小周帮忙给带,他们两口子依然是,斩钉截铁的回绝了。在他们看来,儿女自有儿女福,莫为儿女做牛马。其实他们手里有积蓄,能给儿子贴补首付。但是他们认为儿子离的这么远,将来自己有个病有个灾的,没有钱是寸步难行。

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也是帮扶与被帮扶,利益共存的关系。子女有困难,如果能伸出一把手,这就形成了亲密的纽带。如果你人老体衰了,他就有可能照顾你、赡养你。如果一开始你就推三推四的,断然回绝,只能让他与你之间越来越疏远,最终成为有血缘的陌生人。

2,父母付出很多,得不到子女理解和感恩,就请大胆说出你的感受和不满,勇敢说出“不”。

也有一些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没有底线。看到子女有一丁点的困难,恨不能掏心掏肺的扑上来。这样没有底线的一味付出,未必就能换来子女的体谅和感恩。成年子女,是独立的个体,自己遇到困难,父母竭尽全力帮忙,是人情是需要感恩回报的。

55岁的王丽,是一名退休工人。3年前,儿媳妇诞下孙女。儿子十万火急的,将她从县城接到省城,让她帮忙带孙子。看到粉嫩粉嫩的小孙女,王丽是喜逐颜开。她每天天不亮,就心急火燎的赶到早市,给儿媳妇买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儿媳妇起床时,香喷喷的早餐已经呈上来。

可是儿媳妇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头挑骨头。一会说她手没洗干净,就抱孩子。一会说洗衣服时,小孩子衣服和大人衣服要分开。对她做出来的饭菜,总是说盐淡,吃起来不爽口。就连她和老伴打个电话,儿媳妇都嫌她声音洪亮,吵醒了孙女。王丽不管怎样做事情,都无法让儿媳妇心满意足。

刚开始的时候,儿媳妇指责她,她装聋作哑、就当做没听见。随着孙女一天天长大,满地到处跑了。她弯下腰身,追赶着跑来跑去的孙女喂饭时。儿媳妇指责她是惯孩子,上前就夺走了饭碗。就连她给孙女买的糖葫芦,也一股脑被儿媳仍到垃圾箱。总之,她做什么在儿媳妇眼里都是错的。

三年多了,她一个人蜷缩在杂物间,不知道流了多少委屈的眼泪。熬到孙女上幼儿园了,她拎起行李箱家准备回家时说:“奶奶看孙子,是找个乐字,绝不是我的义务。你们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去养。在你们家带孙子的三年,我给你们当了免费保姆,任由你们吆三喝四、挑费捡廋。我实在受够了,从现在起不伺候你们了,我回家过自己安逸的退休生活。”

王丽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儿子家。她以为这下肯定得罪了儿子和媳妇,恰恰相反。她勇敢的说出了不满意,让儿媳大跌眼镜。婆婆走后,她一边要上班,一边要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才真正意识到少个帮手,自己是力不从心、后悔当初。有句老话说得好:“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适度的离开,才能让子女看到老人的骨气。

3,无论境遇如何,都要留好过河资本。老房老伴和老本,一样都不能少。

每个人都要到老的时候,到了耄耋之年,也不要慌不要怕。现在国家对养老政策是多元化的,有医养结合的疗养院,有家门口的社区养老机构,还有服务周全的老年公寓。如果你年龄不大,身体还硬朗,也可以三五个人抱团养老。如果行动迟缓了,腿脚不利索,就可以用养老金雇佣保姆。

到了老年,面对子女的冷漠和凉薄,千万不要想着去讨好。我们小区的老方,妻子过世后他就再婚了。儿子看到父母住的大房子里,搬进来一个陌生阿姨,心里很生气。他说:“爸,这房子是我妈留下的,你为什么招进陌生人?你将来老了,她是不是还要分割你的财产?你和我妈的财产都是我的,你让那个人搬出去。否则,我就跟你断绝来往。”

老方说:“你妈走了,我一个人很孤单,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万一哪天我病了,连打电话的力气都没有,谁送我去医院?房子是我跟你妈共同攒下的财产,她走了,第一继承的人是我,想让谁住是法律赋予我的权利,你管不了我。你是我的儿子,不来往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我的生活我做主,也不用你管。”

老方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儿子的要求,他和再婚老伴每天一同买菜,一同做饭,一同报了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太极拳。两个人的生活每天都是快快乐乐,有说有笑。人到老年,一辈子相濡以沫的老伴走了。能遇到一个情投意合,实心实意对自己好的人,也是老来的依靠。

人到老年,最重要的是要留好三本。老房老伴老本,这老三样一定要守护好。无论境遇如何,都要留有自己过河的资本,手有余量遇事不慌。老房子里的每一样东西,承载着你一生的回忆,也是你能够体面生活的最后归宿。而手里的钞票,是你有选择有尊严生活的保障。守护好这三样东西,与孩子的凉薄无关紧要。

六零后七零后的这些人,是行孝的最后一代人,也是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人。一个孩子要照顾四个老人,无心也无力。这是客观现实,不要抱有太多幻想。所以,子女凉薄不凉薄,谁的晚年生活都是要遇到病魔缠身、都是一场血雨腥风。努力活好当下,境随心意,随遇而安,用豁达淡然的心态面对,一定会安度晚年,万寿无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子女   孙子   儿媳妇   老伴   孙女   晚年   儿女   老年   儿子   父母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