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求“进”,阿里对内动刀,张勇亲自接管云业务

在2022年即将结束的时候,腾讯、京东都相继向外界发声,对内动刀子。


这样的变革决心之强,让马化腾和刘强东都毫不留情的放了重话,没给高层留什么颜面。


另一边的互联网巨头阿里,不显山不露水,就在大家觉得一切都这么平淡的过去的时候,阿里却在2022年的最后时间,出人意料的由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亲手开启了大调整。


阿里三位元老级合伙人卸任,首席技术官(CTO)和首席人力官(CPO)进行了更换,被认为是阿里第二条增长曲线的阿里云更换了总裁,张勇作为最高领导者亲自接管了阿里云。


其实在今年(2022),阿里的核心业务,电商业务已经做了一次大调整。


阿里第11号元老戴珊,接过了阿里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电商体系,时隔11年再次合并淘宝天猫,对淘宝天猫的定位也不再只是一个搜索商场,销售平台,更要成为一个有内容的秀场。


也就是鼓励所有品牌商在淘宝天猫上深耕内容,做到从“交易”走进“消费”,全链路覆盖和服务,让用户有事没事都能在APP逛一逛,留下来看一看,聊一聊。


但这边电商业务的改革还没有见到成效,排名第二重要的阿里云也迎来了组织大调整,这是少有的在一年之内连续对核心业务做大动作,还是由第一把手亲自挂帅。


这一方面体现了阿里对于云业务的重视,今年(2022)二季度业绩会上,有分析师问 “在互联网行业整体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下一个增长点会在哪?”


张勇直接表态说:一看宏观趋势,数字经济在今年(2022)成为中国的第三大经济形态,比肩工农业,数字经济在GDP当中的比重还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二看行业,从消费互联网走到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现在是大势所趋,每个行业都需要数字化升级,所以 “云” 不是周期性的机会,而是结构性机会。


但另一方面,越重视就越透露出了阿里云目前的压力,已经大到要让整个集团老大接管的地步了。


这种压力来自于哪里呢?


第一是来自于竞争者的出现。


阿里作为中国云计算业务布局最早的企业之一,在马云和王坚的坚持投入下,几乎是吃到移动互联网成长的所有红利,不管看短视频直播、打车还是购物,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算力,使用大量的服务器。


阿里云在那个时候,基本上是可以说“当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叫做对手”,一家就占到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一半江山,即使放到全球来看,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位置。


但现在情况变了,根据机构测算,到2022年,阿里云的市场份额下降超过10%,占比在30%左右,虽然仍然是老大,但身后已经有了很多追赶者。


比如同一时期的华为云,市场份额增长到了20%,并且客户大多都是政府机关、国企和传统制造业。


这都是阿里过去特别难搞定的客户,为什么?


我们跟政府机关、国企做生意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他们的核心要求是稳定、安全,技术可能都不要那么先进,但一定是要能全部被我自己所掌控,而且,这些关系的敲定可能是业务当中难啃的骨头。


我买了你的云服务,就要能看得见,摸得着,你要给我踏踏实实安全感。


传统制造业的需求就更复杂了,因为很多传统公司连什么是云都搞不清楚,你先让他买,先得做非常多的市场教育,取得认同,而且,关键还在于看得见的效果和收益。


我买了,就得给我创造效益,你要给我省成本,或者是给我赚钱。


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个性化的需求,需要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用一个产品,或者是一套标准化作业去说服他们购买。


当初的阿里,选择空间很大,这个蛋糕难啃,那我就去找容易啃的互联网公司做标准化。


所以,有句话就叫做,容易的路,越走越难。


我们也可以从阿里云的业务增速中看出来,在一开始,阿里云一直保持着3位数的增长,每年都得翻倍增长。


但从2018年到2022年,阿里云的增速从90%一路下跌到只有可怜的4%,走出了一条稳定向下的抛物线。


但也是从2018年开始,华为云开始发力,把目标就定在了难啃的政府机关和传统行业,像在去年,华为就瞄准了港口、矿山、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市这些行业组建了20多个军团。


难啃的骨头,别人不愿意啃,我就整合资源,前端深入到一线了解痛点,中台就围绕客户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难搞的客户,别人不愿意谈,我就反复沟通,一次不行,再来一次,这波人都谈不好,那就换波人继续谈。


难做的服务,别人不愿意,我就躬身入局,你用我的服务出了问题,24小时有人响应,再不行就调工程师去现场驻场服务。


华为云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吃过亏,亏过钱,但起码市场份额是牢牢抓住了手里,从阿里云眼中的那个other(其他),变成了首要竞争对手。


第二、是自身服务出了问题。

张勇在接任阿里云业务的一把手后,给全体同事发了一封全员信,叫做
《唯有信任,不可辜负》。


这里面提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客户”

我给大家念两句原话:


“客户第一”的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挂在公司墙上的标语,而是支撑我们每一天获得成长的基石。


任何故障的发生,对阿里是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一旦发生在每个客户身上就是百分之百。我们必须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既主动解决客户看得到的问题,更要把客户尚未感知到的风险防患于未然。


张勇这段话不难理解,甚至是直白到有些简单,但问题是他为什么多次在强调客户?


因为就在12月18日,阿里云出现了成立以来最大的故障,位于香港的数据中心发生宕机事故,并且一次就直接停了12小时,这就导致这个节点上使用的客户都没办法在线上正常运营,这种情况在业界也十分罕见,



有的客户把这次故障评价为“阿里云发展史上的重大丑闻”,还有的客户久等没有结果之后,大发雷霆,当场就表示自己要更换服务商。


张勇虽然没有直接指出来这次严重事故,但他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


没有解决顾客的问题,反而制造出了新问题,才是企业的失败,


我们去总结阿里、腾讯、京东在内部的发言,其实可以发现特别相通的地方,我希望我们自己和企业


第一、越是这些简单,容易被忽视的常识性问题,越是重要,经营不能总飘在天上,而是需要脚踏实地的落地。


第二、产品不是唯一,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才有价值,特别是及时解决客户问题的服务。


第三、先难后易,要好于先易后难,业务的发展不能依赖于过去的惯性。


第四、不要再寄希望于童话般的故事,而是提高自己管理能力和经营效率,让组织瘦身,变得更有力量,取得更高的利润。


今年是迎来转机的一年,我想阿里、腾讯、京东的这些变革和举措,也能为我们留下一些宝贵的感悟。



对所有企业来说,为什么在过去三年,我们为什么遇到了那么多挫折,甚至有生存的风险?为什么有的业务一遇到封控就会收到影响?为什么有的企业就不会被影响?


我想这些都值得我们真正去思考,有人说,2023年开始,唯一的困难就是:你不能把疫情当成你的借口了。


我想,每个企业都应该想一下,我们的业务结构、业务逻辑,我们人员的工作方法,以及我们每个体系的模式,是不是要重新思考了?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阿里   华为   业务   腾讯   政府机关   淘宝   新年   传统   客户   行业   企业   张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