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杰:主持《天气预报》29年,4岁儿子一句话吓到了他

1993年,央视第一次将《天气预报》搬到了荧幕上,而宋英杰也成为了我国首位《天气预报》主持人。

然而在他长达29年的主持生涯中,却被观众“骂”了很多次,但他从不反驳,事实上,他并不是专业的主持人,而是一个主持了29年的“临时工”。

他究竟是如何被央视选上的?能力出众的他还曾获得过“金话筒奖”,又为何经常被观众“骂”?

在他的身上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过往?

1965年,宋英杰出生在沈阳,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但他也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能够说的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能在普通话和东北话之间自由切换。

别的小朋友放假了都在外面放风筝,或者在地里玩耍,宋英杰却迷恋上了听收音机,准确的说是喜欢听天气预报。

是小学的他知识面不够,时常听不懂广播里的“局部有雨”、“西北风”是什么意思。

好奇心的驱使下,宋英杰抱着收音机听了一整天,也没弄明白天气预报讲的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对那些地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初中后,宋英杰才知道原来中国有那么多的省份,每个省份都有不同的天气和环境,彼时,天气预报便成了他了解世界的途径。

他开始喜欢上地理,一到休息时间就抱着地理书看,同时还爱和同学玩一种“地域纸牌”的游戏。

在卡片上写上不同的省份,谁能说出这个省份的面积,气候,人口,谁就赢。

而宋英杰每次都是胜利者。

到了高中,宋英杰对地理越来越喜欢,高考时填写志愿他填的都是地理专业相关的院校。

1984年,宋英杰成功考入北京气象学院,学习天气动力专业,大学四年间,他的专业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中央气象台工作。

宋英杰从事的是修正每日天气数据的工作,这也是他最喜欢的领域。

工作没多久,宋英杰又跟随号召去云南做支教,一年后才再次回到北京。

一开始,央视的《新闻联播》前后并没有天气预报节目,只是在幕后以广播的形式出现,然而在1993年,央视决定将节目搬到台前,因此需要一位既有专业知识,又能解说的人才来担任主持。

央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气象台选择合适的人,专业方面气象台里专家不少,但是还要要求普通话和形象气质佳。

领导一听条件就想到了宋英杰,在普通话还没有那么普及的年代,宋英杰的普通话在台里算得上是优秀。

然而听到领导要让自己去央视时,宋英杰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领导,我这也没有解说的经验,哪里能胜任这个工作。”

在气象台工作了这么多年,宋英杰不想放弃这份工作,况且比起抛头露面的解说,他更喜欢在单位从事数据研究。

领导一听,也没办法强求,只好硬着头皮向央视那边说明。

可此时演播室的设备都到齐了,就差主持人了,央视那边一再邀请,领导只得再次找上宋英杰。

看领导这么坚持,宋英杰还是十分犹豫,他舍不得现在这份可以从事研究的工作。

这次领导看出了他的难处,直言道:“嗐,你以为是把你调过去啊,就是每天下午抽空去解说一下就行了,你当然还是我们气象台的员工呀。”

领导这么一说,宋英杰彻底放心了,成为了央视的一位“临时工”。

不过对于没有主持经验的人来说,第一次上电视难免会紧张,一看镜头就不知道该说什么,领导也没有怪他,而是耐心开导:“别紧张,这就和你给学生上课一样,就把我们当做你的学生。”

宋英杰听后很快就找到了状态,专业能力也越来越强,有时候他还会对发言稿提出异议。

看着稿子上的那些“太阳耀斑”、“M值”、“X值”这些专业术语,宋英杰就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听不懂的天气预报。

他觉得这些词汇除非是专业人士,不然大多数人都是听不懂的,而《天气预报》面向的是普通人,应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听得懂。

然而即便宋英杰是专业人士,还是遭遇了主持生涯中的“大翻车”。

1999年12月12日晚上,宋英杰在播报的时候说华北地区第二天风不大,也很难出现降雪。

没想到13日华北地区大雪夹杂着大风呼啸而来,一时间观众们都开始质疑他的能力,骂声、质疑声接踵而来。

其实宋英杰很委屈,作为天气预报播报员,他只是按照稿子上的来解说而已。

况且气象主持和其他的主持行业不同,气象预报属于预测科学,其中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大范围、大的时间唯独上气象预测能够做到较为精准,但是在每日的预报上有时候就得靠运气。

运气好,天气预报说下雪就下雪,运气不好,天气预报说下雨也可能是晴天。

久而久之,网友们也把天气预报当做一个梗,更多的是调侃,而并非骂声。

不过在那个时代,宋英杰遭到的是切切实实的“骂声”,为了这次“翻车”事故,他还特意在电视台给全国人民道歉。

只是气象预报不准,被观众骂这件事时有发生,可以说宋英杰主持了29年《天气预报》,也被骂了29年。

不过在这一年,也并非只有委屈,还有一件对宋英杰来说的大喜事,他的姻缘到了。

几年前宋英杰回母校参加校庆,那天北京气象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刘珩,作为广播站的记者对宋英杰进行的采访。

这次采访让宋英杰对这个小姑娘产生爱慕之情。

当时的宋英杰已经31岁,但刘珩比他小12岁,面对宋英杰的表白,刘珩有些犹豫,表示自己要回家问问父母。

刘珩的父母常常在电视上看到宋英杰,知道他是名人,但是以他的条件明明可以找到更好的对象,为什么偏偏喜欢上自己的女儿。

这让父母有些不放心,而且12岁的年龄差距也成为了不确定的因素之一。

刘珩忐忑的找到宋英杰拒绝了他的交往,这让宋英杰很难过,再三追问拒绝的原因。

得知是对方父母担心后,宋英杰松了一口气,这说明至少刘珩是不讨厌他的,只是迫于父母的压力。

从这以后,宋英杰便再无顾虑,认真追求起了刘珩,同时还去拜访岳父岳母,在他的表现下,刘珩的父母渐渐放下了心中的芥蒂,觉得这个男人可靠又顾家。

2000年,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宋英杰和刘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后,两人住在单位给宋英杰分的房子里,面积不大只有50平米,洗手间和厨房还是公用的,但两人从来没有觉得苦,生活的十分甜蜜。

刘珩年纪小,阅历少,花钱有些大手大脚,为了不让她乱花钱,宋英杰要求她每月工资上交给自己保管,然后每月给她100元零花钱,不够了再找自己要。

为了这事,刘珩还委屈的找自己父母哭诉过,但父母却没有向着她。

“女婿说的对,这过日子呀就是要细水长流,你已经结婚了,再像过去那样花钱流水怎么行?”

回到家后,刘珩也做出了改变,花钱不再大手大脚,家里的大小事务也整理的井井有条。

两人生活这么久,几乎没有红过脸,一直十分恩爱,唯一一次吵架还是和宋英杰的前程有关。

那是2008年的时候,北京有一家媒体公司出高薪邀请宋英杰去工作,考虑到家里的生活条件,刘珩希望丈夫可以接受邀请。

但宋英杰觉得自己喜欢气象行业,而且单位将他培养到这一步,自己不能忘恩负义的跳槽。

两人为了这件事大吵了一架,最后还是刘珩理解了丈夫的理想,选择妥协。

两人婚后生活虽然甜蜜,但双方父母却一直催着要孩子,刚结婚时宋英杰已经35岁,两人约定前三年以事业为重,3年后再考虑孩子的事情。

但没想到三年后刘珩的事业开始进入上升期,越来越忙,宋英杰比她还忙,于是孩子的事情只能再次往后推。

一直到2014年,两人才成功诞下一个儿子,取名为“豆豆”。

双方父母乐的合不拢嘴,要知道生孩子的时候宋英杰49岁,刘珩已经37岁,属于高龄孕妇,能够健康生下宝宝还不影响工作十分难得。

而两年后,两人又生下了女儿“小樱桃”,这下可谓是儿女双全。

只是儿子四岁的时候,突然发生的一件事让宋英杰操碎了心。

那天晚上宋英杰正在哄儿子睡觉,没想到儿子突然脱口而出一句话把他吓了一跳。

宋英杰吓了一跳,连忙坐起来晃了晃儿子:“豆豆,瞎说什么呢,你才四岁啊,这也没发烧啊。”

不过豆豆已经沉沉的睡了过去。

过了几天,宋英杰心里还在想这个事,于是再次找豆豆聊天:“豆豆,你老实告诉我,你老家四川哪的?”

宋英杰将这件事分享在了社交平台,却遭到了网友们的吐槽,认为他是在用这些不靠谱的事来炒作自己。

只是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如今宋英杰已经57岁两个孩子也开始上小学了,从一开始和气象结缘,一路走来直到成为“气象先生”,不得不说他和这个行业有着很深的缘分。

不过虽然在央视主持了29年的《天气预报》,他的本职工作依旧是气象台的员工,既能完成两边的工作,还能照顾到家人和生活,宋英杰将这两者平衡的十分不错。

或许以后他会更加烦恼儿子的教育问题,但相信他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天气预报   儿子   豆豆   气象台   气象   央视   父母   领导   工作   专业   宋英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