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有一座佛堂,数百年来从未对外开放,溥仪忍不住说出了真相

前言

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旧时又被称为“紫禁城”,是很多朝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历史气息浓厚,保存的文物数量也非常多;而历史如此悠久,自然流传有许多故事,更藏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故宫之中,便有一座佛堂,数百年来从未对外开放,其中的奥秘只有溥仪知道。

故宫旧时又被称为紫禁城。(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雨花阁

这座佛堂便是雨花阁,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是宫中数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座。雨花阁修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坛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改建成雨花阁,于其中供奉西天梵像。

故宫旧时又被称为紫禁城。(图/翻摄自故宫博物院)

雨花阁为楼阁式建筑,外观三层,一、二层之间靠北部设有暗层,为“明三暗四”的格局。底层面阔、进深各3间,四周出廊,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新建前檐抱厦3间。

底层称智行层,悬乾隆御题“智珠心印”匾额,供奉无量寿佛等事部主尊,暗层称德行层,楼梯间前设供案,供行部佛像9尊,三层称瑜珈层,供瑜珈部佛像5尊。顶层称无上层,供奉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上乐金刚各1尊。

雨花阁宝顶。(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雨花阁严格按照藏密的事、行、瑜伽、无上瑜伽四部设计,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在以前,只有皇帝才可以进入。

雨花阁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雨花阁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对于研究藏传佛教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雨花阁至今都未对外开放,为何雨花阁不对外开放呢?

在民间有这样的一个传言:雨花阁中供奉着一尊释迦摩尼的雕像,工艺十分精美,其价值自然也是不可估量的。作为这样的一件宝物,自然是不会随意让人参观的,倘若不小心被弄坏了一点,那都是国家的损失。

但是,这样的说法,溥仪并不同意,并且给出了真正的原因:其实,这是因为在雨花阁的第四层,摆着三尊叫做“欢喜佛”的宝物。这个宝物,只有皇帝在婚前才可以前往观看,目的就是提前学一些男女之事。此地不宜对外开放,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溥仪说出了雨花阁为何不开放的真相。(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什么是欢喜佛

至于什么是欢喜佛?欢喜佛唯有藏传佛教寺院中才有供奉,一尊双体,面对面抱在一起合二为一,即明王明妃。欢喜佛中的明王站立或结跏趺坐明妃经常手持法器或环抱男颈,单腿或双腿环绕到明王的腰之后,呈现面对面的姿态。

欢喜佛是属于藏传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欲天”、“爱神”;其中男身代表法,女身代表智慧,男体与女体相互紧拥,表示法与智慧双成,相合为一人,喻示法界智慧无穷。佛教各派均有佛像,但欢喜佛只有密宗才有,只有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中才有供奉。其造型源于密宗的“男女双修”的教义

欢喜佛只有密宗才有,造型源于密宗的“男女双修”的教义。(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如今雨花阁不对游客开放,除了里面的佛像比较露骨,不太适宜给大家观赏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整个阁楼是使用木头搭建的,要小心翼翼的进行保护

雨花阁一层正中佛龛供案。(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参考资料

故宫博物院《雨花阁》

清·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国朝宫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故宫   佛堂   明王   对外开放   紫禁城   乾隆   密宗   词条   佛像   真相   百科   年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