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低自闭特质者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上有何差异

”自闭“一词成为网络高频词汇,人们多用于调侃自己当前处于负面情绪的状况。诙谐幽默之后,不应该忽视的是”自闭“一词实际源于自闭症谱系障碍。

自闭症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发展和成熟,学者们发现正常发育群体也存在自闭特质,且自闭特质水平越高的个体会表现出与自闭症相似的认知特点和行为方式,比如社交缺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更快地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这是因为个体存在自我优势效应,也称为自我偏向。但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离不开社会交往,与他人关系的亲密程度会影响个体对他人有关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反应速度。

Aron发现被试在做自由回忆任务时表现出对既描述自己又描述配偶的形容词反应最快,这是自我-他人重叠的表现,即与他人的关系越亲密时对他人有关的信息反应越快,从而减弱自我偏向或自我优势效应消失。

因此,可以通过研究自闭特质与社交场景特征(社交强度、面孔)对个体自我偏向的影响,了解高、低自闭特质个体的社交特点,进而为促进高自闭特质个体良好社会交往的措施提供思路,为自闭症的干预提供启示。

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自闭特质、社交强度与情绪对自我偏向的影响,一共分为三个实验进行研究,实验1采用颜色与身份标签匹配的自我联结任务范式。

以反应时作为研究的测量指标,反应时和效应量作为分析指标。探究个体作为他人社交的观察者时,自闭特质、社交强度及参照框架对个体自我偏向的影响。

结果发现:(1)自闭特质与身份标签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自闭特质水平的高低不影响个体的自我偏向,两者均表现出自我偏向效应;

(2)参照框架和社交强度对个体的自我偏向起交互作用;在非社交场景中,第一人称视角加快高自闭特质个体对朋友有关信息的反应;在社交场景中,第一人称视角加快低自闭特质个体对朋友有关信息的反应。

实验1中社交强度和参照框架同时起作用,具有复杂性。为了进一步探究高、低自闭特质个体在不同社交强度活动中的社会性注意特点和信息加工特点,实验2沿用了实验1的自我联结任务范式,但对实验的刺激材料和情境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

(1)空间距离背景下不再呈现两个虚拟人物模型,只保留一个虚拟人物模型;

(2)在实验1的基础上增加了手指按键模型,该模型会在反应屏和结果反馈屏上呈现被试的具体按键反应,增强被试的镜像联觉和本体感。例如被试不做反应时,反应屏上会呈现两只手指放在按键上但按键均不亮的模型;

(3)空间距离背景与手指按键模型促使被试产生正在参与社交的错觉,将与被试相同朝向的虚拟人物模型视为与被试本体形成社交场景,而将与被试朝向相反的虚拟人物模型视为与被试本体形成非社交场景。

实验3使用自我联结任务范式进一步探讨作为社会线索的情绪面孔会如何在社交场景下影响高、低自闭特质个体的自我偏向,在实验2刺激材料的基础上,只保留与被试朝向相反的虚拟人物模型,并在虚拟人物模型上增加三种情绪面孔。

结果发现:(1)在情绪面孔的影响下,两组被试的朋友-自我偏向效应消失,即在统计学上看高、低自闭特质个体对朋友关联的反应时与对自我关联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单从数值上看存在自我偏向效应的趋势;

(2)情绪效价的主效应显著,相比快乐情绪和中性情绪,个体在愤怒情绪面孔条件下整体反应变慢。

一、自闭特质对自我偏向的影响

长期以来,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闭症患者由于自我意识受损,导致“自我-他人”区分能力低,从而影响其社会交往。高自闭特质个体与自闭症患者表现出相似的社会行为,因此有研究者提出高自闭特质个体可能也存在自我意识减弱现象。

因此本研究采用颜色-身份标签的联结任务主要是在知觉和记忆层面上去了解高、低自闭特质个体的自我偏向,实验结果发现个体对身份关联任务的反应不受自闭特质水平的影响,说明这两个群体的信息加工方式相似。

二、个体作为他人社交的观察者

实验1的社交场景条件设置是在Sun的实验4设置基础上增加了空间距离背景和非社交场景。结果在不同的社交强度下,低自闭特质个体的朋友-自我偏向均消失。

这可能是因为空间距离背景影响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认知,增强被试的空间距离,促进个体将自己视为他人社交的观察者,并且社交场景作为一种社会性线索会引起个体的社会性注意。

这种社会性注意会增强低自闭特质个体的社会动机,产生自我-他人重叠,将最好同性朋友的有关信息纳入自我中进行表征。

实验1中身份标签呈现之前有300ms的社交场景刺激呈现,根据社会性注意网络的机制来看,该刺激是一种非预测性线索。

在非预测性线索条件下,高自闭特质个体在社交场景中仍存在较强的自我优势效应,且不受第一人称视角的影响,而在非社交场景中表现出自我优势效应减弱的现象。

这可能说明了高自闭特质个体将社交场景视为社会性线索,将非社交场景视为非社会性线索,且对非预测性的社会性线索存在注意定向困难;相反,非预测性社会性线索促进低自闭特质个体的行为反应。

第一人称视角只有在低自闭特质个体观察社交场景时和高自闭特质个体观察非社交场景时起作用。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两组被试主要对社交场景进行整体加工,弱化参照框架的作用。

在社交场景条件下,高自闭特质个体优先加工非社交场景,低自闭特质个体则优先加工社交场景。虽然自我参照框架在实验1中没有产生稳定的影响,但是在两组被试各自偏好的社交场景下都发现自我参照框架促进个体加快对朋友关联的反应。

一方面,个体倾向于以自我参照框架来表征朋友的相关信息,是自我优势效应的表现。

另一方面,可能是镜像联觉促使高自闭特质个体观察无互动的社交场景时,将与自己朝向相同的虚拟人物模型知觉为背对自己,是一种非社交场景,符合其场景偏向。

(一)社交强度、参照框架对高自闭特质个体自我偏向的影响

具体来看,高自闭特质个体观察两种社交场景时均产生朋友偏向,都说明他们与低自闭特质个体一样,能很好地区分熟悉他人与陌生人。在非社交场景下,第三人称视角的朋友-自我偏向的效应量显著大于第一人称视角的。

在第一人称视角条件下,社交场景中朋友-自我偏向的效应量显著大于非社交情境中朋友-自我偏向的效应量,这两个结果也都说明了高自闭个体在非社交场景中以及在第一人称视角下加快对朋友有关信息的反应。

说明高自闭特质个体可能回避与朋友直接交流。也可以用共情-系统化理论来解释,高自闭特质个体较难与他人共情,难以站在他人角度去共享他人的情感感受,因此高自闭特质个体在社交场景中,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偏向。

而在非社交场景中,由于具身化的作用,促使他们以自我参照框架加工朋友有关的信息,降低自我与朋友间的区分。

(二)社交强度对低自闭特质个体偏向的影响

低自闭特质个体只有在社交场景中表现出稳定的生人-自我偏向效应和朋友偏向效应;而在非社交场景中,不存在朋友偏向效应。

且只有在与生人关联相比较时才会出现微弱的自我偏向效应,这说明了社交情境会增强低自闭特质个体的生人-自我偏向与朋友偏向。

与高自闭特质个体相比,无论是在哪种社交场景中,低自闭特质个体对于自己和朋友有关的信息有相似的注意加工,且低自闭特质组的朋友关联的反应时显著小于高自闭特质组的朋友关联的反应时。

这或许说明了低自闭特质个体具有相对稳定的“自我-他人重叠”现象。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可以快速地、正确地站在朋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理解他们的情感体验,促进友谊质量。

实验1中低自闭特质个体在社交场景中不存在生人关联的反应差异,但实验2中存在差异,一方面可能是上述提到,在非社交场景中自我参照起作用。

另一方面可能是社交情境需要个体使用更多的注意资源进行精细加工,如受到陌生人情绪等社会线索的影响,但这一观点需要通过探究低自闭特质个体在社交情境下对于陌生人情绪情感的反应来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自闭   自闭症   特质   社会性   社交   认知   效应   场景   差异   个体   自我   情感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