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食饺啖肉忙过冬,数九消寒待春来

食饺啖肉忙过冬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 ,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中国古代人们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然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超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冬至之日,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一个较大的传统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人们熟知的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这也是为了纪念医家之大成者张仲景。

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数九消寒待春来

冬至,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之一,也称“进九”,是“数九”的起始,关于此,有一首数九歌广为流传: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释义:

数九歌

一九二九时,天气快速降温,冷到手不能放在外面;

到了三九、四九,天气就到了最冷的时候,连河水都结冰了,可以在上面行走;

到了五九、六九时,大地渐渐回春,可以去欣赏柳树发芽了;

七九时,经历六十三天河流解冻,八九也就是到了七十二天,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了;

九九时,经历90天,也就是农民开始犁地,准备播种的时候了。

诗之冬至

冬至

杜甫 〔唐代〕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释义:

冬至

杜甫 〔唐代〕

年年至日¹长为客²,忽忽³穷愁泥杀人⁴。
每年冬至我总是在他乡做客,穷困和愁苦胶滞纠缠,让人神情恍惚。

¹至日:即冬至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²长为客:长久地成为远离亲人的羁旅之人。³忽忽:飘忽不定的样子。⁴泥杀人:胶滞纠缠的样子。

江上形容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我流寓江湖,自照形貌,好像只有我在衰老,而这万里天涯的风俗和人情,也仿佛都是各自相亲。

¹形容:指神态躯体。

杖藜(lí)¹雪后临丹壑(hè)²,鸣玉³朝来散紫宸(chén)⁴。
雪后我拄着藜杖踱步到丹壑,不禁想到宫中早朝刚散,正离开紫宸殿宫门的官员身上佩玉鸣响。

¹杖藜:拐杖。²丹壑:道家所在之地。³鸣玉:古时官员所骑马上要镶佩玉器作为装饰,马行走时发出碰撞之声。⁴紫宸:唐大明宫中的紫宸殿。

心折¹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²。
此时我的心仿佛已经折碎,不剩一寸,前路迷茫,我要站在什么地方,才能看见朝廷?

¹心折:心碎。²三秦:原指长安附近古秦国之地,此代指朝廷。

赏析:

 这首诗把杜甫晚年那种漂泊生活的苦与愁,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而且在表达上,诗人注重诗的每一句都遥相呼应,所以读完这首诗时,读者仿佛真的感受到了寒冷与愁绪。因为诗人年年“长为客”,故而“路迷”难归;因为他有无法摆脱的“穷愁”,所以他才会“形容独老”、肠断“心折”;正因为他身临“丹壑”而意想“紫宸”,因此他才有“心折”“路迷”之慨,这首诗就是这样情浓意切,读来有浑然体之感。

冬已至,春不远……

繁华凋零,岁岁将尽,四季即将开始新一轮的轮回。 “天时、人事、时辰相互提醒,冬至阳春又来”。 冬至虽然是一年的结束,但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万物都在蛰伏,孕育着春天的希望和生机。

期待2023年春天的如期而至!

冬已至,春不远……

冬至已至,且将,数九消寒待春来!

#在头条看见彼此#

#冬日生活打卡季#

#我要上 头条#

#微信上线冬至状态:饺子元宵你选谁#

#男子包饺子放户外冻着 被狗子吃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冬至   穷愁   日南   佩玉   阳气   节气   蚯蚓   杜甫   风俗   形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