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人类寿命的密码,从三个角度推测,人类的真实寿命比实际更高

人类的真实寿命是多少?

从理论上来讲,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着我们人类寿命没有达到真实上限值?

在一定体型范围以内,体型越大的动物寿命似乎也会越长。

老鼠的年龄只有一到两年,而大象的年龄却可以活六七十年。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体型是决定寿命长短的一个要素?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从三个方面推测人体寿命的上限是多少。

心跳次数。

据科学家观测,发现在大多数的哺乳动物群体里心跳次数都是一个固定值,大约15亿次左右。而体型较小的动物,它们的心跳频率明显要高于体型较大的动物。

家里养宠物的朋友们,可以用自己家里的宠物做一下实验。

狗的心跳次数要明显快于人类。

所以狗的寿命大约只有十几年,而人的寿命现在可以达到80年左右。

而且我们人类的身体似乎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哺乳类动物,

人类的心跳次数可以达到几十亿次,所以人类的寿命也要远远高于其他哺乳动物。

但是从心跳次数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即使寿命极限值再高,

它也是一个固定的数值。经过粗略计算,至少在100岁以上。

细胞分裂次数。

在之前的话题中,我们曾经给大家介绍过有关细胞分裂和染色体决定人体寿命的原理。

在染色体的末端有一个端粒部分,人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

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会逐渐的缩短。而每一次细胞分裂之后,染色体端粒就会缩小一部分。

当一个人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那么他体内的染色体端粒也就接近于消失。

而据科学家观察发现,人体的细胞大概是每2.4年进行分裂一次。

一辈子分裂的次数大约是50次左右。

最后计算下来的结果,人类的寿命大概是在120岁左右。

之前我们给大家介绍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反人类的实验,

他找了一位志愿者,不断的在他手上划开一道伤口。

当这道伤口愈合之后,再划开同样的位置。

就这样,他在同一个伤口连续操作了50次之后发现伤口便不会再继续愈合。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人体细胞分裂次数大概在50次左右的结论。

人体的生长周期。

科学家观察发现,人体的寿命大概生长周期的5~7倍,

我们就按照人体生长周期18岁成年来计算,最后计算下来的结果大概是90~126岁。

所以根据多个角度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

人类的寿命其实要远远高于实际看到的寿命。

那么大家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到底是什么限制了我们人类的寿命?

当我们观察周围去世的老年人之后,我们就会发现,

其实大部分的老年人去世都是因为某些疾病造成。

可能是因为一场重感冒,

也可能是因为其他的疾病。

最终导致身体的重要器官无法再继续运行。

所以导致人类寿命无法达到极限值,无法自然老去的最终问题就是疾病的困扰。

相信随着科学医疗技术的不断升级,人类的寿命也会不断的提升。

最终进入人体寿命的最高上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寿命   极限值   人类   染色体   高于   体型   科学家   角度   次数   人体   密码   真实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