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缘无故的突然崩溃,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绪突然就崩溃了,只能强烈地感受到内心的复杂情绪,对于崩溃的原因却不明就里。

前不久,我目睹了好朋友这样的瞬间。电话里的她情绪决堤、崩溃大哭,不再像平日那个把事情处理得熨熨帖帖的“超人”女孩。可当我问起“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她却说不上来,只感到自己崩溃得莫名其妙,好像无缘无故。

但突如其来的崩溃毕竟不会真的没有来由,表面平静的生活之下,是我们暗潮汹涌的内心世界——我们未曾觉察的是什么?崩溃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如果你也曾困惑于这样的问题,今天的内容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好朋友开始和我描述她的近况。

睡不着觉,立了的flag完不成,工作中多了许多项目要做,家里的宠物生了病,和男朋友难以沟通……每一句的痛感都真真切切,无力感从话语里溢出来。

可是她好像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疼痛,每说到一个点,就努力往回收,反复塞入自我说服。

“我知道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小问题。” “其实我不该抱怨的,不该怎么脆弱。”

不难想象日常生活里,她用头脑的各种标准主宰自己一切的状态。

于我们而言,突如其来的崩溃,也许正是因为平日用理智牢牢压制情绪,用逃避和遮掩勉强维持生活运转,忽略了内在自我不堪重负的情绪状态。

1 可是,我们压抑的底层情绪是什么呢?我们究竟在逃避和遮掩什么?

当好友仍沉浸在“我怎么这么没用”的反复中时,我突然问了她一句:“就是这么没用,怎么了?”

电话那头空了几秒,像是因为这句理直气壮的反问愣了神。

她第一次破除自责,问自己:“是啊,就是这么没用,又怎么了呢?”

从崩溃表面向情绪的深处掘进,它的内核其实是羞耻感,是我们对自我脆弱面向的抗拒。

我们实际在逃避的,是那个与想象中完美而强大的自我并不相同的自己;我们所遮掩的,是暂时“无能为力”的脆弱。

2 所谓的“理智”,究竟是怎样的思考过程?

我们所谓的“理智”,是在情绪出现时产生“我不该有情绪”的想法,把负面词语的尖刀指向自己,用自我批评否定自身;又或是升起“我不被允许有情绪”的念头,刻意与内心保持距离,把痛苦藏起来,麻痹自我。

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惯性:

无论是上述的哪一种,我们都在认同了负面声音之后,把它内化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作为“理智”的标尺,片面归因。

可是自我批评之下的自己并不是我们真实自我的模样。对于高敏者来说,“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才更加高效。对所谓的“理智”进行解构,我们会发现逻辑的不合理处——难道我们不允许情绪存在,它就会消失了吗?

要求自己“不带情绪”这一预设本就是无法实现的。而“自我批评”、“自我麻痹”的处理方式也无法起到我们期待的正向作用,反而消耗我们的能量,透支之后的快乐,走向理智的反面。


可是,如果已经落入情绪失控的悬崖,我们应该这么办呢?

别担心,你可以尝试以下四步,在崩溃中找到保护自己的降落伞。

第一步,是在崩溃的当下主动抽离

试图用第三人称视角,客观梳理可能导致情绪崩溃的事项——

也许是工作、学习、感情等角度,也许生活中的重大变故,也许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我们身上那如山的压力。试着把自己复杂情绪的缘由具体化、文字化,如果可以的话,把自己列出来的几条做重要性排序。

对于好朋友来说,崩溃的来源可能有:

再深入和具体一些,大概是“我担心再失眠下去身体会出问题,flag倒下之后会被别人嘲笑,工作完不成会影响项目进度;我害怕宠物生病情况恶化,沟通问题让我和我喜欢的人渐行渐远……”

未梳理时我们会感到内心如一团乱麻,沉甸甸的,模模糊糊的。而把现状描述出来是一个“看见”的过程,你也许会发现“虽然困难庞杂,但也不过如此嘛!”我们的身心能量会被聚集起来,将困难与挑战一一攻破。

第二步,是有意识地感知情绪

我们首先需要调整认知,接受“就是暂时无能为力,也没什么的。” 然后,找到安全空间,用“我感到”开头,主动感知内在情绪层次。

好朋友的情绪中,可能有哪些层次呢?她可以说,——

如果难以认清情绪的层次,只能笼统描述的话,我们也可以借助情绪词库帮我们辨认此刻的感受。


在把情绪细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情绪原来这么复杂、这么有结构有层次。

倾听自己的疲惫感、脆弱感、无力感,觉察其中可能杂糅的愤怒、嫉妒、遗憾等情绪,在崩溃的信号中,我们会找到自己的内在诉求。

第三步,是带着温和的好奇不断追问自己

“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为什么呢?” 并试图给出主观、客观等不同角度的回答。

比如,好朋友感到工作压力太大了,透不过气,想要逃避。她其实可以试着追问自己——

正如《伯恩斯情绪疗法》中提到的情绪ABC疗法,A指发生的事情,B指认知加工过程,C指我们的感受——我们对自己的好奇追问就是认知加工的过程,这有助于帮我们破除自我苛责的自动化反应。在重新归因的尝试中,无论是对崩溃的事由,还是对自我能力边界,我们都可能形成更全面的多角度认知。

第四步,则是”给自己一点时间哭出来“

挂了电话,朋友发来消息:“再也不想哭得这么崩溃了。”我打趣似的回了一句:“那平时要多浅浅地哭一哭!”

其实就是这样,平时主动引导情绪释放,才不至于让情绪在郁积之下猛然决堤。也许是看一场催泪的电影,也许是泡一个热水澡,也许是夜晚的小酌……我们可以自主设置情绪调节阀门,在放松的、自我控制减弱的场景中,抛弃惯常的麻痹机制。在私密的空间、不被打扰的时间里,把心底紧张、难过、焦虑、不安的情绪主动地调动出来。

像把大boss肢解为小怪兽一样,我们可以主动把“大崩溃”化解成为一个个我们可以直面和承受的“小崩溃”——然后关上情绪闸门,收拾收拾心情,满血复活,回到我们要面对的生活当中去。


对于崩溃这种让我们感到生活失控的情绪状态,我们很容易把它视作大敌与之对抗。

但我们是不是其实另有选择呢?也许,我们也可以试着和它握手言和,在崩溃的瞬间,去感受乃至享受自己那一刻极高的情感浓度,把它看作一扇窗。

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重新审视现状、关照生活、体察内心,从“啊,我怎么居然这样啊?”的崩溃不安,走向“哦?我居然是这样的呀!”的欣悦接纳。

“暂时的无能为力又有什么呢,明天太阳升起就是我重新启程的时候。”愿你在带有痛感的自我探索中,与内在自我温柔照面。


【安慰记心理小店,一个有超多实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欢迎来坐坐。】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小店
回 兔子洞 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 平行世界 参与心理能力训练
回 工具包 得免费心理自助工具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自我批评   好朋友   无缘无故   理智   脆弱   层次   情绪   主动   自我   心理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