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力”看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涵盖香港、澳门

和广东省珠三角9市

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

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并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

最具活力的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的重大区域战略,2021年GDP总量达12.6万亿元,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5%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占全国12%的GDP。”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说。

在21日举行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数百家企业共聚粤港澳大湾区,在先进制造、生物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大健康等领域投资中国。

2022

南沙——抓住机遇,未来可期

广州南沙是广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的片区,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从这里乘坐高铁出发,35分钟可直达香港西九龙。方圆100公里内,大湾区国际空港群繁忙的航线在南沙上空交织起一张密集的航路图——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12月21日到22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这里举行,来自全球的300多家跨国企业汇聚于此。

今年6月颁布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让这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行时的最新写照。广东希望全球来宾见证南沙发展的当下,更希望他们对大湾区的未来萌生更多期待。

粤港澳三地同声同气“互相带货”

“香港有能力利用‘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协助更多内地企业‘走出去’,同时也把更多的海外企业‘引进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投资政策推介环节,香港投资推广署署理署长蒋学礼忙着“带货”香港的同时,也不忘在会上推介与内地联动的投资机遇。

这种“互相带货”的现象并不鲜见:在会上,来自内地人社、工信、商务等部门几乎都在推介会上向外商表达了对粤港澳“共同市场”的优势信心。

不约而同的表述,折射了大湾区上下形成的新共识:眼光不再拘泥于所在辖区的“小市场”,而是投向汇聚更多要素、更多便利的“湾区大市场”进行全局谋划,把一城一地的优势,聚集成粤港澳大湾区优势。

“把规划抓在手上,把项目落在地上。”这是广东最近提出的理念。而“打通粤港澳三地市场”自然也不只是官员的口头表述。

就在开会前一天,广东正式接受澳门私家车申请。政府如此,投资者亦然。

“我们这几年来收到一些投资者反馈,他们告诉我,他们看待大湾区已经和以前不同,不只是看中哪一个城市,而是把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代主席余雨生对此感受最深。

有人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像各具优势的“合伙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让更多资源在大湾区的范围内自由流动,已经从市场的期盼,逐渐转化为湾区的共识。

“我们将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加强规则衔接,主动对接实施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广东省大湾区办副主任祝永辉透露,接下来,广东将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成为广东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和招商引资的信心来源。

投资广东“底色”足“成色”好

“我们特别编制了《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招商地图》,热烈欢迎大家对这20个产业集群对照了解、重点投资。”在推介环节,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赵青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投资秘籍”,热情向在场外商介绍。

进入会场,每位与会者都能收到主办方准备的沉甸甸的“政策礼包”——不再是以往简单的议程介绍,而是广东每一个相关部门有关外商投资政策的逐段中英文对照版。准备之细致,非一日之功。

早在11月2日,招商大会首场海外分会场活动就已经在马来西亚举办。大会还采取“1+9+N”的系列活动形式(即1场主题大会、9场珠三角城市招商活动、N场海外分会场系列招商活动)进行,伴随着频频起飞的广东海外“抢单团”,广东已经陆续在美、德、英等18个国家举办了20场分会场活动。

早早布局,目标清晰。赵青披露了广东两个招商重点方向:一个是制造业招商,另一个是总部企业招商。一句话:广东制造业有厚实的“底色”,所以更看重来粤投资企业的“成色”;重视投资企业的“体量”,也关注未来能够与广东市场合作共赢带来的“增量”。

“好配套、好平台、好环境。”面对纷至沓来的外商投资意愿,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直接回应了他们最想要的:广东1.27亿人口和4000万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水深鱼大,机会众多。市场和平台,广东都准备好了。

行色匆匆的“湾区推介人”

“大湾区最具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开放水平高,所以才能吸引这么多创业者。”在会场外,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说,他的新行程同样与在大湾区投资有关。

在这次会上,胡润带来了《2022胡润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暨投资大湾区指南》,评选出的对中国经济贡献较大的100家外商。榜单显示:百强企业中有九成以上企业都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投资或设立子公司。

胡润认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开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他认为,这也是广东召开招商大会能够短时间吸引这么多来自全球顶尖企业参会的重要原因。

而行色匆匆也是更多与会者的状态。不少参会外商已经定下计划,会后会进一步考察大湾区的行程。除了考察投资环境,也希望在实地调研中观察: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广东,将如何进行新一轮的开放?

“我们希望以高水平的外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开放,希望外资企业积极参与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早些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玉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特地在“再出发”三个字上加了重音。他说,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广东重塑开放型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外资企业也能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市场地位提升,实现和大湾区“共同成长、双赢发展”。

而在更早之前,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对对外开放提出更系统全面的目标: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五外联动”更有利于提升广东的全球竞争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找准对外开放的方向。开放,更高水平的开放,让广东充满活力,充满魅力。

广州南沙开发区投促局局长王剑说,南沙正抢抓《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实施带来的机遇,全力建设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加快推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将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2022

世界500强企业为湾区注入强心剂

此次招商大会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2.5万亿元,投资主体包括有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采埃孚集团、嘉士伯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

亮眼的数据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对全球资本越来越强的吸引力,中国不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全球领先的啤酒公司嘉士伯集团在本次大会上与广东佛山市签订协议,将建设一个年产50万吨啤酒、总投资30亿元的工厂。

“佛山生产基地将成为嘉士伯在中国最重要的啤酒生产基地之一。工厂将在智能制造、绿色生产等方面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在保障公司华南市场供应的同时,辐射周边市场。”嘉士伯集团中国区总裁李志刚说。

在会上,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宣布正式成立西门子能源(深圳)有限公司。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鲁赫说,西门子能源将努力提高协同创新水平,加强与当地产学研各界的合作,助力大湾区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在过去5年间,我们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愿景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姚振国说。

目前,西门子能源已累计向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18台重型燃气轮机和41台工业型燃气轮机,总装机容量超过10吉瓦,与当地合作伙伴一起为近1700万户家庭提供电力。

扩大开放

是中国坚定不移的选择

不久前结束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

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一湾聚全球”

粤港澳大湾区

在新投资、新机遇下

将折射出更强的

“中国引力”

News

来源 | 新华社、央视新闻

整合 | “广东发布”编辑部

编辑 | 蔡泽纯

校对 | 陈大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中国   南沙   澳门   广东省   香港   广东   引力   对外开放   粤港澳   全球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